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鬼[莫里哀創作喜劇]

吝嗇鬼[莫里哀創作喜劇]

《吝嗇鬼》(法:L'Avare;英: The Miser)是一齣喜劇。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反封建的精神。作者在這齣戲劇中,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愛財如命、以兒女婚嫁為致富手段的守財奴的醜惡面貌。

戲劇

作品簡介

吝嗇鬼 吝嗇鬼

主人公阿巴貢是個放高利貸的老鰥夫,認為“世上的東西,就數錢可貴”。他老怕別人算計他的錢,就把一萬金幣埋在花園裡。他想娶年輕姑娘瑪麗雅娜,但瑪麗雅娜前來相親時,卻與阿巴貢的兒子克萊昂特到花園裡去幽會了,原來他倆早已相愛。阿巴貢氣得暴跳如雷。又發現埋在花園裡的錢丟了,頓時痛不欲生。克萊昂特表示,若能得到瑪麗雅娜,保證找到丟失的錢。阿巴貢一口答應。原來錢是克萊昂特的僕人阿劍偷的而不是喬裝傭人的貴族青年法賴爾偷的,這時法萊爾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公開了他與阿巴貢女兒艾莉絲的戀情。兩對年輕人喜結良緣。

作者簡介

莫里哀 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十七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的代表作家。他原名約翰·巴蒂斯特·波克蘭,父親是巴黎的裝設商,供應王宮內府裝設,曾獲得“國王侍從”的稱號。莫里哀愛好戲劇事業。1643年,他和一些年輕的戲劇愛好者一起組織光耀劇團,到外省去演出。在演出過程中,莫里哀體會到,劇團要進一步發展,必須有自己的劇目。於是,他動手為劇團編寫喜劇劇本。寫於1653年的《冒失鬼》是他的處女作。這是一出用義大利風格寫成的詩體喜劇。劇中的主要人物“滑稽皇帝”瑪斯加里爾,是一個足智多謀、堅強勇敢的藝術形象。當他的主人李禮有求於他,恭維他為“僕人之王”時,他毫不客氣地說:“當人家需要我們這班可憐人的時候,人家就愛我們,把我們認為天下最好的人;但是,當人家稍微生氣的時候,我們就變成了該吃棍子的壞蛋了。”

莫里哀一生寫了三十個劇本。《婦人學堂》、《慳吝人》、《偽君子》、《喬治·黨丹》等都是他的名著。

人物形象

吝嗇鬼 吝嗇鬼

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大師,他的創作對一切不合理性的社會導惡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吝嗇鬼》一劇的情節從古羅馬作家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脫胎而來。主人公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守財奴、吝嗇鬼。他愛財如命,吝嗇成癖。他不僅對僕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偷吃蕎麥。他不顧兒女各有自己鍾情的對象,執意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處心積慮掩埋在花園裡的錢被人取走後,他呼天搶地,痛不欲生,活畫出一個視錢如命的守財奴形象。《吝嗇鬼》是性格喜劇,阿巴貢為了攢錢,省吃儉用,招待客人時往酒里摻水,自製日曆,將吃齋的日子延長,還到自己的馬棚里去偷馬料,挨了車夫的打。為了錢,他可以放棄心愛的姑娘。這表明錢一旦被擺到至尊的地位,就會成為一種醜惡的力量。在法語中,“阿巴貢”已成為“吝嗇鬼”的同義詞。

作品思想

吝嗇鬼 吝嗇鬼

《吝嗇鬼》是一齣喜劇。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反封建的精神。作者在這齣戲劇中,生動地刻劃了一個愛財如命、以兒女婚嫁為致富手段的守財奴的醜惡面貌。

莫里哀擅長塑造概括性很強的藝術形象。阿巴貢成了吝嗇的代名詞。莫里哀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但稍嫌單薄,近於批評家所說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劇主要遵循古典主義的原則,衝突集中,結構嚴謹。莫里哀經常用"鬧劇"的方法手法來營造喜劇氣氛,增強喜劇的諷刺效果。

