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86年1月8日,籍貫: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龍水11組
生肖: 虎 星座:摩羯座
家庭 人員{從記事的時候算}:
公: 吳中容 妣:向國碧
↓ ↓ ↓
長子 : 吳周環,王群英 次女:吳玉瓊,譚萬清 次子:吳玉芳,譚萬芬
↓ ↓ ↓
長子:吳鳳鳴 次子:吳華川 長女:譚艷 次子:譚凡 長女:吳湘琴 次女:吳婭
↓
作者本人
1991年就讀於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龍水文廟,龍水文廟位於湖北恩施州利川市與重慶市萬州區交界處,今利川市謀道鎮的藍天白雲間,巍巍聳立著一座蒼莽的土家山寨。該寨占地30平方公里,海拔1400餘米,懸崖崢嶸,丹霞生輝,頂平坦而兩頭高翹,儼然一艘巨大的遊船遨遊於九天雲海之上!山形如船,名船山;古人結寨山頂,名船頭寨。船山先民崇拜老虎,叫“虎”為“羅”,所以,當地土著居民至今稱該寨為支羅虎頭寨。
清道光歲貢張宗顏見這支羅天山,其形如船,傳說是一艘天船,一徑獨升,上有田。船頭向東,有天然石鎖一,橫綰之,若鎮壓然。仰視畢肖,實天生異境以衛育一方者也。有明黃中亂,立為署。遺蹤尚存,爰作《船山石鎖歌》以志其異。詩中寫道:“天船泊在絳河邊,偶念紅塵下大千。上帝聞之勃然怒,遣將五雷追不鏇。帝曰此船深負我,墮落塵網烏乎可!以後不許天漢橫,特命六甲將船鎖。鎖向人間不計年,鎮以天符永不遷。苔錢疊印封條固,(金需)鈕又倩古藤纏,猶恐容易毀仙跡,罡風一吹化為石。”美麗的傳說畢竟不是嚴酷的現實。其實支羅船頭寨長期為龍潭安撫司支羅峒治所,歷史久遠。據清光緒《利川縣誌》、民國三年《鹹豐縣誌》等史志記載:“龍潭司,周屬巴子國,秦屬黔中郡,漢屬武陵郡,唐屬黔中都督府,宋為施州南寨地,元置安撫司,明玉珍改宣撫,明洪武四年(1371),龍潭宣撫司田起刺(田應虎)歸順同,改安撫。二十三年廢,二十五年復置。編戶一里,領上、下支羅二峒,後支羅叛,改所。正德、嘉靖間,為其戚黃氏篡竊,迨黃氏以罪誅滅,田氏復為安撫。清康熙三年(1664),龍潭安撫歸順。十三年吳三桂據云南,龍潭屬焉,至十九年歸順。雍正十三年(1735)改流,改世職千總。”上支羅即今之舊寨壩(謀道鎮寨壩村),下支羅即今之衙門坪(謀道鎮船頭村)。上支羅在船山腰,下支羅在船山頂,兩地相距5公里,元、明、清時先後為龍潭司支羅峒所在地,同在古支羅虎頭寨範圍之內。
歷史舞台異彩紛呈,為了反抗歷代王朝的統治,支羅先民也曾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演出過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龍潭安撫司黃俊、黃中父子據支羅,與容美土官田世爵,四川李仲實聯合反明。明《世宗實錄》(卷404、417、545、555、562)載“湖廣龍潭安撫司土夷黃俊、黃中等作亂,占據奉節、雲、萬三縣土田,聚黨千餘。”“築寨牛欄坪,廣袤六十里,”自號 “天城”。“官兵捕之,反為所敗。”戰爭先後持續十三年。戰場縱橫今四川萬縣、奉節、雲陽及今湖北利川、鹹豐、鶴峰等縣(市)。為了平息這場戰爭,明王朝調動湖廣、川貴之大量兵力,剿撫兼施,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5)二月,黃中被潛入之馬圖、汪澤誘騙下寨,砍於市,誅九族,黃俊追戮梟首,這場聲勢浩大的戰爭才告結束。黃中之所以能以千餘之眾,一寨之地,抗擊明王朝數省之兵,時間長達十三年之久,其原因除明王朝政治腐敗,將吏貪殘、“師疲於久役、財匱於供億”外,也得力於土兵的驍勇及其所據地勢的險要。
