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陳平

吳陳平吳陳平

人物簡介

吳陳平,男,漢族,現年26歲,中共黨員,退伍軍人,福建省壽寧縣托溪鄉洋尾村人。

捨身救人

10月25日凌晨,在壽寧縣城區巡防隊擔任巡防隊員的托溪鄉青年吳陳平交班後感到肚中飢餓,便到解放街的一個夜宵攤點吃點東西。2時許,當他回到居所經過鰲陽鎮梅溪巷時,看見一個黑影從昇平廊橋東面急急跑來,隨後翻過梅溪巷築在溪邊的石欄,“通”的一聲便跳入水中。吳陳平跑到溪邊東岸時,看見那個黑影慢慢地沉沒水中。
“救人要緊!”吳陳平地甩掉身上的衣服,毫不猶豫跳入寒冷的水中,奮力游向那黑影沉沒處。溪水又髒又臭,寒入肌骨,吳陳平游過六七米,幾次潛水摸索,終於摸到落水者的衣服。他邊拉邊游,把落水者拖到岸邊,用盡全力將他推到污水管道的上方。此時,冷水凍得吳陳平下半身僵硬麻木,他傾盡全力,幾次努力都無法爬上管道。沒辦法,他只好用雙手緊緊纏住水泥管道的邊沿,危險一步步向他襲來。
正在危急時刻,聞訊趕來的城區巡防隊員急忙把吳陳平拉了上來。隨後,將落水者與吳陳平一起送到縣城醫院。
“水深水髒,雙腳無法踩到底部,又沒有燈光,救人極為艱難。”吳陳平說,“在尋找中我喝了三口臭水,幸虧水性好,不然連命也搭上了。”在救人時,吳陳平一個價植2000多元的手機也“報銷”了。
被送到醫院的吳陳平全身發抖,渾身散發臭味,他換上乾淨衣服,蓋上兩床棉被仍直打哆嗦
跳水者劉某,系福安籍青年,在壽寧某單位工作。據了解,當晚,劉某與幾個同事一起喝酒,後遭到幾個村民追打。劉某為躲避慌亂中跳水逃跑。公安局的一位民警說,當時已沉入水中的劉某,若沒有吳陳平及時營救,真是性命難保。
吳陳平是一名退伍軍人。2006年8月11日凌晨,“桑美”颱風給壽寧縣托溪鄉帶來強暴雨,洋尾村淹沒,在滔滔洪水中他救起13條人命。其先進事跡曾被《人民日報》、《福建日報》、《閩東日報》等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報導。他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福建省防抗颱風抗洪搶險救災功臣;寧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閩東第四屆金港名都杯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今年夏季,在河北、深圳等地外打工多年的吳陳平回到壽寧,經過嚴格考核篩選和崗前培訓,他成了壽寧縣公安局城區巡防隊的一名隊員。7月15日,他正式上崗執勤。□

先進事跡

2006年8月10日,“桑美”超強颱風來襲,壽寧縣托溪鄉洋尾村山洪暴發,河水陡漲。風力之猛,暴雨之大,溪水上漲之快,為洋尾村百年不遇,5小時內降雨量高達289毫米,1000多名沿河居民被洪水圍困,溪邊的兩層樓房都被淹沒了。吳陳平家地勢較高,但漲到家裡的洪水也漫過了膝蓋。他抱著侄兒,帶著母親,跑到附近山腰高地上的托溪中學避難。安置好家人後,他聽到村民說:村底下有人來不及跑,被困在大水中。當時四周一片漆黑,洪水暴漲,遠處屋頂上有人呼救,吳陳平推著一扇門板游過去救人,來回數次下水將被困的9位村民救上岸。在施救剛出生40多天的小慶輝等人過程中,多次歷險。小慶輝住的閣樓距離小坡有30米左右,中間還隔著一堵土牆,地形很複雜,吳陳平一聲不吭就跳入水中,就在他接近閣樓的時候,“嘩啦”一聲,一排屋檐突然倒塌,吳陳平僥倖躲過。游進閣樓後,陳平借著轉移危難民眾的鄉人武部部長吳忠耀的微弱手電光,接過裝著小慶輝的塑膠桶往回遊,眼看右邊的一堵牆慢慢的傾倒,陳平立即把桶換到離牆遠的另一隻手,拚命往另一邊游,他再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就這樣冒著生命危險,奇蹟般地推著木桶上了岸,成功解救了小慶輝。這時候水面上已經有很多的漂浮物。救起嬰兒後,已“熟門熟路”的吳陳平顧不上這些,再次跳入水中,用木板搭起一座浮橋,把其他人都攙扶到小坡上。吳陳平顧不上自己體力嚴重透支,再次游到數百米遠的村口,從3座被洪水圍困的老宅屋頂上幫助2名外地民工和2名婦女兒童脫險。

榮譽表彰

2006年9月28日被寧德市人民政府評為寧德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 2006年10月18日被福建省委宣傳部、綜治辦、公安廳、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福建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光榮稱號;2006年11月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防抗颱風抗洪搶險救災功臣;2008年5月4日被寧德團市委評為“閩東第四屆金港名都杯十大傑出青年”。吳陳平同志見義勇為的先進事跡,曾被《人民日報》、《福建日報》、《閩東日報》等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報導。

人物評價

吳陳平是退伍軍人。翻開他的檔案材料,所在部隊黨支部給他的鑑定是:“該同志入伍以來,思想穩定,工作積極,能夠出色地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責任感強,工作標準高,自身要求嚴,講正氣、講政治、為人正直……”
同時參軍的戰友對他在部隊的表現依然印象深刻:有一次野營訓練,戰友李志明因體力不支在奔跑中暈倒,吳陳平當即和另外3位戰友抬著他跑完全程。還有一次,他發現有小偷在扒竊,二話沒說衝上前去,將小偷扭送到派出所。 吳陳平同志的感人事跡,充分體現了當代優秀青年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風貌,反映了當代退伍軍人的優良品質和崇高境界,是新一代青年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楷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