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介紹
春秋後期,吳、楚爭奪對江淮流域控制權的戰爭。
吳國位於長江下游,農業、兵工、造船及手工業均極發達。壽夢稱王時(公元前585年),吳已據有今江蘇、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區,並擁有步兵及水軍3萬餘人。晉楚爭霸戰爭前期,吳為楚之盟國,企圖借楚為助力北向中原發展,曾一度深入至沂水流域征服郯國(今山東郯城北)。當晉實行聯吳制楚戰略,派使臣申公巫臣前來通好時,吳王壽夢認為結晉對其擴張勢力更為有利,遂與晉盟,向晉臣學習車戰戰法,組建戰車部隊,並不斷攻楚,企圖乘楚無暇全力東顧之機,奪取江淮,作為爾後北進中原的戰略基地。楚在晉楚爭霸戰爭前期,因左、右翼有秦及吳、越為盟,戰略上居於外線作戰地位,吳背楚聯晉,既打破楚的戰略優勢,又危及楚之安全,故楚對吳竭力遏制及反擊。周簡王及周靈王中期前,吳僅在戰略上配合晉軍不斷攻楚。楚亦以對晉作戰為主,對吳採取守勢作戰,間亦反擊,全力與吳爭奪江淮地區。周靈王二十年(前552年),晉國內亂,大夫欒盈逃楚。楚於次年送欒盈去齊,用以與齊結好,破壞晉齊聯盟。周靈王二十二年,齊配合欒盈攻晉。楚乘晉與齊作戰,無力南顧之機,開始對吳採取攻勢作戰,同時在國內進行兵役、兵賦制度改革,擴大兵源,充實軍備。
周靈王二十三年,楚以水軍攻吳,無功而返。周靈王二十四年,楚軍攻打叛楚之舒鳩時,與吳援軍遭遇,以後退誘敵、全力合擊戰法大敗吳軍,遂滅舒鳩(參見楚滅舒鳩之戰)。吳王諸樊又率軍攻巢(今安徽安慶北),被楚守軍射死,吳軍敗走(參見巢城之戰)。為全力對吳,楚急欲擺脫與晉、吳兩面作戰之不利境地。晉因六卿專權,內爭不已,亦急欲暫停對外戰爭,遂在宋大夫向戍倡議下,於二十六年在宋召開以楚、晉共為盟主,有秦、齊等十四個諸侯參加的弭兵之會。與晉楚爭霸戰爭有關的各國,均應邀參加。但連年與楚作戰之吳,卻未被邀請。楚與晉媾和的主要目的在於騰出手來,全力對吳,以確保江淮及維持霸主地位,當然不會約吳,以免受盟約約束。晉因吳繼續與楚作戰,互相削弱,對鞏固其霸主地位有利,亦不願約吳。作為新興軍事強國的吳擴張欲甚強,正謀求奪取江淮作為爭霸中原的第一步,更不肯參加。春秋爭霸戰爭便由晉楚戰爭轉化為吳楚爭霸戰爭。楚為改變以往之被動局面,在解除了來自晉國的主要威脅後,除以主力投入對吳戰爭外,還借外力對吳作戰。一是聯秦攻吳。秦在與晉作戰時,與楚聯繫密切,既有戰略呼應,又有戰役配合,但對於勝敗均只有損耗而毫無利益可言的逾國越境對吳作戰,則態度並不積極。二十五年,秦、楚聯合攻吳,進至雩婁(今河南商城東),秦即以吳有備為藉口撤軍。二是聯越攻吳。周景王八年(前537年)及周敬王二年(前518年),越兩次出兵助楚,但並未開闢南方戰場,使吳兩面受敵,而僅僅是參加正面聯軍,這在戰略上實際未起作用。三是利用弭兵之會與晉共為霸主的權利,召集中原各國聯合攻吳。各國諸侯害怕楚國,聯軍又“政令不一,七國同役而不同心”(《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所以除七年楚率陳、蔡等八國聯軍攻吳之役曾進入江南,攻克朱方(今江蘇鎮江)外,八年的鵲岸之戰及敬王元年的雞父之戰均以失敗而告終。尤以雞父之役失敗最慘(參見雞父之戰)。此戰不僅使楚失去戰略要地州來(今安徽鳳台),戰場主動權亦從此轉入吳軍手中;江淮地區大部要地均為吳軍攻占。