船頭寨衙門坪土地平曠,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是當年黃中設立五營四哨,結寨反明的核心。今存衙基梁、武台衙門、天子殿、馬道址、洗馬塘、城隍廟、禹王宮、老城牆、殺人坳、護關寨等遺址遺蹟,以及抗日時在武台衙門處出土的土司印(今失),解放後在附近出土的甬鍾和現在仍然隨處可見的古代磚瓦,瓷片、柱礎等遺物,說明了該寨當年的輝煌。衙門坪為六路之總,傳說當年上寨有36條小路,72座卡門,正如大寨門楹聯所描繪的那樣:“鐵壁三層盤古寨;螺蜂四面護雄關。”堪稱是一座“天城”。據譚宗派等專家反覆實地考察,1949年前夕,全寨卡門尚存25座,今存卡門殘跡12座,完好卡門4座。這些卡門,主要分布於以衙門坪為中心,東至太平鎮,南至馬龍關,西至龍駒壩,北至老鴰塘的四條石級幹道線上。卡門選址重在防守。或憑孤峰以遠眺、或擁老林以藏形、或扼梁澗以斷路、或借洞穴相交通。門前道路有的盤繞如驚蛇、有的壁陡似天梯,確實具有“一夫把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用望遠鏡觀察,在舊寨壩與衙門坪間的萬丈懸崖腰上,至今仍殘留著一把古老的鐵鍥,其露頭長約60厘米,另一頭依勢插入岩縫之中,據說,那就是當年古人修路建卡所留下的遺物。由此可想而知,當年修路建卡時工程該是何等艱難巨大!船頭寨東臨荊楚,西聯巴蜀,遠控夜郎,近瞰峽巫,“十二險峰東川保障;三千遠路南浦雄關。”“一河劈開川楚界;萬利聯鎮馬龍關。”這些卡門楹聯有的描繪形勝,有的點明位置,也從另一角度刻畫了船頭寨的險要。
除上述遺址、卡門外,支羅船頭寨文物景點極多,文化內涵深厚。龍水東漢幾何紋磚室墓的發現,說明早在漢代支羅文化已發展到一定程度。觀音岩三座二次葬崖墓及金銀坳口天然洞穴墓的揭秘,展示了支羅先民晉、隋時期喪葬型制、禮儀的奇特和莊嚴。官家坪兩座宋、元石棺墓及瓷器的出土,填補了有關史志的一些空白。三十餘座清代、民國墓碑及碑屋的完好保存,其規模之大,石雕之精,書法之美,民俗風情資料之多,無不叫人稱絕!支羅先民崇祀,既有本地的“了經”、“丫公天子”,也有外來的仙佛、天主。寨上所存了經寺、天子殿遺址,是唐宋至於元明支羅先民念了經、拜丫公天子的聖地。據當地老人說,了經是一種聲如鳥語的古經,自黃中被誅後該經即已失傳。丫公天子是古老土司的救命恩人,直至解放前夕當地土人仍然祭祀崇拜。元末明初,佛教傳入支羅,觀音大士受到土人頂敬。現觀音岩卡門側尚存石窟一龕,內有半園雕彩色神佛造像30餘尊,上、中、下三層排列,層間雲霧繚繞,體量不大而造型生動。在這裡特別值得提到的是,明代中期黃中結寨船頭寨時,支羅教育也有較快的發展。今龍水國小校址(龍水文廟),明初為佛寺,是開蓮和尚園寂的地方。黃中反明,深知人才的重要,於是他毅然改佛寺為文廟,把孔子木像請進殿堂,辦起了一所讀書講經的學校,並且還仿效中原,開科取士,點了一名姓蔡的狀元。今文廟附近有地名狀元墳,就是那位蔡狀元的墓地。清同治十二年(1873),龍水文廟改建為義學,現存文廟主體為義學原貌,二進二廂一院一戲樓,占地約200平方米。院內戲樓下嵌刻石碑四通,記載了文廟及當地教育發展情況。《龍水文廟序》(碑)是考查船山清代教育的重要史料。現嵌於教室壁上,長3米,高85厘米。恩進士冉壽益(仁山)撰、吳錫齡書,正楷陰刻,字跡清晰,保存完好。
吳衡山又名吳化南,其始祖吳有恆,明洪武時授指揮職,明嘉靖平黃中由南京來支羅,領川餉,受軍田,安家官家坪大院子。據《吳氏族譜》載:“十一年,鑒范中淹故事,化南公募化四方,創建義學於虎頭寨。時天主教初到,是保團首,每剖理一秉大公,奸不得逞,遂譖於教士訟之官,以督吳棠道出利川城,代為緩頰乃免。公與教訟,親朋為之惶駭,公曰:吾有椒山膽在!遂赴訴。及公免於難,而不肖之徒慚,不以非禮加人。”由此可見,他不僅熱心教育,積資辦學,而且不畏奸黨,不畏洋人,具有民族氣節,無怪乎至今還有人記得他的。綜觀文物史跡,察考奇聞軼事,我們不難發現:支羅船頭寨今存之多彩文化現象,既有其本民族的傳統個性,也有其與外族文化溶匯變化的多元性。好一座船頭寨!稱得上是一座研究恩施州土家族文化發展的天然博物館。
“清早起來臉朝南,南方有個土老蠻。何以認識土老蠻?格里缸啷打鄉談。”船頭寨民歌豐富,神鎖傲立寨南,蒼鷹聚會寨北,春季杜鵑花開,夏季飛瀑四瀉,秋季萬山紅遍,常年雲海蒼茫。船頭寨風光迷人,實在是一個考察、旅遊的極好去處!
