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彥(景硯)小傳:
號宇石,1962年生於河北省固安縣。畢業於北京畫院,現為北京畫院王培東工作室畫家。世界華人藝術家聯合會會員,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八賢雅集書畫院副院長,東方大學城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師承於當代著名畫家王培東先生,得益於王明明、楊延文、郭石夫、李小可等諸多名家親傳。
自古至今,畫梅者數不勝數。畫梅看似簡單,畫好卻不易。老乾之蒼勁,新枝之峭拔。就此一點,亦非一朝一夕所能為之。需用其心,觀其形,知其神。心中有梅方可揮灑自如,此為第一要素。如心浮氣躁,一知半解,功夫不到,便空有其形。枝幹軟弱無力,浮於紙上,即使花色再艷,亦是滿幅皆輸。高手既講究花枝俏,又不媚俗其形,勁健枝幹,鐵骨寒姿;錯落有致,疏密得當。是花是蕊,是枝是乾,盡皆神采飛揚。
米元章、晁錯之、湯淑雅皆是畫梅高手,且專攻墨梅,清淡勝於傅粉。畫梅無論是勾勒著色,還是以墨寫之,講究木青而花瘦;枝嫩而花肥,交枝而花繁;各盡其妙。曲如龍,勁如鐵。發梢長如箭,短如戟。花之停霜映日,清淑之氣滿庭皆芳。疏而嬌,繁而勁,清而健,疏密停勻。用之寸墨,寫其精神,凝神氣於胸臆。花之形式,體之奇倔。風動神異,靜中香遠。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素艷雪凝樹,清香風滿枝。梅借雪之潔,雪納梅之香。此二者合其一,便給世人留下了無盡的詩情畫意。文人墨客,借題而抒懷。立雪中之清高,笑迎滿天春色。雖無桃李之浮艷,卻有徹地之寒香。鄭板橋有詩題曰:‘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華凍,一種清孤不等閒。’這也許正是詩人當時的心境,情景交融,一種靜態之美。清孤傲立之姿,敢叫寒梅比詩情。惲壽平亦在畫梅圖上題詩讚曰:“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喜梅畫梅者,亦是一種品格的再現。羨梅之傲骨,得其品而融於心。若心中無梅,便難得其神,身無梅之品德者,盡皆不能畫好。二者合一,方可畫出上乘之佳品,愛梅者心也,畫梅者心也。梅零落成泥的時候,芳香依然如故。那是一種精神,深解其中之味者,是一種心態,梅之友也。正是值於此,景硯走過了這漫長而又艱辛的路程。在多年的體會和實踐中,得其神韻,畫中求美,美中求神,神自天出。他喜歡梅花,用他自己的話說:人就應該像梅花一樣,在寒冬的時候昂首怒放,那是一種精神。
每當梅花綻放的時節,景硯便一人輕裝而行,醉於梅下寫生。靜坐而觀,用情至真。樂而忘歸,坐下便是一天。有時無需動筆,用心繪之。晚上鋪紙灑墨,一揮而就。懸掛於牆上細心觀之,得意之處,手舞足蹈。有時夜不能眠,半夜起床,全心而作,他傾心於梅,痴迷於此。點到梅花一點紅,自己便添一份精神。有時因一枝一乾不能盡其意,便食不甘味。直至畫好方可面露笑容,只有這樣方覺得心安。在他看來,梅花是有生命的,畫在紙上的梅亦如是。每畫好一幅便凝神觀之,而後閉目而思,如聽梅之私語,心領神會。畫梅之意,猶與之對話,心到手到,落墨飄香。正如徐渭所言:‘信手拈來自有神。’
景硯在北京畫院王培東工作室進修後,技藝上有了一個新的飛躍。這個飛躍,伴隨他走上了一個更新的台階。多年來,不驕不躁,虛心好學,為人謙和。無論做什麼事,景硯都一絲不苟。無論是作畫還是做人,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他自己說:做就做好。生活中他主張做一個好人,做一個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的人。不僅作品受到好評,人品亦被同行所稱道。其藝術之路,遵循傳統,學古求新。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努力,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師古見新,新中見奇,清新淡雅。
樂於此道,寄情於畫作之間,以此抒懷。一分精神,一派天機靈動。細緻之處,神采飛揚。墨氣淋漓之間,如山泉之放歌。作畫是他一生的追求,筆之行,心之跡也。在藝術的道路上永不停步,走出一片天地。在才情、學養、傳統、生活中不斷的錘鍊自己。真誠與堅強,求知與勤奮,清新與自然。得古人之神意,融自然之妙趣。“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意境是畫作的靈魂所在,讓每一個看畫的人和作者的作品一起進入意境,去感受。那是一種陶醉,一種享受。這種意境,這種感染力。體現在作品中,絕非是一件易事。作者自己是不是進入了這種意境,用什麼樣的視覺,用什麼樣的情感。表現出不同思想,在筆和墨的運行中,點畫之間,是自己用心在交流。
一幅完美的作品,光靠技藝是不行的。沒有情感的東西是蒼白的,賦予了生命力的作品才有靈魂,光彩在筆墨中才得以展現。看吳景硯的作品,不知不覺中會給人一種感染力。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清新悅目的感覺,這種清新是一種自然,用筆之處,艷而不俗。讓人心裡頓時清淨了許多,生活的煩惱也隨之淡淡而去。他的作品,給人一種輕鬆的感覺,即使是一幅小品,也是匠心經營。才氣與靈感躍然紙上,一枝一葉,讓你眼見而心悅。
一幅作品,不是自己躲在角落裡的製作。那樣的東西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一個主題。不知道自己要給別人呈現什麼,不能給自己一個起點,更不會給別人一種藝術的享受,這是不成功的,吳景硯把自然的美與筆墨相柔和,向大自然學習。經過生活的提煉,心的研磨,讓這種美在自然的氣息、在筆墨中流露出來。我們在欣賞畫的同時就會被他的作品,悄悄地帶進了大自然,似乎聞到了那花的清香,看到了那花的詩情畫意,聽到了一首來自大自然的歌。
一幅好的作品,就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這種交流來自於自然,是大自然的血液注入到了作者的心底,流入筆端,浸透了水墨。這種熱烈而自然的東西隨著作者的情感,在筆墨、紙和色彩中遊蕩。這是作者和自然的交流,這樣的作品帶著大自然的氣息,帶著作者的情感在和觀者交流。
景硯在悟字上用心去解讀,讀出內在東西。其實悟就是一種修行,一種外在的東西與心靈的碰撞。這種碰撞是一種文化的積澱,是性情與修養的結合,悟是分層次的,那要看他修行到了什麼高度。悟出大自然的規律和情趣,悟出生活的哲理。悟的透徹了就是一種境界,思想在升華,心靈得到淨化。在看景硯的作品中,這些從他的筆觸,點畫和布局中顯現出來。空靈澄澈,散逸閒放,氣韻生動。在作品中透出一種音樂感,如音符在跳動。沒有拖沓之筆,畫面乾淨利落,細緻入微,簡潔幹練。這是一種美,一種性靈、心境、自然、修養的契合。
藝無止境,辛苦的路堅持走下去,就是成功。相信景硯今後的藝術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用心在呼喚,呼喚大自然的靈感。苦中求樂,樂在筆墨之神采。就像他喜歡的梅花一樣,經寒冬而異香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