作品評價

吝嗇鬼 吝嗇鬼

《吝嗇鬼》是莫里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創作於1668年。劇情借用古羅馬喜劇作家普勞圖斯的《金罐子》,寫高利貸者阿巴貢愛財如命的吝嗇可笑。阿巴貢放債,兒子舉債;兒子愛上的窮姑娘,又正是阿巴貢的意中人。戲劇矛盾尖銳突出,它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戲劇性的情節和幽默諷刺的語言,真實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積累財富的狂熱和金錢的罪惡,以及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冷酷關係。因其形象刻畫的真實深刻,阿巴貢成為“吝嗇鬼”的代名詞。

內容詳解

從戲弄角色的構成,戲弄的目的,戲弄的手段等方面對《吝嗇鬼》的戲弄手法作了深入探討,旨在使讀者更加清楚地認識戲弄這一手法在本劇中產生的喜劇效果。戲弄藝術是一種以人物的行為衝突為主要特徵的藝術。這裡所講的行為衝突包括作品中的人物的語言,因為語言在喜劇作品中已經成為人物行為最主要的組成部分。而戲弄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從矛盾雙方的克萊昂特與阿爾巴貢—兒子戲弄父親兒子怎么會戲弄自己的父親呢?克萊昂特愛上了瑪麗雅娜,而他的父親阿爾巴貢卻欲娶瑪麗雅娜為妻,這使得克萊昂特十分氣惱,再加上窮困潦倒,他被迫去借“寅吃卯糧”的高利貸。

吝嗇鬼 吝嗇鬼

被戲弄對象往往是在戲弄者預先設計的圈套中行事,父親一毛不拔,年輕人鋌而走險的下場。無怪乎兒子要咒父親這是戲弄的主要標誌;從衝突的態度角度來看,戲弄不是針鋒相對、勢不兩立的公開或較顯露的碰擊,而是顯得較為溫和,這是戲弄成立的基本條件;從被戲弄者的心理角度來看,他可能也有反擊,但結果往往又是自作自受或無可奈何,甚至是哭笑不得。《吝嗇鬼》就充滿了這種令人朵頤的戲弄色彩。一、戲弄角色的構成《吝嗇鬼》中的戲弄角色以主人公阿爾巴貢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放射狀的結構體系。法賴爾與阿爾巴貢—僕人戲弄主人法賴爾是一個特殊的僕人,他本是一個富家子弟,他給阿爾巴貢當僕人,完全是為了他對阿爾巴貢之女艾麗斯的愛。而阿爾巴貢欲將女兒嫁給昂塞耳默以謀取錢財。這樣一來,法賴爾與阿爾巴貢就有了衝突。在法賴爾看來,阿爾巴貢對一切抗拒,天性倔強,聽見真話就吼叫連天,聽見真理就永遠立眉瞪眼,所以直接說服他是不可能的。法賴爾只好採取戲弄、假意奉承阿爾巴貢的辦法,來迂迴從事,希望他的主人亦步亦趨。文中這樣描寫到,當主人讓他發表看法時,法賴爾不等主人告訴他發生了什麼事就說:“不過您不會錯的,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是您的。”“您沒有道理,決不可能。”當阿爾巴貢多次對他的女兒重複“不要嫁妝”這句話的時候,法賴爾故意說到:“這是萬分充足的理由!這決定一切!”“‘不要嫁妝’就是美貌、青春、門第、名聲、智慧和正直。”