此處是一座人傑地靈的土家山寨,養育了一代代龍水人,經過六年完成了國小的學業,然後晉升國中。
國中位於謀道鎮長坪鄉,相傳所有的學校都是建立在古代的墓地里,莘莘學子都是這裡走出去的,由於時間關係先寫到這裡,以後再補充!
晉北名儒---吳鳳鳴
吳鳳鳴(1869——1920 )字歧山,號竹君。出生於大同城內西南角。父親吳德是同治年間秀才,自幼家境苦寒。鳳鳴先生雖出生寒門,卻酷愛學習。他自幼聰穎過人,
思維敏捷,五歲時就開始讀書識字。光緒十三年(1887年)鳳鳴先生十八歲時通過院試入邑庠(縣儒學),取得生員(秀才)資格。受業於劉青藜(字乙觀,同治辛未科進士、誥授奉政大夫、晉封中憲大夫)門下。一邊隨恩師學習一邊以教書為業,以此養家餬口、維持用度。生活一直困難,經常得到恩師和岳母家的資助。光緒十九年(1893年)鳳鳴先生赴省參加鄉試,得中癸已恩科第八名舉人,時年二十四歲。大同知府吳春海見其年少有為鏇即聘為西席(知府家庭教師)。署隸雁門道巡撫授予他鐫刻著“文魁”的木匾以示表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大同知府吳春海調升冀寧道,先生隨吳春海到陽曲(今山西太原)坐館執教,後來因義和團運動被迫散館回到了大同。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先生任大同豐川書院山長(書院之長),並先後任豐川書院、平城書院主講。先生非常重視平民教育,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全國廢科舉興學堂的聲浪中,取得了大同知縣龍璜的支持,利用大同平城書院舊址(現在大同城區二中校址,位於大同城內縣角東。西挨大同縣署,東臨縣樓北街)創辦了大同城內第一所官立高等國小堂,並親自授課。同時在城內四隅又設立了四所蒙學堂。新式學堂設定修身、國文、算術、歷史、地理、理科(理化、生物知識)、蠶桑、經學、圖畫、手工、音樂、體操等課程。開創了大同地區新學的先河,為大同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翻開了嶄新一頁。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大同府創立中學堂,先生被大同知府劉耕雲聘為國文教員。這一年先生考取了內閣中書,他熱血沸騰,滿懷一腔報國熱誠,充滿信心地走進了內閣衙門。在北京供職期間,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官場上的黑暗。對清朝政府置廣大勞苦大眾的疾苦於不顧,採取對外屈膝求和,對內殘酷鎮壓革命起義的政策非常失望,先生為官清正,一心為公,不畏權貴,剛直不阿。眼看著待在內閣衙門裡虛度光陰,報國無望,他認為中國要富強,不受外國列強欺凌,應該從根本做起,先把教育辦好。不如自己回到家鄉教書育人,以教育振興國家。於是就毅然地辭去了官職返回了家鄉,仍然回到了大同中學堂講學。宣統元年(1909年),北京創設經科大學,向全國徵聘精通經學之士,先生前往應徵。行至省城,恰逢山西省設立咨議局,因眾望所歸,被選為山西省咨議局議員。
民國元年(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先生應山西省都督閻錫山之聘,辦理文案,草擬公牘(檔案)。任省民政司秘書,內務司一等科員,省議會文牘科長等職,併兼任山西大學堂教授。民國三年(1914年)大同中學堂改組,更名大朔中學校。國文一科無人教習,眾人推舉鳳鳴先生。先生迫於桑梓之情,又應聘回到了家鄉,此時他還一直為省立第一、第三中學兼課。因其勞績卓著,曾獲得八等嘉禾章。民國七年(1918年)大同成立洗心社,先生被推選為社長,併兼任晉北軍人講學會講長,山西督軍公署咨議。又因熱心公益事業,督軍獎給三等獎章。先生性格耿直,嫉惡如仇,秉公辦事,從不營私舞弊。
民國八年(1919年)山西督軍閻錫山排斥異己,大肆殺害進步人士。先生的同鄉拳師宋士傑等幾位參加過辛亥革命起義的壯士們也被閆錫山殘酷殺害了。閆錫山的暴行使先生完全失去了對他的信心,他不願再為其所用。意欲辭職回鄉,又恐其不允,便不辭而別,星夜離開了省城。
