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鑫基,1935年出生在安徽省休寧縣(今黃山市)屯溪鎮。國中就讀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創辦的皖中,高中在屯溪中學。1956年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
1958年北京大學進行系科大調整,由氣象專業和地球物理專業組成新的地球物理系。後來陸續成立了大氣物理專業、空間物理專業和天文專業。他從氣象到大氣,再到空間專業當學生,1960年5月提前調到教研室當教員。同年8月又調到剛成立的天文專業任教,在職學完天文專業的課程,於1962年與同班同學一起畢業。從此,他就一直在天文專業。曾承擔天文專業副主任、主任等職多年。
他輾轉了地球物理系中5個專業中的4個,都是領導上的分配,他對這幾個專業都很喜歡。原來所在的氣象專業有以國內外知名教授為首的師資隊伍,在國內已有很高的學術地位。而新成立的天文專業,教研室中絕大部分是從非天文專業來的年輕教員,無論是專業的建設還是教員的成長都是從零開始。為了爭得與北京大學相稱的國內外學術地位,這批年輕教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與天文專業共同成長,有著特殊的感情。
我國射電天文發展很晚,北大射電天文與國內各單位幾乎是同時起步的。在未名湖島亭豎立了近30年的射電望遠鏡天線成為北大校園一景,代表了一個新學科在北大興起。1961年初,他作為教育部赴前蘇聯觀測日食代表團的成員,與高爾基大學的射電天文學家合作,在克里米亞半島的雅爾達利用3.2cm波段射電望遠鏡觀測日食。之後,訪問了在克里米亞、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重要天文台和研究所。前蘇聯先進的射電天文科學對他有很大的觸動。
天文專業成立後火紅了幾年,隨即就經歷了專業停辦的厄運,加上北大社教和農村四清運動,干擾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進行,“文化大革命”則使之完全停頓,浪費了最寶貴的時間。天文專業在1972年恢復招生,迎來了三屆工農兵學員,這才又開始教學工作。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把教員從“名利思想”“個人奮鬥”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也從會山會海中解放出來,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業務工作上。學校給每個教員以選擇科研方向的自由,每個人都面臨自主的選擇。他選擇了高能天體脈衝星作為研究方向,與同事緊密合作,共同開創了北京大學脈衝星研究的新局面。
從1986年起,他主持的脈衝星研究項目持續不斷地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攀登計畫的經費支持,在脈衝星和超新星遺蹟的研究中取得令同行矚目的成績。至今,他已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SCI論文30篇,SCIE論文8篇,國際合作論文40餘篇。論文被引用200餘次,其中屬於SCI論文引用的有130 余篇次。他的合作者遍及澳、英、加、美、俄、荷、巴西、波蘭等國,其中不乏國際著名的天文學家。研究成果被選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優秀成果選編書中。1993年獲得北京大學科研成果一等獎,1992年和1994年兩次榮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兩篇合作論文分別獲得1990年和1995年國際引力研究基金會優秀論文榮譽獎。2001年,榮獲天文界頒發的獎勵科研成績優秀個人的“張鈺哲獎”,在2002年中國天文學會慶祝成立80周年大會上再次受到表彰。同年,又榮獲北京天文學會為紀念成立50周年而頒發的“學術成就獎”。
他於2001年3月66歲時退休後,奮鬥精神仍不減當年,研究成果依然豐碩,還承擔指導博士生和碩士生、全校性通選課“現代天文學”教學和國際國內合作的研究任務,繼續發揮光和熱。
人物履歷
1935年10月24日 出生於安徽省休寧縣屯溪鎮(現黃山市屯溪區)。
1953~1956 安徽省屯溪中學高中。
1956~1960 在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學習。
1960年至今 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天文專業(現改為天文系)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
1980~1987年 任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
1981~1986年 任天體物理學報責任編委。
1987~2000年 任天體物理學報副主編。
1984~1987年 任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天文專業主任。
1985~1989年 任中國天文學會高能天體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
1985年至今 任國際天文學會會員。
1989~1992年 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
1992~1995年 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天文學科評審委員。
1997年至今任 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烏魯木齊天文站客座研究員。
1998~2000年 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聯合北京天體物理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0年至今 任中科院射電天文聯合實驗室(2002年改名為國家天文台射電天文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取得成就
艱難起步,為進入國際行列而奮鬥