(第二幕第五場)而當他的目的落空時,她對阿爾巴貢的奉承便轉化為無情的嘲諷和戲弄。阿箭與阿爾巴貢—僕人戲弄主人阿箭與法賴爾不同,他是地地道道的僕人。在阿箭看來,阿爾巴貢是一個“頂不人情的人,心最狠、手最緊的人。說到他的好意呀,說到他的盛情呵,那真是再乾再枯不過的不毛之地了,他恨透了‘給’這個字。總之,他愛錢比愛名聲、榮譽和道德全厲害多了。他一見人伸手,就渾身抽搐。”(第二幕第四場)阿箭是跟隨克萊昂特的,而克萊昂特與其父阿爾巴貢有著尖銳的衝突,出於對主子的忠心,再加上他又直接遭受過阿爾巴貢的狠毒,阿箭要戲弄阿爾巴貢。戲弄手法在此劇中無所不在,戲弄角色的構成也存於各層人物關係中。除了以主人公阿爾巴貢為中心的戲弄關係外,在其他一些人物關係中也存在著,如雅克師傅戲弄法賴爾。二、戲弄的目的戲弄的目的因戲弄者的個人價值取向不同而顯現出不同的特徵,這就使得故事情節避免了雷同而引人入勝。戲弄不是置之死地而後快,而是要使被戲弄者在戲弄者預先設定的圈套中行事以達到此目的,使其在延宕中達到快感。法賴爾的目的是為了取得阿爾巴貢的歡心,進而得到他的允許,以成就他與艾麗斯的愛情;克萊昂特的目的是能有錢娶瑪麗雅娜,但瑪麗雅娜又是阿爾巴貢想要娶的人,所以,奪人與弄錢是克萊昂特的目的;福洛席娜的目的先是要從阿爾巴貢手裡弄錢,這是掮客的天性。再是在第一個願望破滅後而產生的報複目的;雅克師傅戲弄阿爾巴貢父子的目的是雙方都不得罪,而戲弄法賴爾的目的是要報復法賴爾因討好主子而對他的戲弄;阿箭戲弄阿爾巴貢、幫助克萊昂特的目的是懲罰報復阿爾巴貢對他的狠毒。三、戲弄的手段因戲弄者不同的目的和各自不同的身份,他們所採取的戲弄手段也是各異的。他們從不同的目的出發,採取了符合各自身份的具體做法。法賴爾出身高貴,“高傲”是他的天性,但為了得到艾麗斯,不得不隱瞞身份不惜屈辱給生性慳吝的阿爾巴貢當僕人。為討得阿爾巴貢的歡心,他只得巴結逢迎他:“費盡心機,低聲下氣,混到他身邊當差;怎么樣假裝和他臭味相投,見解一致,來討他的歡心。”(第一幕第一場)在他看來,“戲弄”就是投其所好,稱道他的處世格言,恭維其缺點,讚美其行事,不怕殷勤過分。當阿爾(第一幕第五場)這種聽來讓人肉麻的恭維與其目的結合起來看,就構成了戲弄。(第二幕第一場)結果,這位放高利貸的竟然是阿爾巴貢。兒子不僅將被父親搶走心上人,而且還遭其剝削,再加上父親的專橫跋扈,兒子戲弄父親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情。福洛席娜與阿爾巴貢—掮客戲弄工作對象福洛席娜是一個掮客,憑著中間跑跑腿、憑著小聰明搞錢使。為了得到或借到錢,她對阿爾巴貢百般地阿諛奉承,而這種過頭的讚美之詞聽來卻是委婉的諷刺與戲弄。福洛席娜是這樣讚美阿爾巴貢年輕的:“我看見二十五歲的人,比您還要老氣。”“六十正是萬木向榮的年齡,您如今正當盛年。”“啊,我的上帝!看這條紋!您印堂這地方就有長壽的記號!我先說一百歲,其實您要活過一百二。”“您要埋您的孩子、和您孩子的孩子。”

