簡介
吹死婊活一詞源於名作之壁吧。最早指的是對於日本動畫作品,如果大家都對其進行吹捧,那么銷量就會暴死,但如果大家都貶低它,那銷量反而很好。
近年來,部分作品的口碑、熱度與銷售量之間不成正比的現象屢見不鮮,導致這個辭彙的流行。
之所以會出現這個現象,主要原因是影評人群與實際擁有購買力的人群並不重合。這類情形包括但不僅限於:
•作品內涵深刻,表現手法新奇,故事取材怪異,劇情進展緩慢,導致客群面狹窄,質量雖高但乏人問津。
•國與國之間觀影喜好存在差異。在國內受到追捧或貶低的時候,實際會購買作品的11區民眾意見卻正好相左。
•觀眾過度地追捧與貶低,使得表面看上去的人氣與實際人氣並不相符。
•系列作品名氣很高,導致人們對銷量預期過高。反之亦然。
後來含義被衍生,被形上學地視為經濟學意義上的因果律武器:即認為作品的銷量低迷是由於評論者的吹捧造成的,而作品的銷量高昂則是因為批評它的人足夠多。從“吹死”的角度來說,其含義接近於“毒奶”。
基於此項理論,在實際套用時便出現了一種妄圖通過評論影響銷量的做法:通過吹捧的方法詛咒其銷量低迷,或通過抨擊的方法祝福其銷量上升。
常見用法
婊活類用法。這種誇張的抨擊並非是真的批評作品,而是希望通過咒罵以提高銷量說白了就是傲嬌。
•垃圾〇〇〇〇,赤棗藥丸!
•貴作乙烷!
•注定鹹魚!
吹死類用法。一般來說了解吹死婊活這個梗的人都會使用婊活來表達自己對銷量的祝福,因此吹噓作品的銷量與熱度的人要么是不知者無罪,要么是表達對作品的不屑。
•壯哉〇〇〇〇,〇季霸權!
•(在談及其他動畫的地方)不如我大〇〇〇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