1967年發現的脈衝星,迅速發展成一門新興的學科。在這個領域雲集了國際上第一流的天文學家,幾乎所有大型射電望遠鏡都把觀測脈衝星作為重點課題,研究成果像洪水般地湧出。1974年英國天文學家休伊什因發現脈衝星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天文學是一門國際性學科,全世界的天文學家研究的是同一個宇宙、同樣的脈衝星。要在脈衝星研究上有所作為,就必須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進入國際行列。這對剛剛起步的他來說,跨度實在太大,無疑是很大的挑戰。
當時,北大乃至全國都只有小型射電望遠鏡,不可能進行脈衝星的觀測研究。只能從理論研究起步。雖然從事天文教育工作已經十幾年,也曾參加多項集體的研究項目,但是長期處在批判“名利思想”的政治環境下,教員從來沒有也不敢進行以“個人拼搏”為主、以“發表論文”為結果的科學研究。沒有理論研究工作的積累和經驗,可以說一切從零開始。創業時的艱難使他至今難忘。當時最寶貴的是時間,只有投入最多的時間,付出最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改變面貌。每晚都要工作到深夜,業餘時間和節假日都用上了。學校沒有辦公室,已經擁擠不堪的只有13m2的居室成為他進行科研、備課,甚至是與合作者討論的工作室。夏天炎熱的晚上則往往要在馬路上的路燈下閱讀文獻,修改論文。
結果幾年的努力,從1979年發表第1篇論文開始,到1985 年共發表論文31篇,打開了局面。從1985年起,他開始努力參與國際上的學術競爭和國際合作,學術論文陸續在國際天文期刊發表和被引用,逐步地與一些國際著名學者建立了合作關係。
1987年他應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物理天文系D.A.里希(Leahy)教授的邀請赴加訪問。這是他第一次與外國學者進行合作研究。這位教授以研究超新星遺蹟見長,而他研究的卻是脈衝星。訪問時間很短,僅4個月。然而,他毅然決定“客隨主便”,選擇超新星遺蹟方面的課題,克服了“課題調研、英語交流和計算機使用”等一系列的障礙,在加拿大期間和回國以後陸續發表了5篇合作論文,其中一篇獲得14篇SCI論文的引用,包括著名國際期刊天文與天體物理年評(ARA&A)中評述論文的引用。1988年他赴澳大利亞國家射電天文台與R.N.曼徹斯特教授合作進行脈衝星偏振的觀測研究,又獲豐收。在1990年波蘭召開的國際天文學會Col.系列第128次的脈衝星會議上提交了5篇均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其中有3篇是與澳、英、美著名學者的合作論文,在會上產生強烈的反響。這些論文均有不俗的引用率。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諸如ApJ,MNRAS,AJ 和中國科學等著名的期刊上。這表明他的研究工作已經進入了國際行列。
這次會議以後,他的國際合作關係更加廣泛了。當年應邀訪問前蘇聯列別捷夫物理所射電天文台。在短暫的10天訪問中確定了合作研究課題,不久就與著名俄羅斯脈衝星學者A.D.庫茲明(Kuzmin)教授合作發表了兩篇脈衝星演化的論文。1992年他成功地訪問了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射電天文台、美國Vermont大學物理系和英國劍橋大學。以後的幾年,他還到英國焦德爾班克射電天文台、波蘭教育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訪問。還多次訪問香港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先後與10幾位國際知名學者合作發表論文40餘篇,成為一位活躍在國際脈衝星研究領域的中國學者。由於國際合作成績卓著,曾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邀請,在1995年基金委首屆“國際交流和合作研討會”上報告國際合作的經驗。
具有創意的脈衝星輻射區物理的研究
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在脈衝星輻射區物理方面。脈衝星的半徑只有10km,任何大型望遠鏡都不可能分辨脈衝星結構的細節。然而藉助一定的理論模型和平均脈衝資料的分析可以研究脈衝星輻射特性、輻射區的形狀和大小,甚至輻射區的三維結構。
他率先提出的Q參數和K參數成為研究輻射區結構的有力工具。Q參數及其變種已被國際同行廣泛採用。他在脈衝星輻射區物理機理方面的研究也頗有建樹。這主要是與國內外的幾位從事電漿物理和引力理論研究的學者的合作成果。如與巴西學者簡建隆合作的關於脈衝星色散量變化的“非線性模型”,與我國學者張承民合作發表的關於脈衝星磁傾角演化的“有繞引力模型”和脈衝星磁場演化的“殼禁止模型”,與王德焴等合作發表的關於脈衝星輻射中心成分的“輻射機制”等,都具有鮮明的首創性。
最有代表性的論文是關於脈衝星“平均脈衝高斯擬合分離方法”的研究。1983年美國著名脈衝星學者R.M.南瑾(Rankin)教授論證脈衝星輻射區中心存在很強的輻射,形成了完全嶄新的“核—雙錐”模型,取代了流行已久的“空心錐”模型,她也就一舉成名。然而,這個模型也遇到觀測證據不足和難以定量分析的困惑。他與南瑾教授合作提出的“平均脈衝高斯擬合分離方法”解決了這個困難。不僅能分離相互重疊的成分,還能定量地給出這些成分的參數,特別是發現一批原來被認為是3峰結構實際是5峰結構的脈衝星,為“核—雙錐”模型找到了更多的觀測證據。澳、德、俄學者相繼用這一方法研究輻射區結構,形成了一個小高潮。他的這篇論文得到了20篇余論文的引用。
主要論著
1 Wu Xinji, Qiao Guojun, Xia Xiaoyang, et al.“The estimation of some parameters of pulsar and its applications.” 1986, Astrophys. Space Science,119:101
2 Wu Xinji, Xu Wen, Rankin J.M.“On the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rofiles of pulsar PSR 1451—68 and their spectral behavior.”1992, in Proceeding of IAU colloquium 128, Poland, p. 172
3 Wu Xinji, Manchester R. N. , Lyne A. G. et al. The mean pulsar polarization of southern pulsars at 1560 MHz 1993, MNRAS, 261,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