(第一幕第五場)為討得主人的歡心,當阿爾巴貢要雅克師傅準備飯菜而怕花錢時,法賴爾順情講出一番“夫食以其為生也,非生以其為食也”的道理,明為戲弄雅克師傅,實則是戲弄阿爾巴貢的吝嗇。而阿爾巴貢對法賴爾的戲弄自己也有反擊,但此種反擊只得以無可奈何而作罷。克萊昂特是阿爾巴貢的兒子,與其父構成了兩類戲弄:為弄到錢而採取的戲弄和為搶到瑪麗雅娜而採取的戲弄。由於阿爾巴貢的吝嗇成性,致使克萊昂特四處舉債,而舉債的巧合宣告了這一行為的落空;而由於阿箭出於憤恨給克萊昂特偷來了阿爾巴貢藏在院子裡的錢匣,成為克萊昂特要挾阿爾巴貢、逼其就範的一件法寶,使阿爾巴貢在金錢與瑪麗雅娜之間選擇前者,從而達到得到瑪麗雅娜的目的,造成了強烈的戲劇戲弄效果;克萊昂特為得到瑪麗雅娜而採用的戲弄手段是很別致的。在強取不成的情況下,克萊昂特採取了智賺的手法。當阿巴貢要他迎接瑪麗雅娜時,他卻以父親代言人的形式向瑪麗雅娜表明了心跡,並巧妙地借阿爾巴貢的鑽戒給瑪麗雅娜送上一份豐厚的見面禮,使阿爾巴貢有苦難言;而當阿爾巴貢以老子的身份強迫命令他時,他又和福洛席娜密謀出一條偷梁換棟而又投其所好的計策;正當克萊昂特手足無策的時候,僕人阿箭偷來了阿爾巴貢藏錢的匣子;而在阿爾巴貢因丟錢而痛不欲生的節骨眼上,克萊昂特將此戲弄搬演到最高潮。而阿爾巴貢與周圍人物的衝突最為尖銳的還是兒子克萊昂特,這不僅僅是因為兒子要用他的錢,更因為兒子和他是同一情人,他採用的反擊手段也是戲弄。為使兒子結婚不花他的錢,他為兒子張羅了一個富有的寡婦;為了驗證兒子是否還惦記著瑪麗雅娜,他假意要把瑪麗雅娜讓給克萊昂特。而當兒子假意表示“勉為其難”時,他又順理成章地否定了兒子的想法,這樣似乎既仁至義盡又理所應當。而這種小手段一旦被克萊昂特看破並表示決不退讓時,阿爾巴貢的戲弄也就算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驗證兒子的想法,而同時又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福洛席娜是一個以保媒拉縴為手段混錢的掮客,這一職業本身就帶有戲弄的性質。為了弄到錢,面對阿爾巴貢這樣一個吝嗇成性的人,福洛席娜不僅僅要做媒婆,還得處處哄得阿爾巴貢歡心高興。因為保媒的目的就是弄錢,而即使保成了媒也未必使錢到手,這還得設法取得阿爾巴貢的歡心。因為她從阿箭那裡知道了阿爾巴貢是一個“心最狠、手最緊的人”,所以她找到了阿爾巴貢“容易被打動的地方”—這就構成了福洛席娜對阿爾巴貢的第一次戲弄。她先是誇他年輕、精神,“能活到一百歲”,“要活過一百二十歲”,目的就是要引導阿爾巴貢要娶年輕妻子的事情上去,這就是阿爾巴貢容易被打動的地方;當阿爾巴貢要求得到瑪麗雅娜的彩禮時,福洛席娜又投合了他的胃口,信口謅出“帶進一萬貳千法朗”的一番巧言來滿足他的貪慾,這也是他最“容易被打動的地方”;而當阿爾巴貢擔心年輕人不會歡喜他這個“這樣年紀的人”時,福洛席娜對他的第一次戲弄達到了極點。她編造出瑪麗雅娜討厭年輕人、“只愛老頭子”、“特別喜歡架眼鏡的鼻子”(阿爾巴貢戴眼鏡)的謊話,使阿爾巴貢興奮到極點;她稱讚他身上所有的缺點:古怪的衣裝、醜陋的長相是“簡直迷人”,應該“入畫”,巴貢要他評價與女兒誰有理時,他當時不知要評什麼理,就肯定阿爾巴貢有理,連阿爾巴貢都感到奇怪;他所以如此的理由就是“您不會錯的,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是您的。您沒有道理,決不可能”;而當他知道是艾麗斯要出嫁時,他雖然有些張皇失措,但仍然以表面上稱讚“不要嫁妝”的戲弄手段來迎合阿爾巴貢的心思。因為“我這是為了不刺激他,更有利於達到目的。當面頂撞他,就把事情搞糟了。對付某些人,只能從側面下手,他們對一切抗拒,勢不兩立,天性倔強,聽見真話就吼叫連天,聽見真理就永遠立眉瞪眼,所以希望他們亦步亦趨,只有迂迴從事。你假意奉承,反而容易見效……”

