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畫家
藝術簡介
幼承家學,雅好丹青。公務之餘,舞文弄墨,勤勉不輟。
師從著名書畫家王三友先生,取法古人,收穫頗豐。先臨漢隸,既習章草,又摹宋元山水,並博覽群書,德藝雙修,故事半功倍,藝術大進。所謂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出新意於法度之中。
其書畫作品皆格高調雅,不落俗套。觀其揮毫,往往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頗具大家風範。其為人風趣灑脫,誠摯友善,常常於溫潤靜雅之中透出一種幹練平和之美。此謂書如其人,藝如其人是也。
評論文章
鍾情翰墨蘊髙情
——讀吳玉萍書畫作品有感
李群成 / 文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兩千多年以來,有數不清的文人雅士傾心於文化藝術事業,並成就了許多的時代大家。當今我國正是社會、經濟、文化大繁榮的時代,鍾情於文化藝術的人數更是空前絕後,其中不乏有理想、有智慧、有成就的女性書畫藝術家。我所認識的吳玉萍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其實,吳玉萍和丈夫都在省轄市政府機關工作,數年前都是年富力強且有著良好發展前途的幹部。但是,人各有志。丈夫擔任領導,事業有成;而玉萍確十分鐘愛於書法和繪畫藝術。我想,這也許是與其性格、為人和夫君的支持、家庭的幸福有很大的關係。我初識吳玉萍之時,感到她溫文爾雅,頗有幾分古代文人的氣度。她為了追尋自己的藝術之夢,利用業餘時間曾遍訪名師,潛心翰墨。近幾年又在著名書法家、畫家王三友的指導下學習書法和繪畫。
玉萍隸書入手漢代名碑《石門頌》,又摻以《西狹頌》、《張遷碑》等筆意,從而成就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其用筆蒼勁老辣,疾澀有度;用墨濃淡乾濕皆備,時有漲墨溢出,不經意間給作品增加了幾分情趣;結體舒展開朗,雄渾大氣。我曾看到她一幅“墨研清露月;琴響碧天秋”的對聯,十個擘窠大字,氣勢周浹,格調高邁。
從事書法藝術的人都知道,做榜書很難,難在沒有深厚的篆隸功底和膽識,不敢輕易而為之。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榜書》中說:“榜書,古曰署書,蕭何因以題蒼龍、白虎之闕者也;今又稱為擘窠大字。作字與小字不同,自古為難,其難有五,一曰執筆不同,二曰運管不習,三曰立身驟變,四曰臨仿難周,五曰筆毫難精,有是五者,雖有能書之人,熟精碑法,驟作榜書,多失故步,蓋其勢力。” 作為一個女士,敢做如此大膽嘗試,力避榜書之難,並能達到如此之水平,不得不令人欽佩之至。看她的落款也頗耐人尋味。玉萍吸收章草大師王蘧常筆法特點,使自己的小章草書雄勁、蒼古、簡約。她用此種書體落款,更與隸書書體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我們常看到時下有人寫隸,用筆疾速有餘,遲澀不足,線條缺乏藝術含量。而玉萍在書寫隸書時的舒舒緩緩,不急不躁,使整個作品充滿了金石之氣,顯得氣象高古,韻味十足。同時,也會給欣賞者帶來一種輕鬆愉快的感覺。
吳玉萍在學習書法的同時,還對繪畫藝術有著濃厚興趣,而且也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中國畫種類繁多,水墨、重彩、工筆、寫意、白描等,其題材又有人物、山水、花鳥等。同時,根據歷史上的畫家用筆、用色、用墨的特點,又分為諸多流派。而清代“四王”的山水畫用筆嚴謹,墨色古雅,備受後人所推崇。吳玉萍把“四王”作為主攻方向,顯然是方向明、路子正。
古人講“書畫同源”,是說書法與繪畫尤其是水墨畫,在用材、用筆、用墨、章法、意蘊等方面有許多相通之處。書法是線條藝術,講求線條質量和力度。按照常理,於書法有較高水平的人,學畫畫則容易上手。吳玉萍將書法的基本功力用於水墨畫,對於其繪畫藝術水平的提升,自然有所裨益。玉萍是河南人,太行山蒼茫渾雄、粗獷質樸的特性,對她的畫風有著直接的影響。她筆下的山水有一種偉岸雄強、大氣磅礴之氣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用筆上的沉著勁健、蒼茫遲澀和豐富的技巧,時而濃墨渲染,時而淡墨描繪,時而枯筆皴擦,使畫面空疏清朗,層次分明。尤其是濕墨的運用,更增加了畫面的氤氳之氣,透出許多清靈的韻味,也讓我們領略到了水墨寫意畫的魅力所在。
吳玉萍的山水畫,除表現巍巍太行山的雄強、勁健、厚重的風格外,我還看到其所作的近似於田園風光一類的風景畫。比如其中的一幅《眠雲臥石圖》,清新的水草,茂密的樹林,幽靜的山巒,遠去的船帆,和著遠空淡淡的飛雲。一老者靜坐堤岸,欣賞並享受著大自然的純潔之美,整幅作品就是詩與畫的巧妙結合,愜情之意躍然紙上,給人以無盡的回味。
書法和繪畫,都講求繼承傳統與大膽創新。只有傳統沒有創新,就是食古不化,不會給人以新的看點和情感上的愉悅。相反,沒有傳統只講創新,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繼承是為了積澱深厚的傳統功力,掌握嫻熟的創作技巧,為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有了深厚的傳統功力和超常的創新意識,還需要膽魄。只有敢於大膽用筆、大膽施墨、大膽布白,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希望玉萍在今後的創作中,在修煉傳統功力的基礎上,再增加幾分膽魄,增加幾分果敢和率意,我相信,將會在藝術道路上走得更遠。
是為記。
2013年7月12日於誠齋
(李群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公務員書協秘書長,鄭州大學兼職教授)
神經內科專家
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國內著名的精神疾病診治專家,從事精神疾病臨床工作近40年。曾赴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進修精神疾病,曾以訪問學者身份在德國Mainz醫科大學神經外科中心研修一年。
專業簡介
擅長失眠、焦慮、抑鬱、神經官能症等神經內科常見病,尤其在抑鬱、神經官能症的治療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並有多項課題分獲全國科技成果獎和優秀論文獎。
主要專長
長期從事神經內科臨床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尤其擅長於睡眠障礙、神經系統、心理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神經內科專家
吳玉萍,主任醫師 現為武警哈爾濱公安消防醫院神經內科 主任
從事精神衛生教學、科研、臨床工作四十餘年,擅長採用中和心理療法診治各種原因引起久治不愈的輕重度失眠症、抑鬱症、頭痛、焦慮驚恐及心理障礙等疾病。曾在省市級醫學專業雜誌上發表相關論文多篇,多年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使多年病魔纏身的不計其數患者得到新生,精神衛生疾病得到了康復,其辯證準確療效顯注深受患者的好評。其在失眠、焦慮驚恐、抑鬱病症保健指南成為全國精神科最好的教材。
