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氈

吞氈,武齧雪,與氈毛併吞之,故稱之。

吞氈
拼音:tūn zhān
解釋:1.漢蘇武於武帝天漢初出使匈奴,匈奴欲降之,武不屈,被幽大窖中。斷飲食,武齧雪,與氈毛併吞之。後徙北海,杖節牧羊十九年。及還,鬚髮盡白。事見《漢書.蘇武傳》。後以"吞氈"為堅貞不屈之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