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王陵

吳國王陵

春秋時,吳國在無錫、蘇州一帶建都至少歷25世。除太伯、仲雍、闔閭外,其餘國君均葬在無錫與蘇州城郊。近年考古勘察證實吳王陵區大約在位於今蘇州城西部的諸石質山頂部,據1991年《中國考古學年簽》記載,煙墩山為太伯五世孫周章陵;母子墩大墓為周章之子熊遂陵;青龍山磨子頂為吳王壽夢陵;背山頂大墓為吳王余昧陵,以上陵墓的發掘情況目前還不詳,其他王陵待考。

簡介

1994年至1995年,在蘇州西北12公里的吳縣滸墅關西北1o5公里的真山發掘出一座吳王陵,這是一座石質山丘,海拔76o9米,山峰及兩側山脊有57個土墩,分別為春秋、戰國及漢代墓葬。最大的一座位於山頂,墓穴挖掘在岩石面上,上面再封土,實測封土東西長26米,南北寬7米;底東西長70米,南北寬32米;高8o33米。墓穴東西長13o8米,南北寬8米,深1o8米。墓內雙槨雙棺已朽,早年被盜,未見青銅器,但出土玉、石器文物仍達12573件之多,其中有玉覆面和玉、石制禮器,但以裝飾品為主。玉制裝飾品達11262件。還有原始瓷器、陶器、漆器。墓內出土貝幣達數千枚,完整的就有1160枚。據出土文物形制研究證明,此墓葬屬於春秋中晚期,正當吳國在蘇州建都時期,儘管墓主不明,但據墓葬規格、位置及出土文物巨大數量判斷,這是一座吳王陵。

挖掘過程

寶山是座海拔僅20多米的小山,位於陽山西側,又名陽抱山或銅頂山。這么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卻有豐富的文化遺存。1983年,江蘇省蘇州市的考古工作者曾在此發現總面積為2000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
2001年4月,為配合蘇州繞城高速公路建設而進行的考古調查中,考古人員根據寶山山頂封土及其形態等,確認這裡另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墓葬。9月起,由蘇州博物館和吳中區文管會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一座被盜過的尋常古墓

寶山古墓說來並不稀奇。墓呈長方形,坐東朝西。墓上封土成覆斗狀,封土頂部長25米,寬12米;底部東西長60米,南北寬40米;封土厚4米多,採用了春秋時先進的版築技術,兩邊夾版,中間一層層地加上泥土和石頭夯築而成。墓室長11.3米,寬5米,深4.5米,為長方形石穴墓,西側有長16.7米、寬3.5米的斜坡墓道。
此墓早有盜掘者光顧過。墓中棺槨不知所蹤。墓室里留下一把青銅鑿,長12.5厘米,寬4.5厘米,鑿兩側弧形向外挑起,呈“風”字形,是典型的越國青銅鑿。墓道里,則有越國黑皮陶雙耳汲水罐及一隻泥質陶的杯子,兩者皆應為戰國時期的越國盜墓者所遺留。盜墓者沒有留下多少隨葬品:兩組原始青瓷器,均為官窯燒制,胎薄精緻、釉色均勻、器型規整,無蓋。一組是8件原始青瓷罐,大的有4隻,直徑18厘米、高17厘米;最小的一隻,直徑3.8厘米、高3厘米,僅一隻桌球大小。另一組為原始青瓷扁碗,共5隻。這些禮器原放於棺頂,在盜墓後泥土塌方的“滅頂之災”中,仍有兩隻碗完整地保存下來,足見其燒制的火候到家,也有重要的考古價值。這些淡青色青瓷器在當時就十分珍貴,一座墓中放有兩套陪葬,可見墓主身份的尊貴。
墓中另一重要發現是由珠子及玉管等組成的玉斂葬。玉管為脂玉質地,玉管外壁遍布虎斑紋、蝌蚪紋、8字紋,長16.5厘米,直徑0.8厘米,中孔孔徑0.6厘米。紫水晶珠呈腰鼓狀,晶瑩剔透的水晶中含有鮮亮的紫羅蘭色彩。另有大大小小數十顆綠松石珠,小如菜籽,大若兵乓球。此外,還出土有青銅箭鏃、青銅劍殘部、黑皮陶紡輪等。
在墓室底部,發現人的頭骨與肢骨,似為成年男性。為防止墓主屍骨受潮腐爛,墓底鋪有一層長11.3米、寬4.5米、10厘米厚的木炭。這種考究的安葬,也是推測墓主身份的旁證。

黑皮陶雙耳罐 黑皮陶雙耳罐

墓主疑云:闔閭?夫差?

疑團重重

雖然古墓已在早期被盜挖一空,但從墓冢規模、型制及墓中殘存的文物看,寶山墓超過了幾年前蘇州發掘的真山王室大墓。專家由此推測,東渚鎮寶山墓當為春秋王室大墓。它也是目前蘇州考古史上出土的最大的墓葬。
因為寶山墓的發現,考古人員認定,在蘇州古城西部山區存在一個吳國王陵區。種種跡象表明,寶山墓主極有可能是春秋末期的某位吳王。而據史載,壽夢南遷之吳,經諸樊、余祭、余昧、僚、闔閭,到夫差亡國,先後共七位吳王,春秋晚期只有闔閭、夫差兩位吳王。然而,據記載,闔閭曾用銅棺下葬,但埋葬地點史界歷來認為是在虎丘。而吳王夫差當年兵敗陽山,拔劍自刎,後被越王派一二兵卒草草埋葬,不可能享有如此規格的大墓。那么,此墓主人究竟是何人,尚待深入考證。
江蘇省吳文化協會、考古協會副理事長錢公麟認為,寶山大墓內,有吳國傳統的器物,如珠襦、蓋罐,而且墓葬結構為深邃的“甲”字形墓,顯然是吸取了中原諸國文化精華,形制比起真山、樹山大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如用木炭鋪底,長墓道兩側有排水溝。該墓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背靠陽山,面朝太湖,大有君臨一切之勢。蘇州市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尹占群認為,寶山古墓儘管出土東西不多,卻有著較高的價值:進一步確認了蘇州考古界的一個推斷,即吳國王陵區在蘇州西部山區;為研究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資料,打開了新的研究空間。
只有拿出有說服力的佐證,才能最後變推測為結論。但願吳國王陵之謎會早一天大白於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