社會職務及學術職務
中國中醫學研究院委員
中西醫結合委員會會員
中國康復保健醫學研究會委員
醫學成就
2007年聘任為中國健康管理協會、中國醫藥管理科學院客座教授,先後在香港、廣州、 深圳 、上海等多個科研機構從事精神疾病研究與治療,並多次赴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及應邀出席世界性的精神科專業學術交流會,相關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曾在國內外同行中引起了強大的反響。發表論文15餘篇,主編或參與編寫專著18本,其中《臨床睡眠障礙知多少》填補了國內空白。相關研究課題獲全國技進步和醫療成果獎5獎。任《中國中醫內科年鑑》神經系統疾病專業主編、《中華神經內科雜誌》等18本刊物編委。至今還被廣泛引用,在醫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榮獲獎項
曾兩獲“國家衛生先進工作者”;
2002年榮獲 “國家科技進步獎”;
黑龍江省十佳醫務工作者。
專業特長
失眠、焦慮、抑鬱、神經官能症等神經內科常見病。
研究領域
環境與貿易(可持續貿易);循環經濟研究;固體廢棄物環境管理;進口廢物環境管理;廢舊資源環境管理;可持續生產與消費;可持續政府採購政策;節能建築政策等。
主要經歷
2002.7-現在 國家環保總局政策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1999.9-2002.7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博士
1992.7-1999.9 山東大學(1992-1996在職獲得碩士學位) 在職碩士
1986.7-1988.9 山東大學 講師
1982.9-1986.7 北京師範大學 大學生
主要工作成果
1.環境與貿易領域:1992-1996年間以“環境與貿易”為碩士論文選題,發表近20篇期刊論文和出版全國第一部關於環境與貿易問題專著《21世紀環境與貿易》,並獲山東大學1997年科研成果三等獎。
現是總局WTO環境與貿易談判技術小組協調員和核心研究人員,並參加了相應課題研究5項。
2.循環經濟研究領域—2002年我從博士畢業分配到政研中心後,正直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之機,本人成為我中心循環經濟研究小組的核心研究人員並參與了5項研究課題。
3.綠色經濟制度領域:本人創新性提出“綠色經濟制度體系”概念框架,發表論文10餘篇並展開初步理論與實證研究,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可和高度評價。“環境經濟制度創新研究”在2004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策徵文中獲優秀論文獎。負責相關題目的中日主任基金項目兩項。
4.經濟成長與環境污染相關模型研究領域: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為依託,發表相應論文15餘篇,並構建中國及典型區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模型。此成果發表於《地理研究》等學報級期刊。
5.中國貧困地區經濟與環境互動機理研究領域:博士學位論文以中國貧困地區經濟與環境互動機理研究為選題。研究成果具有創新性,不僅取得博士論文全優通過的優異成績,而且榮獲中國科學院2002年度地奧獎學金。
6.貿易布局理論與實踐:1992-1994年間本人創新性獨自編寫《貿易布局理論與實踐》專著。並獨立獲1995年山東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獲獎情況
1.《貿易布局理論與實踐》 獨立獲獎
1995年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5年山東省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5年山東省對外經濟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1995年山東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21世紀環境與貿易》 第一獲獎者 1997年山東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健全環境經濟制度體系, 獨立獲獎 2004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政策徵文優秀論文獎。
4. 綠色財政政策,第一獲獎者《生態經濟》2001年優秀論文二等獎。
5. 構建中國環境教育體系,第二獲獎者《生態經濟》2001年優秀論文三等獎。
中山大學教授
吳玉萍,教授。
工作經歷
1982-1986, 在武漢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6-1989,1998 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一級學科:海洋科學
二級學科:海洋生物學
學科方向: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
科研成果
科研項目
項目類別 (契約號):題目名稱
(1)“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的遺傳結構與健康狀況分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種群增殖的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DNA bank for Sousa chinensis in Asia water : a preliminary approach of specimen banking” 國際合作項目
(4)“我國沿海珍稀瀕危動物(中華白海豚、斑海豹和綠海龜)保護技術與示範”, 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
(5)“港珠澳大橋跨海集群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子課題3“跨境隧-島-橋集群工程安全環保管理需求與對策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
(6)“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技術的研究”,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科技攻關與研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