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錘結

吳錘結

吳錘結,男,現為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

個人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

教授、博導(流體力學、計算力學、航空航天力學與工程)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1974.4-1976.9在福建省永泰縣東星青年農場上山下鄉;

1976.9-1978.1在福建省永泰縣農械廠鑄造車間當工人;

1978.1-1982.1江蘇工學院動力系流體機械專業,學生;

1982.1-1992.8在江蘇工學院流體機械教研室、流體力學教研室任助教、講師(1987.5起);

1986.11-1987.6任英國威爾斯大學卡的夫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訪問學者,從事雷射測速技術研究;

1988.5-1989.7任美國田納西大學空間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研究專家,從事渦動力學研究;

1992.8特招入伍,任空軍氣象學院物理教研室講師;

1992.12由講師破格晉升為正教授;

1999.6-2003.6任北京大學力學系教授,擔任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湍流數值模擬研究中心主任;

2000.1-2000.8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教授、國家留學基金高級訪問學者,從事格子波爾茲曼方法研究;

2001.3任河海大學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博士生導師;

2003.12-2008.1任解放軍理工大學首席教授;

2007.3任河海大學工程力學博士生導師;

2008.1轉業到大連理工大學,任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航空航天學院教授、院長。

主要學術

世界華人計算力學學會常務理事;

亞洲計算流體力學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力學學會理事(2003-2010);

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湍流與流動穩定性專業組副組長;

南方計算力學聯絡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2003-2009);

江蘇省力學學會流體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1999-2009);

江蘇省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副會長(2005-2009);

國家青年科學家獎初評審員會委員(第四屆、第五屆);

北京大學教授(1999-2003);

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1995-2003);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特邀客座研究員(1997-2005);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研究所科學與工程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問委員會委員;

蘭州大學兼職教授(2002-2007);

河海大學兼職教授;

河海大學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博士生導師;

河海大學工程力學博士生導師;

大連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

大連理工大學運載工程與力學學部學位委員會委員;

大連理工大學“流體力學”、“航空航天力學與工程”博士點點長;

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AAMM) Associate Editor;

《中國科學》編委.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計算流體力學(含並行計算)

湍流與非線性動力學

空氣動力學、渦動力學和流動控制

環境流體力學

主持和參加的科研項目(2003-20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動變形物面流場中非定常激波與多物理過程相互作用研究》(2011.1-201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三維仿生魚和魚群自由遊動機理研究 》(已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風沙運動的若干基本力學問題》(參加, 已結題,評價為"特優".)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用智慧型物面對非定常分離流進行最優自適應控制 》(已結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主動波浪壁面減阻研究 》(參加,已結題))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流體力學中的並行自適應算法研究 》(已結題,評價為"優".)

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課題 《新概念運載工具-飛車艇的若干基礎理論與模型研究 (編 號:S08110) 》

研究方向

新概念運載工具研製

計算流體力學(含並行計算)

湍流與非線性動力學

空氣動力學、渦動力學和流動控制

著作論文

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學術會議發表研究論文160多篇,出版教材1部。近年來發表的主要論著(2003-2009):

(1) Wu, C. J. & Wang, L., Where is the rudder of a fish?-The mechanism of swimming and control of self-propelled fish school,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9, DOI 10.1007/s10409-009-0305-z Online first.

(2) Wu, C. J. & Wang, L., Adaptive Optimal Control of the Flapping Rule of a Fixed Flapping Plate,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09, 1(3):402-414.

(3) Guan, H. & Wu, C. J., Large-Eddy Simulations of turbulent flows with lattice Boltzmann dynamics and dynamical system sub-grid models, Science in China(E), 2009, 52(3):670-679.

(4) Wu, C. J. & Wang, L.,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elf-propelled swimming of 3D bionic fish school, Science in China(E), 2009, 52(3):658-669.

(5) Wu, C. J. & Guan, H., Lattice Boltzmann Dynamics and Dynamical System Sub-Grid Models, Modern Physics Letter B, 2009, 23(3):349-352.

(6) Wu, C. J. & Wang, L., Where is the rudder of a fish?-The mechanism of swimming and control of self-propelled fish school,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9, DOI 10.1007/s10409-009-0305-z Online first.

(7) 吳錘結, 陳劍, 沙漠地貌演化過程的湍流大渦模擬研究,《計算力學學報》, 2009, 26(3):358-363(368).

(8) 李霞, 吳錘結, 孫蘆忠, 不同底坡有流流場中單個氣泡運動的三維數值模擬,《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0(3):290-296.

(9). Wu, C. J., Wang, M. & Wang L.,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aeolian sand ripples in a turbulent field, Science in China(G),2008, 51(8):945-960.

(10). Wu, C. J. & Wang, L.,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database-free optimal dynamical system and the global optimal dynamical system, Science in China(G), 2008, 51(7):905-915.

(11). 吳錘結、王明、王亮,湍流風場中三維風成沙波紋形成過程的大渦模擬研究, 《中國科學》(G) ,2008, 38(6):637-652.

