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彥

他曾在臨潼、西安承建過多起重大古建工程,受到人們的讚譽,被稱為“活魯班”。 尤其是吳廣彥,他能利用在別人看來是廢料的下腳料,做出精美的建築物。 吳廣彥是一個閱歷豐富,技藝高超,而且做活精細、一絲不苟的人。

吳廣彥(1890 ~1970): 臨潼縣驪山鎮人,一生從事古代建築,是一個優秀的古建木工,在縣內外頗有名氣。民國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段時間裡,臨潼縣曾有一批有較高水平的古建工匠,他們技藝精湛,遠近馳名,人們曾將其與藍田縣的廚師並稱為“藍田的勺勺,臨潼的木匠”。吳廣彥就是這批工匠中的佼佼者。他曾在臨潼、西安承建過多起重大古建工程,受到人們的讚譽,被稱為“活魯班”。西安南城門樓年久失修,損毀嚴重,民國十八年(1929)進行整修時,是由毛工頭(臨潼毛店子人)帶領著臨潼一班古建工匠承修的。吳廣彥當時作為一個主要工匠參與了這項工程。民國二十年(1931),吳廣彥領著臨潼一班木瓦古建工匠,有新豐的閻振(木工)、陳順財(瓦工)等多人,整修了西安城南的大雁塔,他們拆舊換新,加固塔身,並更換了大雁塔頂,獲得人們的好評。民國二十三年(1934),西安鼓樓壞了幾根三大開間的大檀,使鼓樓部分塌毀,急需整修。這項工程技術要求很高,非常艱巨,仍由毛工頭、吳廣彥領班承修。經過他們的努力,使古樓恢復了原貌。
臨潼解放後,於1959年8月擴建華清池,依照唐華清宮形制,修建九龍宮(九龍湯)。吳廣彥與謝岳恆(新豐崖下人)、曹紀才(何寨聖力寺人)、陳順財(新豐人)等一些木、瓦工匠,參與古建工程、修建了飛霜殿及東西配殿、九曲迴廊等重要建築。尤其是吳廣彥,他能利用在別人看來是廢料的下腳料,做出精美的建築物。如在九龍湖堤上所建的“晨旭”、“朝霞”二座亭子,就完全是利用飛霜殿建成後的下腳料所建,亭為圓形雙層古雅別致,因此他受到主持這一工程的前西安市副市長楊曉初的賞識。在九龍宮工程結束後,他又隨楊曉初副市長到西安城南一些風景區參與古建工程。
吳廣彥是一個閱歷豐富,技藝高超,而且做活精細、一絲不苟的人。據傳有一次,當他在西安修建一古亭時,屋架和屋檀等已經完工,第二天就要上樑,卻有幾個小伙子惡作劇,把一根檀暗暗地鋸短了二寸,想讓吳師傅在上樑時當眾丟醜。那知精細的吳師傅夜裡認真的複查了各種部件,發現了那個短尺寸的檀,知道有人做了手腳,便不動聲色地作了更換。第二天上樑時,吳廣彥站在房上對那幾個小伙子戲謔道:“把吃奶的勁都鼓上,上檀!”小伙子知道他們做的壞事露了餡,紅著臉狠命地抬檀。亭子蓋好後人人誇讚,“活魯班”的名聲也就傳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