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丙氨酸使人體中很有用的一種丙氨酸,它是調節人體的重要物質
基本信息
亦稱2-氨基丙酸。200℃以上升華,隨加熱速度不同約在264~296℃之間分解。是組成蛋白質的一種成分。在營養學中屬人體非必需的胺基酸。目前多從發酵法和天然產物中提取。
化學式
H H O
| | ‖
H-C-C-C-O-H
| |
H N-H
|
H
提取方法
在非水溶劑中,β-丙氨酸與1-苯基-4-(2-噻吩甲醯基)吡唑啉酮-5反應合成新型醯基吡唑啉酮席夫鹼化合物1-苯基-3-甲基-4(2-噻吩甲醯基)吡唑啉酮-5縮β-丙氨酸(HL)。通過回流席夫鹼和金屬硝酸鹽合成了UO2(Ⅱ)、Cu(Ⅱ)、Co(Ⅱ)和Fe(Ⅱ)金屬配合物。在乙酸-乙酸鈉(pH=4.6)緩衝溶液、飽和甘汞電極體系中,測量電位-1.24V處,測得銅配合物的極譜波。元素分析及摩爾電導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組成為[UO2L2]•H2O,[CuL2]•2H2O,[CoL2]•2H2O和[FeL2]•2H2O。運用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譜、熱譜和磁矩對配合物進行了表征。結果表明,配合物的中心離子(除UO2(上標2+)以外)均為6配位,銅配合物的Cu(上標2+)還原產生峰電流,其電極反應轉移1個電子。相關特性
合成了新席夫鹼試劑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醯基)吡唑啉酮-5縮β-丙氨酸(HL)及其UO2^2+、Cu^2+、Co^2+和Fe^2+的配合物。元素分析及摩爾電導值表明,新配合物的組成為[UO2L2]·H2O、[CuL2]·3H2O、[CoL2]·3H2O和[FeL2]·2H2O。運用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譜、熱譜和磁矩對配合物進行了表征。抗菌實驗表明,配合物對金黃葡萄球菌等5種菌株具有較強的抗菌生物活性。
相關科學前沿
以巰基乙酸為穩定劑,在水相中合成了CdTe納米晶,通過考察紅外光譜、紫外光譜和光致發光光譜的變化,確定了苯丙氨酸(Phe)對CdTe納米晶的光致發光效率以及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苯丙氨酸與CdTe納米晶之間存在著較強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導致CdTe納米晶的發光強度增大,穩定性增強,苯丙氨酸不僅是配位劑,它同時又起到了穩定劑的作用,並初步確認這種加強和穩定作用來自於苯丙氨酸和CdTe納米晶之間所形成的配位鍵和靜電作用以及苯丙氨酸與巰基乙酸之間形成的氫鍵.此外,苯丙氨酸的特殊結構對防止納米晶的聚集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