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名垂青史(míngchuíqīngshǐ)
垂:流傳;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奉獻巨大,深受人民喜愛。名聲永留史冊。清卓爾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
出處
清·卓爾堪《<明遺民詩>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無不希望捧著張獻忠成就大事,自己成為開國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蔭子,並且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míng chuí qīng shǐ),解釋:垂:流傳;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名聲永留史冊。清朝卓爾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這班讀書人,一旦背叛朝廷,無不希望捧著張獻忠成就大事,自己成為開國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蔭子,並且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míngchuíqīngshǐ)
清·卓爾堪《<明遺民詩>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褒義。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3章:“無不希望捧著張獻忠成就大事,自己成為開國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蔭子,並且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