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免信息
2018年9月29日,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學術研究
吳創之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質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生物質電漿氣化、水蒸汽氣化制氫;生物質焦油處理技術與工藝的研究;生物油製備及油的催化重整;中小型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規模化的生物質熱電聯用及氣電聯供系統等。
承擔項目
1、 廣東省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生物質氣化技術套用” ;
2、 國家“863”項目“生物質氣化發電最佳化系統及其示範工程” ;
3、 國家科技部“十五”重點攻關課題:大型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
4、 中國科學院創新項目“3MW生物質氣化發電關鍵技術及示範工程”;
5、 國際合作項目“中國—歐洲生物質合作項目”;
6、 國際合作項目“中科院—ABB公司生物質合作項目” ;
7、 中國科學院人才引進項目“生物質流化床氣化模型研究”;
8、 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生物質氣化供氣及發電項目”;
9、 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農業廢棄物氣化發電技術”。
成就及榮譽
據“全球節能環保網”資料, 吳創之共發表論文70多篇,其中學術刊物論文30多篇,國際會議及國外雜誌論文20多篇。申請獲專利8項(已授權4項)。獲國家、省部級等獎5項,其中“生物質循環流化床氣化裝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生物質熱解氣化利用技術研究”獲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獲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及先進個人。
人物事跡
勇於探索
1990年,吳創之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從事生物質能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針對中國生物質利用率低的具體國情,面向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需要,他積極組織申請國家重大項目和課題10多項,取得了顯著效果,使中國在該方面的研究及套用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引起了國外同行的關注,先後有幾十個外國專家到來參觀考察。他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把開發的技術套用到生產實踐中,以經濟服務為目標,使科技成果產業化,形成生產力。他所承擔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IMW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整體水平比較高,整體效果在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需處理生物質廢棄物的企業及廣大農村用戶實用性很強。他利用國家攻關項目及“863”項目,成立專業化的股份公司,由研究所和實驗室科研人員共同參股,把國家研究任務和經濟發展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使國家科研項目的開展完全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已成立了廣州中科華源科技股份公司、海南三亞綠源新能源技術公司、江蘇鎮江中科華電新能源公司。這些公司2001年實現產值1000多萬元,利潤200多萬元,產品出口到泰國、緬甸等4個東南亞國家,探索出一種新的科研項目運轉和操作模式,對中國科研機構的轉制及科研項目直接為國民經濟服務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嘗試。
敬業愛崗
吳創之熱愛科技事業,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對科研事業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據課題組統計,他每年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外面出差和奔波,經常深入項目施工現場,不怕髒累,一乾就是幾個月,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知識和經驗。他放棄了多次的出國留學機會。1996年承擔“九五”攻關項目時,年僅29歲的他正是學習提高的好機會和黃金時期,但是為了完成國家“九五”攻關項目任務,他毅然放棄了出國攻博的機會,一心撲在科研事業上。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九五”攻關任務。在“九五”期間,他帶領科技人員以完成國家重點攻關計畫為契機,大力加強實驗室建設及人才建設,在建成一個儀器精良的現代化生物質能實驗室的同時,一個以他為首的年輕科研團隊業已形成。他雖然只是碩士,但他周圍卻團結了一批洋博士、土博士為骨幹的科研隊伍,平均年齡不到35歲;同時引進博士後、高級能源研究人員,從而體現了他以誠待人、求才若渴、以事業聚人的良好的團隊精神。他帶領的團隊在科研的第一線努力工作,在生物質能源技術研究和成果推廣套用中,取得顯著的成績,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確立了廣州能源研究所在生物質能源研究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創造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作出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