(12). Wu, C. J., Wang, L. & Wu, J. Z., Suppression of the von Karman vortex street behind a circular cylinder by a travelling wave generated by a flexible surface, J. Fluid Mech., 2007, 574:365-391.

(13). Guan, H., Wu, C. J. & Tu, S. T.,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tudy of flow structures of impinging jets in different Y typed micro-mix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7, 8(3):425-434.

(14). Guan, H. & Wu, C. J., Large-eddy simulations and vortex structures of turbulent jets in crossflow, Science in China(G), 2006, 50(1):118-132.

(15). 王亮、吳錘結, 用最優物面對非定常分離流進行最優自適應控制, 《力學學報》, 2005, 37(6):764-768.

(16). 吳錘結、周菊光, 懸浮顆粒運動的格子Boltzmann數值模擬, 《力學學報》, 2004, 36(2):151-162.

(17). Wu, C. J. & Wang, L., Adaptive optimal control of the incompressible flow around an airfoil with smart surface, Recent Advances in Fluid Mechanics, eds. Fenggan Zhuang & Jiachun Li, Tsinghua Univ. Press & Springer, 2004, 743-748.

(18). Wu, C. J., Xie, Y. Q. & Wu, J. Z., “Fluid roller bearing” effect and flow control, Acta Mechanica Sinca, 2003, 19(5):476-484.

科研成果及所受獎勵:

1、計算流體力學(含並行計算)研究

對二、三維可壓、不可壓有限差分、有限體積法和有限元法等湍流大渦模擬、顆粒流直接數值模擬、基於小球模型的懸浮顆粒流非線性動力系統問題和內置邊界條件方法等計算流體力學算法進行深入研究。在並行計算方法、並行計算硬體環境建設、計算流體力學工程套用(如生物反應器最佳化設計、核武器數值模擬中的雷射核聚變界面不穩定性研究、地效翼形設計、潛艇流水孔減阻降噪、三維湍流橫向射流渦結構和湍流統計特性研究、微小型化工機械中微混合裝置中的三維多流體混合過程和三維氣泡合併、破裂等相互作用過程,以及三維氣泡與自由表面相互作用過程)等方面進行研究。主持建造了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並行機群、天津大學力學系並行機群、解放軍理工大學流體力學研究中心並行機群和蘭州大學高性能並行機群。在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流體力學中的並行自適應算法研究”的資助下,開展自適應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和自適應格線細分技術的研究,完成了三維不可壓縮流體力學數值模擬並行自適應有限元計算軟體包 3DPAFE和模擬二、三維不可壓縮動邊界流體力學問題的並行自適應多重格線有限體積軟體包3DPAFV。

2、湍流與非線性動力學研究

在國際上首先提出流體力學最優低維動力系統理論。該理論可依物理要求得到滿足各種邊界條件的流體力學(包括湍流)最優動力系統模型。美國科學院院士 Majda教授認為“It is the best method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ng models of dynamical systems”,美國科學院院士Sirovich教授指出“I have found your idea to be innovative and an interesting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中國力學學會認為這一理論“是近年來取得的比較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國際上首先提出基於動力系統亞格線模式的湍流大渦模擬及LBM湍流模式理論新方法。該方法能自動適應各種複雜湍流流動,自然反映湍流中各種物理現象。在Lagrange混沌與湍流及混合動力學方面進行研究,該研究對湍流機理和水利、化工、環境中的各種混合問題有重要意義。

3、空氣動力學、渦動力學與流動控制研究

在基於渦動力學基礎理論、邊界渦量動力學、渦動力學計算方法之上的流動控制方法方面進行了研究。國際著名學者、倫敦大學校長Sir James Lighthill認為我們在渦動力學邊界渦量動力學的研究“extremely interesting, and will make important impact”。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防科研預研基金資助下,對涉及潛艇非聲學探測、旋渦和湍流與自由表面相互作用等重要國防研究課題進行研究。首先提出利用主動控制行波壁減阻新概念和能大大提高機翼性能的動波浪壁機翼概念和能完全消除卡門渦街尾跡的動波浪壁圓柱控制方法。在國際上首次得到在非定常複雜流動中能最優自適應地改變性狀的最優智慧型翼型,並得到魚類遊動的最優運動規律。利用自主研製的三維不可壓縮動邊界自適應多重格線有限體積軟體包 3DPAFV,數值模擬了仿生魚和魚群的二、三維自主遊動過程,並對魚群的自主遊動中的控制過程進行研究,首次發現了其中的控制機理。

4、環境流體力學研究

套用自主研製的二維並行有限元軟體包和三維有限體積多重格線軟體包,結合風沙物理模型,進行了二維大規模顆粒流直接數值模擬和三維風沙流與沙漠地貌的相互作用的湍流大渦模擬數值模擬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得到湍流狀態下的沙波紋形成過程的數值模擬結果。

曾獲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0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力學教師”稱號,2004年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育才獎”(金獎),2007年獲得“第五屆中國科協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並獲機電部科技進步獎一項、空軍優秀教材二等獎一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