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後裔的強國夢
吳君素1955年生於香港,在四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是家裡惟一的女孩。吳家祖輩家產富庶、豪俠正義,祖父吳星房曾拿出雄厚家資支持孫中山先生的救國大業。先外祖父為醫術高超的一代中醫,一生亦以家資及醫術惠濟蒼生,深得當地鄉民愛戴。先祖母平生樂善好施,每遇災荒之年,便為貧窮鄉親贈衣施飯,且修橋築路,濟窮辦學,造福鄉間。吳君素的父親吳子淑從上海復旦大學金融銀行系畢業後,積極投身抗日戰爭,後來移民香港創辦教育機構。
家庭環境的薰陶讓吳君素對孫中山和中國歷史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國小時她讀過《國父孫中山》一文,至今記憶猶新。“孫先生是我一生最佩服的人士,他幼年衝上廟宇神台,毅然打斷神像一臂,以警醒村民迷信的壯舉,長大後立下了提倡‘救身不如救心’的宏願,讓我深深震撼。”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衰落,平民生活苦不堪言,教師收入僅能餬口。在吳君素的記憶中,“在英式管治下,蔑視公民免費義務教育之仁政,致使失學兒童數字與日俱增”,“我父母在自己創立的民辦國小里,對家境清寒的學子,不僅免收學費,甚至供他們吃飯,並提供臨時棲身之所。”
1985年,吳君素與英國工程師柏戴力走進了婚姻殿堂。婚後,他們去過30多個國家,目睹了許多貧困地區的生活。2000年7月26日,吳君素夫婦在香港註冊成立了“吳目耕堂助學金有限公司”。“吳目耕堂”的名字起源於吳君素祖父吳星房早年在廣東東莞縣祖居讀書的學堂名,目的是繼承和實踐先輩“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遺願。2001年4月,他們在貴州省榕江縣成立“吳目耕堂駐榕江辦事處”,在貴州省榕江、從江兩縣開展活動。
吳目耕堂的工作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助教工程,包括修建學校,幫助各鄉鎮學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置電腦、建立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購買圖書和添置棉被、床架等學生生活用品;也設立助學金、獎學金等獎勵榕江、從江兩縣各個階段的學生,有時也出錢為學校聘請代課教師。
二是扶助個人。一方面是吳君素個人長年供養多名特困孤兒,還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輔導孩子們的學習,培養他們健全人格的成長;另一方面是助養計畫。自2005年開始,吳目耕堂與深圳中英公學、深圳LP129、香港無界義工、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等海內外眾多團體和個人合作,開展了一項覆蓋榕江和從江兩個縣貧困村寨的龐大工程,主要援助對象為特困的孤兒、棄兒及單親小孩、少量孤獨無援的寡婦、鰥夫及老人,為其解決溫飽問題。
三是社區發展、災害救助。活動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給有關鄉鎮醫療衛生單位購買設備、器械,修建鄉村公路、便民橋、建自來水設施等,並與香港元意慈善基金在古州衛生院設立“救死扶傷基金”;二是對受天然或人為的災戶進行全方位扶貧,主要內容為購置農具、化肥,贈衣物、文具、糧食及臨時房屋材料等;三是在從江縣停洞鎮建設中的“愛心農場”,目標是構建慈善的大同世界。
吳君素說:“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我最終的奮鬥目標是儘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每一個孩子都生活得快樂。”
丈夫走了,她要留下來
2002年3月10日,吳君素的丈夫柏戴力不幸因肺癌在香港浸信會醫院逝世。吳君素失去了最有力的後盾,但是她沒有倒下。將柏戴力的骨灰安葬在英國的家鄉後,吳君素又回到了榕江。她說:“我對不起柏戴力,我無法償還對一個死者的恩情,但我可以為更多活著的人做一些事情,我告訴自己,要在這裡紮根,多救些孩子。既然老天讓我走這一條路,我一定好好地走下去。”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吳君素把助學扶助事業,延伸到與榕江縣毗鄰的從江縣。從江縣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民族結構等條件與榕江縣大致相同,亦屬於國家級貧困縣,但整體經濟發展比榕江更為落後。2007年,吳君素又把視角投到了和榕江、從江交界的、曾經扭轉了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歷史命運的黎平,開始利用社會的捐款,資助這裡的鄉村學校,改變這裡的鰥寡孤獨者的命運。
吳君素認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振興中華民族的先決條件。而吳目耕堂的事業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整體的人生理念,一種修養,就像不隨地吐痰、不準亂倒垃圾一樣,首先個人立好榜樣,再去影響其他人,進而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形成一種新的環保理念,這可說是一個長期奮鬥的目標喔!
“孩子們在成長,我這個阿姨右手是爸左手又是媽。”吳君素說,“吳目耕堂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簡單,金錢非萬能,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扶貧。這就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樣,兩手抓,兩手還要硬。教育小孩最好的辦法就是大人先做出榜樣,潛移默化。”
仁者、智者、勇者
“越深澗,攀懸崖,鑽密林,登險峰”是榕江本地人對吳君素夫婦的描述。創辦吳目耕堂以後,吳君素夫婦一到榕江,便深入到月亮山深處的水尾水族鄉,訪問那裡的學校和困難家庭。
原任吳目耕堂榕江辦事處總幹事的楊文鴻回憶:“2000年吳君素首次進入榕江考察情況,我猜她和一些來月亮山旅遊的外國人沒有什麼區別,不久,吳君素又來了,帶著資金。我當時覺得她大老遠來這裡,還能待住,要么是瘋了,要么是錢多得沒處花。”
後來楊文鴻到了吳目耕堂工作,一乾就是4年。他說,深入調查是吳君素的一貫作風,“每逢各鄉鎮上報的扶貧項目,她總是及時地安排辦事處的工作人員深入村寨,一家一戶調查落實,有時她本人直接調查。幾年來,我們的足跡遍及從江、榕江兩縣所有的鄉鎮和大部分村寨。”
楊昌雲原來是一所國小的老師,他聽校長說一位從香港來的大姐要給學校建教學樓和水泥便民橋,認為是校長在胡說八道,直到他見到吳君素,才相信校長並非虛言。他回憶當時見到吳君素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能不能也幫幫我們那裡的學校?”吳君素回答:“可以么,哪裡有困難,就去哪裡……”
楊昌雲還是以為吳君素只是隨便說說,但他沒有放棄機會。他告訴吳君素:“我們那裡是‘和尚學校’,只有90個男學生,學生家裡都沒錢,所以女孩子根本讀不了書。”吳君素說:“你回去立刻動員所有的女孩來讀書。你告訴他們是免費讀書,女孩來讀書的每人發50元,男孩來讀書的每人發10元。你把人數統計好了就告訴我。”
吳君素沒有食言。楊昌雲後來到了吳目耕堂任教4年,最近才回到原校。
受吳君素資助讀完大學的吳永雲現在是吳目耕堂的工作人員,她說:“阿姨對檔案管理非常嚴格,我剛來不久,現在還要好好學習,翻山越嶺了解貧困學校、貧困生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但看著那些人臉上的笑容,我也是高興的。”
香港朋友梁泰康評價吳君素說,他看遍天下的書,覺得這個世界上仁者、智者很多,可是勇者卻越來越少了。吳大姐,是他見過的或者從書本上看到的能符合三者的少數人之一,他甘願寫一個“服”字!
香港工程師何先生(John Ho)說,香港有錢的人多的是,投資慈善的人也相對地多,投入的資金也比吳君素多的是,但像她這樣蹲點扶貧做慈善的卻再沒有一個,所以他說她瘋了,瘋了才能一直這樣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