在第四幕,當克萊昂特和瑪麗雅娜正為不能相愛而苦悶時,福洛席娜表示同情並願意想辦法幫助他們打消阿爾巴貢要娶瑪麗雅娜的念頭。她深深地了解了阿爾巴貢的吝嗇鬼愛財如命的致命弱點。因此設了一個使人假扮貴婦人情願給他當太太、情願在婚書上寫明把她的財產全部送他的圈套。由於阿箭偷了阿爾巴貢的錢,事情出現了巨大的轉折,克萊昂特已經掌握了阿爾巴貢的命運,這次想來充滿喜劇色彩的戲弄沒有來得及展開。雖然如此,這次戲弄的喜劇效果也較明顯地表現了出來。雅克師傅和阿箭雖然不是主要角色,但他們的出現也對主人公的吝嗇性格的表現起到了反射的作用。這裡我們先談雅克師傅對法賴爾的戲弄。雅克師傅是阿爾巴貢的廚子、車夫。因為法賴爾的討好主子而使他處處難堪,這樣雅克就對他產生了怨恨,換言之,是由於法賴爾對他的戲弄而導致了他對法賴爾的戲弄。當阿爾巴貢丟失了錢匣而疑心重重的時候,雅克便利用這一機會報復法賴爾,說他看見法賴爾偷了錢匣。這一戲弄導致了阿爾巴貢與法賴爾的矛盾衝突,阿爾巴貢雖然沒有能問出自己的錢的下落,卻也詐出了法賴爾與艾麗絲的愛情關係,使阿爾巴貢對法賴爾由信任一下子變成了仇恨,給雅克出了一口氣。阿箭是克萊昂特的聽差,正是由於這個緣故,阿爾巴貢對他很刻薄,嫌他太礙事,疑心他偷東西,謾罵他,搜他的身。阿箭忠於他的主子克萊昂特,為他四處奔波借錢。當這次借錢的事情敗露之後,阿箭自然地變成了阿爾巴貢的敵人。阿箭恨阿爾巴貢,產生了戲弄他的想法:“沖他的行事,我還真有意偷他。我相信偷他,可以說是功德無量。”(第二幕第一場)當克萊昂特因阿爾巴貢執意要娶瑪麗雅娜而一籌莫展時,阿箭偷來了阿爾巴貢的錢,找到了事情的著落—因為在阿爾巴貢眼裡,錢就是他的命,掌握了他的錢,他的命運便完全操縱在別人的手裡。這正是阿箭對阿爾巴貢的致命戲弄。在以上諸戲弄中,阿爾巴貢無疑是被戲弄的中心人物,而在這一主要戲弄之外,還穿插了一些次要的戲弄內容,這樣一來,就使得這一作品“包袱”層出、笑料不斷,充滿了強烈的喜劇效果;而這一系列戲弄又大都圍繞著一個“錢”字展開,使阿爾巴貢這一中心人物的性格命運緊緊地拴在這個“錢”字上,並最終拜倒在“錢”的腳下,這不僅僅實現了吝嗇鬼視錢如命的性格,同時也達到了“撕破了給人看”的喜劇效果。“亭亭玉立,瀟灑自如”而無可挑剔,甚至連他的肺病、他的咳嗽的摸樣都是值得讚美的。雖然福洛席娜的諛美之辭看去似乎有些令人肉麻,但放在這一特定的對象身上,這種肉麻的諛美便成為一種令人心快的戲弄。而這場戲弄的結局是以福洛席娜的失敗而告終,其原因是阿爾巴貢的吝嗇天性決定了他不會因一時的興奮而“忘乎所以”地賞給福洛席娜一文錢。然而這卻引發了福洛席娜對阿爾巴貢的第二次戲弄。

吝嗇鬼

縱觀歐洲文學發展的過程,匯集品目繁多的吝嗇鬼形象,其中夏洛克,阿巴貢,葛朗台,以及潑留希金,堪稱為歐洲文學中不朽的四大吝嗇鬼典型。

這四大吝嗇鬼形象,產生在三個國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幾個世紀的社會生存,從一個角度概括了歐洲四百年來歷史發展的進程。從創作的時間上說,潑溜希金出現最晚,果戈理的《死魂靈》寫成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但從人物形象的階級意識上說,潑留希金應列為最早,他是沙俄封建農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紀,即封建社會解體,資本原始積累初期舊式的高利貸者。阿巴貢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資產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紀法蘭西革命動盪時期投機致富的資產階級暴發戶。

這四代吝嗇鬼,年齡相仿,脾氣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特徵。簡言之,潑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兇狠,阿巴貢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構成了他們各自最耀眼奪目的氣質與性格。

