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42年 10月22日,出生於雲南省昭通縣城。
1961年 雲南大學附中畢業後,當過國小教員、縣文化館員、新聞報導員。
1969年開始接觸照相機,從此走上自學攝影之路。
1981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
演藝經歷
1981-1999
1989年在台北、高雄舉辦《雲南行腳》影展。
1993年出版攝影集《雲南山里人》。1994年在香港藝術中心,有10幅作品參加《大陸·香港·台灣當代攝影展》。
1996年3月,應邀到美國休斯頓FOTOFEST第7屆國際攝影節上舉辦《雲南山里人》影展。
11月,應邀到巴黎第9屆國際攝影節舉辦《中國·雲南》影展。
1997年6月,《雲南山里人》系列作品,獲美國瓊斯母親基金會國際紀實攝影獎,被邀到紐約領獎。
7月,在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舉辦《雲南山里人》影展。
10月,在德國赫爾騰國際攝影節上舉辦《雲南山里人》影展。
1998年 應英國維多利亞藝術博物館館長Mark Haworth-Booth之約,為卡迪爾·布勒松攝影精品展的中國部份撰寫館藏評論。
1999年4月,參加瑞典斯特哥爾摩藝術博物館組織的《藝術走向民眾》大型捷運影展。
10月,參加美國紐約“光圈”APERTURE基金會組織的《中國,人民共和國50年》大型影展及畫冊,在國際上巡展。
2000-2005
2000年獲紐西蘭《家庭·友誼·愛情》攝影優秀獎,雲南第三屆王中文化獎。
6月,應《紐約時報周刊》邀請,為該刊拍攝創意時裝攝影作品。
2001年在山西平遙國際攝影節和昆明T'CAFE/GALLERY舉辦《黑白人間》影展。
2002年有9幅作品入選英國PHAIDON 出版社出版的《世界100位攝影新銳》BLINK畫冊。中國有兩人入選。
8月,在昆明諾地卡(NORDICA)舉辦《人與自然》2002作品展。
2003年 代表作“拉家常1999成都”,被世界著名攝影大師卡迪爾.布勒松收入《布勒松的選擇》影展及畫冊。該影展畫冊是布勒松親自挑選的,從1888年至1999年間他欣賞的全世界85位攝影家及其代表作品。入選者均是世界大師級攝影家,其中46人已作古,健在的僅39人。
6月,在俄羅斯SAMARA美術館,有10幅作品參加“FOTOFEST 1992——2002”精選13人聯展。
2004年 7月,《吳家林攝影展》在莫斯科現代藝術博物館展出。
9月,《時光·吳家林攝影集》出版。
10月,《吳家林人文環境中的動物》在法國蒙特婁的法布耶藝術博物館展出。
2005年 6月,《瞬間邊地·吳家林攝影集》出版。《吳家林人文環境中的動物》影展在台南藝術大學展出。應邀赴德國漢堡參加2005德國自由攝影家協會(BFF)國際攝影年會,演講放映60幅《吳家林攝影作品》。
7月,參加全球175位攝影家角逐2005布列松(H·C·B)攝影基金獎,進入前五名決賽。
10月,《拉家常·成都1999》入選美國弗拉馬雍出版的《攝影大師看到的貓》畫冊。
11月,《吳家林人文環境中的動物》影展在首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展出。
社會評價
吳家林最為珍貴之處,在於其作品中與其骨血一脈相承的個性,以及通過這種個性所自然流露出來的獨特的民族氣質。在長達近四十年的實踐中,吳家林堅定地避開潮湧,長期深入民間,著眼於普通百姓在自然狀態中的美好人性,堅持用自己的心靈去捕捉瞬間。看吳家林多年積累的作品,幾乎無一例外地看到這種發自於內心的深厚情感和恬淡的鄉情,並因而使外人得以既輕鬆自然,又深沉敦厚地感受到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和伸手可及的攝影人個性。這一點,是大多數中國攝影人尚難做到的。這與明顯浮燥的迫切追求有著明顯的區別,與用揭示黑暗、醜陋、奇異換取青睞的市俗風氣有著明顯的區別。
吳家林是從東方人的視角,運用東方人的手法,更為貼切內在地描繪出這一塊土地上的芸芸眾生,開拓性地展示出攝影的獨特魅力。正是因為這一點,使他能夠突破西方“老大”的俯視和傲慢,讓他們普遍情不自禁地興奮起來,並最早、也最普遍地得到國際同行業眾多權威人士、權威機構的肯定、讚許、永久展示、排入高端行列,並給予最高的榮譽。
我們應該格外重視吳家林通過作品所體現出來的這種藝術個性和民族特質,著力弘揚這種靜心耕耘、迎風傲立的可貴精神,從而使具有人類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國文化中的攝影,能夠在國際攝壇毫不含糊地占據應有的一席之地。
主要作品
吳家林眼中的雲南,是一個因平常而非常的世 界,吳家林邊地行走四十年,獨往獨來。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極端的中國化,也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感;而他道地南方的、日記式的素描又使他的見證有了人類學和社會學意味。
吳家林自然的、樸素的、原生性、草根性的攝影充滿生機與靈性,1993年以後,吳家林的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國際亮相併引起世界影像大師的關注。馬克·呂布稱吳家林的作品為“治療淫逸無度的城市病的良藥”。2006年,他的作品被列入世界攝影大師系列作品集.袖珍攝影黑皮書《吳家林·中國邊陲》在法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