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真

吳雅真

吳雅真(1949年-),女,福建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高級評茶師、福建別有天企業總經理、中國茶道表演藝術家。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吳雅真出生於廈門,在永定插過隊,在龍巖山歌劇團當過演員,還在福建省博物館做過講解員。

吳雅真女士在表演茶藝 吳雅真女士在表演茶藝

1990年,位於福州市西湖邊上的福建省博物館(現為福建博物院)聯合幾家單位,創辦了福建乃至全國首家茶藝館,名為福建茶藝館,作為福建對外文化交流的視窗,福建茶藝館是不以贏利為目的的,福建省政府還下撥了10萬元專項基金,主要是為了挖掘、弘揚福建的茶文化。

福建茶藝館飽含文化韻味,館中有北苑樓、蔡襄碑亭、閩南廳……還設立了茶史長廊、茶具展示廳、茶藝表演台等。

當時從復旦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吳雅真全程參與了創辦過程。畢業論文寫的是《歷代飲茶習俗初探》的吳雅真,對茶有著深入骨髓的情愫,面臨這樣的機會,她發揮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

深入民間挖掘茶藝表演

當時不僅福建,放眼全國茶館,如北京老舍茶館、四川茶館,裡面只有說書、神侃的,哪有茶藝表演的呢?到民間去,尤其是與潮汕鄰近的詔安去,向民間茶人學習,是不是可以學習到什麼?時年已經40歲的吳雅真直奔詔安,果然,民間茶人並沒有讓她失望。“當時,閩南一帶的功夫茶也有了泡茶程式,但是比較粗糙,茶葉也連梗帶沫,要先放到一張紙上去,慢慢地抖呀抖,抖掉茶沫後,才能放到壺裡去,免得壺嘴被堵了。”

吳雅真 吳雅真

整整一個月,吳雅真都流連於詔安一帶的鄉間,與當地茶人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工夫不負有心人,回到福州,吳雅真創建了“閩氏功夫茶泡茶程式”(也叫“福建功夫茶”),一共18道程式,便是如今我們熟悉的“高山流水、烏龍入海、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等。

1989年,福建省派代表去參加首屆全國茶文化展示周,吳雅真在會上的“閩氏功夫茶”茶藝表演技驚四座,最後被挑中作為代表與台灣省代表隊進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吳雅真被評為“中國茶道表演藝術家”。

1993年,吳雅真下海,與志同道合的茶人王幼雄先生――一位旅居新加坡熱愛祖國、深諳茶道的成功商人創辦了當時福建省最有影響力的茶藝館“別有天茶藝居”,這也是全國第一家面向普通百姓的茶藝居。

與閩式功夫茶

說起功夫這兩個字,一般人馬上會想到武林門派,絕世秘籍,江湖恩仇,各種劍客俠士的傳奇故事。而漢字的功夫,卻還有著武術外的許多意義,以茶而論,功夫茶,亦是一門很深的道行。

吳雅真生在廈門,柴米油鹽醬醋茶,傳統中國人居家過日子的七門功課,吳雅真自小耳濡目染,得了廈門功夫茶的家學真傳。長大後,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吳雅真經受了這個新興國家發展變化中的種種歷練,她下鄉插隊當過知青,做過舞蹈演員,復旦大學歷史系學習期間,她自己選擇了茶文化方向,畢業論文寫的是《歷代飲茶習俗初探》,畢業後她成為了福建博物館館員,繼續進行茶文化歷史研究,並把閩式功夫茶作為重點研究對象。

茶藝創建成果

吳雅真最初的茶藝研究,也是離開典籍,走向民間,上世紀80年代,她來到福建詔安,向民間茶人學習茶藝。多年來,她從不間斷對茶藝表演的摸索研究,在她的努力下,如今已碩果纍纍:有為綠茶所創的青山雅韻、有為烏龍所創的烏龍幽韻、為鐵觀音所創的蘭香音韻、為岩茶所創的花香岩韻、為花茶所創的茉莉花韻、為紅茶所創的香茗紅韻、 為白茶所創的毫香蜜韻,無不精緻無比、美輪美奐。其中整理創建了“閩式功夫茶泡茶程式”(也叫“福建功夫茶”),一共有18道程式。

1989年,40歲的吳雅真,代表福建省參加首屆全國茶文化展示周,吳雅真在會上的“閩式功夫茶”茶藝表演,技驚四座,最後被挑中,作為代表與台灣省代表隊進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吳雅真被譽為“中國茶道表演藝術家”。可以說,吳雅真是復興中國茶道,開拓中國茶藝事業的領軍人物,她以歷史文化學者的研究態度,以藝術家的獨特感悟,從民間傳統風俗文化出發,走出了一條中國茶道的新路,她的茶藝,發乎於心,循之於道,表之以形,合之以樂,一招一式皆有來歷出處,一點一滴都有言物達狀。有人說60歲的吳雅真的茶藝已至化境,那不是表演,而是一種場,一種境界,一種狀態,她光大了茶藝,是今日中國茶藝界殿堂級的人物,是當之無愧的茶藝功夫大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