補充說明
周敬王五年(前515年),吳公子光刺殺吳王僚自立,為吳王磕閭。其重用伍員、伍員整軍經武,勵精圖治,使國力更為強大。闔閭的戰略企圖已不限於奪取江淮,而欲徹底擊敗楚國,以“興霸成王”。闔閭即位第三年欲大舉攻楚。孫武認為,吳、楚交戰雖吳勝多敗少,但在綜合國力上楚仍居優勢;吳兵力既無楚軍數乾乘之多,戰鬥力亦未達決戰必勝之程度,且楚外圍屬國尚多,難以一舉深入腹地,應俟力量對比及全局形勢變化時,再進攻決戰。伍員則根據楚王年幼、貴族不和、缺乏有力領導及楚都距東境較遠等情況,提出先疲敵、誤敵再行決戰的方針,即將吳軍分三部,輪流侵襲楚邊境要地,楚援即退,援退再來,俟楚軍疲憊而戰鬥力削弱後,伺機集中全力進攻。這一戰略雖與晉悼公在復興晉國霸業戰爭(參見晉悼公興復霸業之戰)中施行的“三駕”戰法相似,但質有不同。晉目的在於疲楚,使之無力來爭,中心思想是避免決戰。故荀罃說“猶愈於戰”。吳則是以疲敵為手段,目的是削弱敵人為決戰服務。故伍員說“即罷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左傳·昭公三十年》)。二者有消極與積極之別。周敬王九年(前511年),吳開始用伍員之謀,連續襲楚。為防止越與楚配合襲擊其後方,吳於次年發兵南下擊越,攻占檇李(今浙江嘉興南),控制了越北進的主要通道。吳發動襲擾性進攻後,六年間楚“無歲不有吳師”。楚為扭轉被動局面,曾出兵反攻,但又被吳軍示偽所騙,誤信吳水軍盡在長江,對陸路戒備鬆弛,遭吳軍突襲大敗,巢邑(今安徽安慶北)亦為吳奪占。十四年(前506年),有周王大臣參加的中原十八國諸侯會於召陵,準備攻楚。因盟主晉國臨時改變主張,未能實現。原楚屬國蔡、唐自願助吳攻楚。孫武等認為楚已完全孤立,實力亦大有削弱,遂與蔡、唐聯合進攻,發動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的戰略決戰,在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擊敗楚軍主力後,尾隨追擊,五戰五勝,僅10天即進入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參見柏舉之戰)。吳雖創造了春秋時期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但楚仍保有大量兵力及廣闊土地。吳兼並楚之企圖未得實現。十五年,秦援軍與楚軍聯兵,連敗吳軍並擊滅叛楚附吳的唐國。越乘吳國內空虛之機又侵入吳境,加以闔閶弟夫慨返吳自立為王,吳軍被迫撤回。十六年,吳整頓後再度攻楚,敗楚水軍於淮水,敗楚陸軍於繁陽(今河南新蔡北)。楚恐吳軍再次攻郢,將國都暫遷於鄀(今湖北宜城東南)。此後,相當長時期吳、楚未再發生戰爭。
點評:吳楚戰爭,雙方均有水軍進行水上作戰;陸地作戰時,亦常有水軍協同,與此前單一車戰有所不同。吳軍先疲敵,後決戰的戰略較晉單純疲敵戰略有所進步,這說明春秋後期的戰爭指導思想已較中期有了較大的發展,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