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訥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中共睢寧縣委委員,負責農民運動,發動農民抗租。 1938年春,任睢寧縣抗日動員委員會負責人兼第五戰區游擊司令部獨立大隊長。 1941年秋結業後,又回到皖蘇北,在為抗日前線不斷輸送兵員上,季訥作出巨大貢獻。

吳季訥( —1966),原名吳志銳,江蘇睢寧縣人。早年在徐州中學讀書,聆聽青年運動的著名革命家蕭楚女演講“國將不國,何以家為?為拯救中國,必須推翻帝國主義和軍閥的黑暗統治”心甚嚮往之。後來在睢寧師範讀書,是學生會領導人之一。當時國民黨睢寧縣長蔣士峻魚肉百姓,劣跡昭著,調走之際,土豪劣紳設宴為之餞行,學生聞訊憤怒,不約而同聚集縣府門口,以示抗議。蔣帶著衛兵和保鏢趾高氣揚走出來,想嚇唬學生,不料季訥等人躥上去就打,給他一個“下馬威”,蔣只得溜之大吉。睢寧師範畢業,留校當庶務員。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中共睢寧縣委委員,負責農民運動,發動農民抗租。1929年,抗租運動取得重大勝利,遂遭國民黨反動派通緝,奉調到泗縣任縣委組織部長,暫時隱蔽。不久組織發動泗縣第一次農民暴動,使蘇北農民運動蓬勃發展。1931年調任肖縣縣委委員,在津浦鐵路沿線從事工人運動。
1938年春,任睢寧縣抗日動員委員會負責人兼第五戰區游擊司令部獨立大隊長。不久,徐州失守,日寇對徐州外圍邳縣、睢寧、靈壁等縣進行殘酷“掃蕩”,季訥領導千餘人的獨立大隊開展艱苦卓絕的反“掃蕩”。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困境中,經過一年多的幾十次血戰,終因敵強我弱,不得不轉入洪澤湖隱伏於蘆葦盪。開始,白天隱蔽,夜晚還可上岸補充糧草彈藥,後來被漢奸發覺,日寇便在岸上設崗放哨,揚言要把獨立大隊困死在洪澤湖中。獨立大隊被迫整天泡在水裡,糧盡了,只好吃蘆根,吃水草,後來甚至生吞魚蝦;身體被水泡腫了,皮膚變成黑色,甚至糜爛。春夏尚可堅持,到了秋冬,不僅難耐寒冷,且蘆葦枯死,也無法隱蔽了。至1939年元月,獨立大隊僅剩百餘人。為保存實力,一天深夜,乘敵不備,季訥率部突圍上岸,沿隴海鐵路線找到黨組織,獨立大隊被編入中國抗日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季訥被任命為睢寧獨立營營長。在邳、睢、靈一帶,一面與日寇作戰,一面擴充隊伍到三百餘人。後來獨立營被編為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第一梯隊,季訥被任命為獨立團團長,繼續在地方上組織抗日武裝。後又被任命為蘇皖縱隊第六大隊長兼蘇皖八路軍後方辦事處主任,第六大隊不久被編為皖蘇北抗日支隊。1940年春,季訥奉命到山東抗日大學學習。1941年秋結業後,又回到皖蘇北,在為抗日前線不斷輸送兵員上,季訥作出巨大貢獻。
日本投降後,1945年冬,奉中共華中局聯絡部部長楊帆委派,到鄭州國民黨第四集團軍聯繫工作,擬通過與該軍副官長張清波的同鄉關係,在國統區長期隱蔽下來,以探聽蔣介石的政治軍事動向。季訥經張清波介紹代表皖蘇北八路軍與國民黨第四集團軍司令長官李興中見面。李當場答應彼此互不侵犯,同意我方派員到該軍工作。季訥在該軍工作一年左右,向我淮陰指揮部和隴海軍區提供了國民黨軍的一些機要情報。此後又受楊帆委派到西安蒐集敵軍情報。有一次被軍統特務覺察、跟蹤,無可奈何,星夜乘火車逃走,敵特又到車上嚴密搜查,遂急中生智,混在旅客中下車,躲到車肚裡。手抓車肚鐵軸,腳蹬車肚梁架,背向鐵軌,忍著巨痛,堅持到了徐州。棉衣被鐵軌磨破,脊背也被磨爛,血與汗混和,肉與衣貼上,其剛強堅毅,直可驚天地而泣鬼神。
1948年冬淮海戰役勝利後,全國行將解放,需用人材,成當務之急。黨為培養大批南下幹部,1948年11月將原雪楓公學改為雪楓中學,調季訥任校長。1949年6月,該校一千三百多名學生結業分配工作後,調任懷遠中學校長。
1952年春至1958年秋,奉調任六安中學校長。其嚴肅認真之工作精神,樸實無華之領導作風,坦蕩開誠之處世態度,開創純樸求實之一代校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