夏洛克

英國傑出的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這個貪婪、陰險、兇殘的吝嗇鬼形象。夏洛克是個資產階級高利貸者,為了達到賺更多錢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畢露,“我向他要求的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價買來的,它是屬於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裡。”像一切吝嗇鬼一樣,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絕兩倍乃至三倍借款的還款,而堅持按約從商人安東尼奧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時不收利息,影響了夏洛克的高利貸行業,所以他要藉機報復,致安東尼奧於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貸行業暢行無阻,從而聚斂更多的財富。

夏洛克作為典型的吝嗇鬼形象,其個性是陰險兇殘,當法庭調解讓借款人安東尼奧出兩倍甚至三倍的錢償還他時,夏洛克險惡的說:“即使這六千塊錢中間的每一塊錢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變成一塊錢,我也不要它們,我只要照約處罰。”說著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時刻準備從安東尼奧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兇殘地致安東尼奧於死地,而且一味固執,沒有絲毫的同情憐憫。這就是夏洛克不同於其他吝嗇鬼的個性。中學生閱讀欣賞時,一定要把握其這個個性。

葛朗台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在他的名著《歐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吝嗇鬼形象——葛朗台。高中語文教材選文時只選其《家庭的苦難》一章中的一部分,並且給選文定名為《守財奴》,“守財奴”,即看守財產的奴隸,人本應是財產的主人,是財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卻成了守財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著狂”,金錢已經使他異化。他為了財產竟逼走侄兒,折磨死妻子,剝奪獨生女對母親遺產的繼承權,不許女兒戀愛,斷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過葛朗台一生的描寫,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貪婪和吝嗇是相輔相成的,吝嗇鬼們聚斂財富時都是貪婪,在使用財富時都是吝嗇。像其他吝嗇鬼一樣,葛朗台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

但巴爾扎克畢竟是大手筆,他筆下的葛朗台作為吝嗇鬼的典型性是“執著狂”,尤其是一個“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個性特徵。中學生欣賞這個人物形象時,只有抓住“狂”字這把鑰匙,才能深刻領會其典型性。過了七十六歲的葛朗台老頭在看到女兒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妝匣時,竟“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一個“縱”和一個“撲”字將老葛朗台貪婪到發狂的形象活化到紙上。

當獨生女聲明匣子是情人暫存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撲過去想搶回時,老頭竟“使勁一推,歐也妮便倒在母親床上。”梳妝匣上鑲嵌的金子異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嗇鬼發狂。但搶奪女兒的情物梳妝匣把太太氣得暈死過去的現實使葛朗台從癲狂的漩渦中跳出,變得異常清醒,“孩子,咱們別為一個匣子生氣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並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來也摔在床上,聲稱是送給歐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兒面面相覷,莫名其妙。其中的隱秘只有吝嗇鬼自己清楚。為一隻梳妝匣氣死了太太,女兒按律將繼承家庭財產的一半,那等於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詐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來,便百般討好自己的女兒,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裝模作樣,以親情為誘餌,騙女兒放棄對亡母財產的繼承權,並且常利用女兒對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這些都表現了吝嗇鬼個性的另一個側面——“狡詐”。

但葛朗台畢竟是拜金狂。當他到彌留之際,生命力退守在眼睛裡時,他能夠睜開眼時,竟幾小時地用眼睛盯著金子,臉上的表情仿佛進了極樂世界。當神甫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給他親吻基督的聖像,為他做臨終法事時,他竟做了一個駭人的姿勢,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裡,這最後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臨終對女兒的遺言是“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帳。”一生瘋狂地追求金錢,占有金錢,最後被金錢所累時仍竭力呼喚著金錢而走向墳墓,金錢已經使他異化成鬼,一個瘋狂狡詐的吝嗇鬼。

潑留希金

作為吝嗇鬼,夏洛克和葛朗台雖個性不同,但都有貪婪吝嗇的共性,都是處心積慮地聚斂財富的資產階級代表。而果戈里筆下的潑留希金則是俄國沒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國封建社會行將滅亡的縮影。雖然貪婪吝嗇三者如一,但腐朽沒落則是潑留希金的個性。

