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年幼時跟隨父親過軍旅生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北方蒙古族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再次舉兵內犯,康熙皇帝命令郎談為昭武將軍,以振威將軍、甘肅提督孫思克為參贊軍事,調集各路征討大軍到寧夏,準備出塞討伐。年僅十五歲的吳進義,就在這次大戰之前報名參加孫思克部受訓。三十四年(1695年),隨孫軍征討噶爾丹戰鬥中初立戰功,被指定代理守備職。次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噶爾丹,坐鎮寧夏指揮。吳進義又隨孫軍出征,經過一年的戰鬥,敵軍主力被殲殆盡,噶爾丹敗死,邊患平息。因吳進義作戰勇敢,多次立功,班師後“發江南借補千總”。從此官運亨通,一路青雲,“累遷江南壽春鎮總兵,擢江南提督”,終於步入鎮撫大員的行列。在任間,他大力整頓太湖地區水上治安,受到朝廷的嘉獎。後曾一度調任浙江和福建兩省提督。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擔任浙江總兵時,發生轄區江西衛千總盧魯生,冒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工部尚書孫嘉淦名,偽撰奏稿,假造朱批,指斥乾隆皇帝有“五不可解,十大過”的特大案件。吳進義受到牽連,被浙江巡撫上報定為“重辟”罪人。而乾隆皇帝批示為“愍其老,命貰罪”,暫時不殺。三年後案情查清,真相大白,受怨枉的吳進義被釋放、平反。乾隆皇帝感到老將吳進義“無辜廢斥”,心懷憐憫,便召他進京,當面誇獎一番,重任他“以提督銜署直隸宣化鎮總兵”,不久又改授古北口提督。吳進義沒有因怨案的打擊而受到影響,仍然忠於職守,整兵修武,日夜操勞,不顧自己年逾七旬高齡,堅持“訓練撫綏,兵民鹹感頌焉”。二十三年(1758年),朝廷給這位八十歲的鎮守邊關老將“加太子少保”銜,以表彰他鎮守要塞的功跡。二十六年(1761年),為了慶賀皇太后萬壽大典,乾隆皇帝決定專對老臣進行獎賞,時八十三歲的吳進義獲得當朝“欽賜列九老”的尊榮,並畫像陳列到香山館閣。
吳進義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古化口提督任所無疾而終,享年八十四歲。追封為太子太保,謚“壯愨”。乾隆皇帝為了表示對這位老將軍的格外尊重,親手給他寫了碑文。同時,清廷還兩次頒諭詔告祭文。此後,還命在吳進義的家鄉寧夏府城光化門大街(今銀川市利民街)給他賜建牌坊,乾隆皇帝特為牌坊親筆御書“矍鑠專閫,節鎮耆英”八個大字。
吳進義一門,世代為將,是寧夏名門顯戶。曾祖父吳鼎,明嘉靖間歷任寧夏右衛指揮,寧夏鎮協守副總兵,征西將軍、寧夏鎮總兵官;祖父吳健,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舉人,“始以文進士至侍御”;叔祖父吳坤,清初官至貴州永北鎮(今雲南永勝)總兵官,加封議政大臣;父親吳開圻,武進士出身,官至雲南鶴麗總兵官;伯父吳開增,武舉人出身,曾任宮廷侍衛,官至浙江溫州鎮(今浙江永嘉)總兵官。吳氏祖孫雖然多在外鄉為官,但都先後為家鄉辦過許多好事,尤其是吳進義,身為武員,卻特別關心地處邊塞桑梓的文化教育事業,常乘在江南任職之便,為寧夏購贈大量圖書。他“不徒為一家計,並為一郡計”,為讓故鄉子弟“沐浴禮化之教”,“遂不惜千金”購書運回寧夏,“置於學宮”。“自有此書,則父兄愛其子弟,師儒期其子弟,有司勉其俊髦,胥皆澤以文雅,潤以彬斐,盛世文教愈廣愈遠,公之忠厚廣大為何如耶!”另外,他還給寧夏府知府寫信建議,希望府台大人能夠早日為寧夏修成一部方誌,並主動提出,非常願意為家鄉“捐資修志”。吳進義時時心繫家鄉,家鄉官民也很感激他,特在府城的中心位置四牌樓之東,為吳氏家族專建牌坊一座,牌坊上兩面各寫“五世封疆”和“三鎮元戎”四個大字,並將其大名和事跡入供寧夏鄉賢祠,享受家鄉父老後人的春秋之祀,用以表達鄉親們對吳氏家族四世德行的讚頌與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