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臨安吳越國王陵位於浙江省臨安市錦城鎮和玲瓏鎮,為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吳越國陵墓。陵墓包括吳越國第一代國王錢繆墓、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及錢繆的父母錢寬、水邱氏墓。 錢繆墓位於臨安市錦城鎮東北面的太廟山南坡,占地面積120畝。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約9米,長寬各約50米,有華表、石馬、石羊和錢王祠。 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康陵,位於臨安市玲瓏鎮祥里村庵基山東北坡。墓葬為磚廊石室,分前、中、後室。墓內後室刻有天文圖,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繪的牡丹圖案。前室也有壁畫。特點
該墓是目前吳越錢氏王室墓中保存最完好、內涵豐富的。錢寬、水邱氏夫婦墓位於臨安市錦城鎮西墅村明堂山,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均為磚砌船形結構,分前後室。後室內均繪橢圓形天文圖,內容為二十八星宿和北斗。墓內出土的越窯褐彩青瓷是青瓷器中的精品。
錢王介紹
錢鏐(公元852-932),字具美,浙江臨安人。唐末創立吳越國,北起蘇州、浙江全境、南至福州,史稱“一劍霜寒十四州”。吳越國定都杭州。他推行了“善事中國”、“保境安民”的基本國策,使老百姓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吳越國成了富甲天下的經濟強國,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六和塔、保俶塔、白塔、雷峰塔、虎丘塔等,精製的“秘色瓷”,“褐彩雲紋薰香爐”等,現為稀世珍寶。
錢鏐出身平民,在唐末五代中原擾攘之際,割據一方,建立吳越國,為當時十國之一,傳子及孫。太平興國三年(978),其孫弘俶舉旗歸宋,納土國除,共統治兩浙八十餘年。在位期間,曾發動民眾與軍士築杭州城,周圍70里;開鑿錢塘江中羅剎石,便利航行;築杭州城外捍海石塘,上起六和塔,下抵艮山門。又置都水營田使,專管農田水利。以士卒數千人為撩淺、撩清、撩湖兵,以開浚淤塞;在太湖流域,凡一河一浦,都建堰閘,以時蓄泄,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對保障一方人民與發展農業經濟起過有利作用。《舊五代史》有《世襲列傳》,《新五代史》有《吳越世家》。
錢鏐晚年習書法,擅長隸書,傳世書跡有《題錢明觀橋記》、《慈雲嶺題名》、《墨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