先生執教三十多年,教學認真負責,因材施教,從十八歲中秀才就開始任教,先後在私塾、知府西席、平城書院、豐川書院、大同高等國小堂、大同中學堂、山西省立第一中學、第三中學、山西大學堂、晉北軍人講學會等各類高等、中等、初等教育的學校、機構從事教學、教育活動。他的學生遍布三晉,晉北居多,眾多的史料和《大同教育志》都稱道;“晉北知名之士,多出自先生的門下,邑中人才,更賴甄拔。”當時晉北地區和大同城內有成就者大都曾是先生的學生。如郝繩祖,字紹庭(山西大學堂西齋畢業,授舉人銜。曾任大同五女師校長、大同市政協副主席),蘭敬銘,字效湯(山西大學文科畢業。任大同市民政局局長、大同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大同市委委員),王謙,字尊光(山西法政專門學校畢業,任同蒲鐵路局局長、山西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李興義,字儀亭(日本早稻田大學高等師範畢業,任山西省立模範國小、大同五女師校長、山西省議會議員、山西省視學),常嗣明,字子鑒(北京國民大學畢業,任省立三中校長、大同市政協副主席、大同市民革負責人),劉繼漢(日本東京大學政治科畢業,任山西省并州學院教務主任,代理院長),武順,子適之(山西工業專門學校畢業任大同復興日報社編輯室主任),吳憬,字筱山(先生長子,山西大學堂國文科畢業,清朝政府獎給優貢,任山西省政府秘書、大同市文教局局長),吳鳳翰,字盡忱(先生四弟,大同府中學堂第一班畢業,清朝政府授予歲貢,任大同縣立工徒學校校長)等在晉北地區知名的軍政、商貿、文化、教育、領域成就突出的人士、民主人士都曾是先生的學生。吳鳳鳴先生是山西教育史上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
由於對軍閥政權的徹底失望,加之年僅十歲的小兒子多官兒在學校玩雙槓時失手墜地身亡的沉重打擊使得先生痛苦不堪,心灰意冷,從此足不出戶,不問世事,閒居在家。終日借酒澆愁,民國九年(1920年)先生因為嗜酒過度,終為酒所傷,斐聲三晉的一代名儒過早的撒手人寰,辭世而去了,享年僅五十一歲。先生的逝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悲痛。為了表達對先生的深深敬意和懷念,也為了讓後人永遠記住吳鳳鳴先生一生為山西省,為故鄉大同的文化、教育、公益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和卓著功德以及先生高尚的人品,晉北軍政、文化、教育、等各界名流和先生的學生集資在大同城西南瓦窯村通向城內的路邊為先生修建了一座“德教碑”樓。遺憾的是這座碑樓在日寇侵華期間被砸毀,遺棄。曾著有《是亦館詩文集》等著作。先生娶妻(劉氏),共生有(吳憬、吳恂、吳恪、吳惇、多官兒)五子,除五兒子多官兒十歲夭亡,尚未成年。其他四個兒子雖然出聲名門望族,但是一生都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事業有成。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在社會上很有名氣。他們四兄弟後來有的擔任省政府秘書、文教局長,有的成為著名商人,有的成為陸軍書記官、查驗局長,有的成為著名的高級工程師。先生的五個孫子吳寶興、吳寶田、吳寶箴、吳寶璋、吳寶琦。七個孫女吳寶珠、吳寶瑜、吳寶綬、吳寶平、吳寶琇、吳寶川、吳寶蘭和孫媳婦、孫女婿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中大多數人活躍在全國各地的教育戰線上,有大學教授、副教授、中國小高級教師,也有醫學專家、高級工程師、有的成為政協副主席、省、市政協委員、民主黨派負責人、醫院院長、省水利廳付廳長等地方各級負責人,有獲得兩項國家專利,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專家。鳳鳴先生的第四代及他們的後代中也是人才濟濟,他們中有博士、碩士、大學教授、副教授、中國小高級教師、醫學專家、農業專家、高級工程師、藝術家、翻譯、政協副主席、省、市政協委員、學術帶頭人、醫院院長、文化局長、企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關各部門的負責人、普通幹部。有三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專家和獲得全國、國際各類大獎的各科人才。他們現在有的移居國外發展,有的依然在國內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默默的做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