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泰

吳家泰(1885—1913),字樂亭,生於蚌埠市淮河北吳家庵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十七八歲時常於青黃不接之際率領貧苦農民百餘人向地主“借糧”,深得貧苦人民的敬佩和信賴。地主官府豪紳卻對吳家泰異常仇恨,罵他是土匪,稱吳家庵為“土匪窩子”。

基本信息

吳家泰(1885—1913),字樂亭,生於蚌埠市淮河北吳家庵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十七八歲時常於青黃不接之際率領貧苦農民百餘人向地主“借糧”,深得貧苦人民的敬佩和信賴。地主官府豪紳卻對吳家泰異常仇恨,罵他是土匪,稱吳家庵為“土匪窩子”。
清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被民軍擊敗的清廷江南提督張勛兵從南京沿津浦路北逃。吳家泰得知後,集合數百名民眾手執大刀、長矛、土槍土炮在淮河大橋北端用樹木亂石塞斷鐵路,配合袁家聲的淮上軍阻擊張勛部。中華民國成立後,淮上軍進駐蚌埠,袁家聲委任吳家泰為連長,不久又保送他到南京柏文蔚主辦的講武學堂步兵科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七旅十三團二營任營副。民國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吳家泰隨柏文蔚到上海,孫中山委任吳家泰為淮北革命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命其回家鄉發動民眾組織武裝,驅逐盤踞於蚌埠的袁世凱爪牙倪嗣沖。吳奉命回到家鄉之後,秘密活動於鳳陽、蚌埠一帶,吳家泰因與安徽省參議長柳冠民之侄素有交往,故常住在鳳陽柳家。經常在鳳陽北部地區進行秘密反袁活動。同年冬他在三鋪(現屬五河縣)被縣清鄉團長王虎臣偵知被捕,被關押在鳳陽監獄,在獄中受盡酷刑,他仍堅貞不屈,怒斥袁賊專制賣國。最後以“亂黨”的罪名被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