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次參加CCTV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中央電視台《民歌盛典》欄目。並出版發行桑植民歌DVD《姊妹花

湖南省音樂家協會聲樂理事,張家界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張家界市民眾藝術館副館長,張家界市民族藝術團副團長,張家界市政協委員。
曾多次接待國家領導人(如江澤民總書記,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朱鎔基總理等)和外國來賓(尚比亞總統等)。2009年並受中國音樂學院和湖南師範大學邀請進行學術民歌講座。
個人簡介
1958年6月8日出生於桑植縣人潮溪鄉

1989年調入桑植縣文化館工作
1994年調桑植縣文體局工作(副主任科員)
1996年調張家界市民族藝術團工作(副團長)
1999年調張家界民眾藝術館工作(副館長)
湖南省音協聲樂委員會理事,張家界市音協副主席。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成員,多年來不斷地深入農村蒐集、整理,傳承、推廣普及桑植民歌。
個人技藝傳承歷史與現狀
向佐絨家住桑植縣人潮溪鄉,其父母親、二叔、舅媽都是當地優秀的山歌民歌手,還有周邊鄰里的老歌師傅從小就受到薰陶,特別是二叔向桂芝,七十年代湘西自治州歌舞團,省里的音樂專家經常向他採風學習。桑植民歌中僅存的高腔山歌“翻天雲”(農民藝人們稱“童兒音”)向佐絨6歲時就可以在眾人面前大膽唱民歌。花燈、打娥歌、拉縴號子,死人後的哭喪、跳喪、做道場、還儺願,哭嫁等,經常在生活勞動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紮根在腦海中,在傳承民族民間藝術技能同時,進劇團後先後從師谷兆芹、婁菊香、向宏治、谷春凡、張巧珍、陳召炯、陳金鐘等向他們學習民歌演唱,掌握了桑植民歌中的山歌、小調、勞動號子、花燈、儺願戲及風俗禮儀歌等3000餘首。

技藝特徵
從小紮根於民族民間音樂中的民歌手向佐絨因其高亢明亮的山歌、委碗動聽的情歌及演唱風格,和掌握各種民歌的演唱而被人們譽為“湘西土家歌后”其特徵如下:
一、本土方言音樂化特徵:桑植屬於西南官話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桑植縣人獨特的語音聲調,桑植人把方言聲調和民歌的聲腔完美的融合起來,具有鮮明的本土方言音樂人特徵,如《嘀格兒調》、《想壞姐來牽壞郎》等。向佐絨完整地掌握了桑植方言的特徵和規律將兒化音、襯詞、襯腔靈活運用,將以桑植民歌的文化價值和藝術特徵得以很好的保留。
二、音樂旋律繁複多彩。掌握了豐富的桑植民歌之後,對有些音樂旋律不足的民歌大膽創新,潤腔潤色,拉開旋律有機的補充花腔,使歌詞內容更加完美突出的表現,使聽眾耳目一新,大為贊償如《去噠去噠雙轉來》《大把傘傘兒看丈人》等。
個人成就
1978年10月由文化部舉辦的少數民族獨唱,二重唱文藝匯演,演唱的桑植民歌《冷水泡茶慢慢濃》被拍攝為《民歌之聲》電影新聞紀錄片向全國放映、《叫我唱歌就唱歌》、《土家唱起躍進歌》、《三看郎》四首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面向全國播放。

1995年10月在人民大會堂紀念紅軍勝利七十周年記錄片《長征紀事》首映式上演唱了《要當紅軍不怕殺》、《送郎當紅軍》、《馬桑樹兒搭燈台》。
1999年參加廣西南寧“99國際民歌藝術節、在廣西歌虛薈萃比賽中獲“特別獎”。
2005年參加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演唱了桑植民歌《門前掛盞燈》。
2006年7月中央電視台CCTV音樂頻道,攝製演唱的6首桑植民歌面向全國播放。
2006年10月在北京中央電視台參加《民歌盛典》演唱了《四季花兒開》。
主要代表作品及作品展覽、演出、收藏、交流、出版和獲獎情況
1996年由電子音像出版社發行的桑植民歌磁帶20首,其中演唱了10首。
2007年自籌資金拍攝、錄製、出版發行的《桑植民歌》姊妹花DVD光碟(22首)面向市場,不斷的推出了許多首新桑植民歌。
創作的《相思灣情歌》發表在省級刊物《湘江歌聲》2002年第四期已發表。
《獨具魅力的桑植民歌》專業論文由湖南省藝術研究所《藝海》雜誌2002年第二期已發表。
2006年12月在北京參加“華夏清音”—中國民間經典音樂展演,演唱了5首桑植民歌。
2009年11月赴中國音樂學院學術講座。
2010年3月赴湖南師範大學學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