他實為富豪卻形似乞丐,這個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靈,要尋出第二個在他的倉庫里有這么多的麥子麥粉和農產物,在堆房燥房和棧房裡也充塞著尼絨和麻布、生熟羊皮、乾魚以及各種蔬菜和果子的人來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卻極端寒磣。衣服很象一件婦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滿了麵粉,後背還有一個大窟窿。頭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婦所戴的,頸子上也圍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是舊襪子?腰帶還是繃帶?不能斷定。但決不是圍巾。他的住室,如果沒有桌子上的一頂破舊睡帽作證,是誰也不相信這房子裡住著活人的。他的屋子裡放著“一個裝些紅色液體,內浮三個蒼蠅,上蓋一張信紙的酒杯……一把發黃的牙刷,大約還在法國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經刷過牙的。”潑留希金雖家財萬貫,但對自己尚且如此吝嗇。對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女兒成婚,他只送一樣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討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詛咒外,從此與兒子不再相關,而且連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糧堆和草堆都變成了真正的糞堆,只差還沒人在這上面種白菜;地窖里的麵粉硬得象石頭一樣,只好用斧頭劈下來……潑留希金已經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麼了,然而他還沒有夠,每天每天聚斂財富,而且經他走過的路,就用不著打掃,甚至偷別人的東西。這就是潑留希金的所作所為。

總上所述,三個吝嗇鬼形象其共性都是斂財時的貪婪和用財時的吝嗇,但貪吝的特徵卻各不相同。夏洛克和葛朗台雖都屬於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但前者是高利貸者,後者是資產階級暴發戶;前者貪吝得陰險兇殘,後者貪吝得狡詐癲狂。而潑留希金則是俄國腐朽沒落的地主階級的典型,與前兩個不同的是他竟對自己極端吝嗇,以致形似乞丐而實為巨富。這三個人,金錢都將他們異化成鬼,成了金錢的奴隸。

阿巴貢

阿巴貢是莫里哀喜劇《吝嗇鬼》(又名《慳吝人》)中的主人公。他生性多疑,視錢如命,就連贈你一個早安也捨不得說,而說借你一個早安。

莫里哀是十七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大師,他的創作對一切不合理性的社會導惡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吝嗇鬼》的情節從普勞圖斯的《一壇金子》脫胎而來 。主人公阿巴貢是個典型的吝嗇鬼。他愛財勝命,吝嗇成癖。他不但對他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餓著肚子上床,半夜如果餓得睡不著覺,便去馬棚吃蕎麥。他不顧兒女有自己鍾情的對象,逼著要兒子娶有錢的寡婦,要女兒嫁有錢的老爺。當他掩埋在花園裡的錢被人取走後,他痛不欲生,活畫出一個視錢勝命的吝嗇鬼形象。

莫里哀擅長塑造概括性很強的藝術形象。阿巴貢幾乎成了吝嗇的代名詞。莫里哀筆下的人物性格鮮明,但稍嫌單薄,近於批評家所說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劇大多遵循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原則。莫里哀常用"鬧劇"手法來營造喜劇氣氛,增強喜劇的諷刺效果。

文言文

原文

漢世有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蔬食①。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營理產業,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或人從之求丐者③,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④,自堂而出,隨步輒減⑤。比至於外,才餘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復囑云:“我傾家贍君⑥,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老人俄死,田宅沒官⑦,貨財充於內帑矣⑧。

注釋

①惡衣蔬食:衣食粗劣。

②侵晨:天快亮時。侵:接近。

③或人:有人。

④錢十:十枚銅錢。

⑤隨步輒減:邊走邊往下扣減。

⑥贍:供養。

⑦沒官:被官府沒收。

⑧內帑(tǎng躺):舊時指國庫。帑:國庫所藏金帛。

譯文

漢朝的時候有個老頭,沒有兒子。家裡非常有錢,但是他非常儉樸吝嗇,吃的穿的都很簡單節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來,快到半夜才睡覺,細心經營自己的產業,積攢錢財從不滿足,自己也捨不得花費。如果有人向他乞討,他又推辭不了時,便到屋裡取十文錢,然後往外走,邊走邊減少準備送人的錢的數目,等到走出門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閉著眼睛將錢交給乞丐。反覆叮囑說:“我將家裡的錢都拿來給了你,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以至乞丐們仿效著都來向我要錢!”老頭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沒收,錢則上繳了國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