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分
儒教中,君臣、父子、夫妻的關係稱為『名』;相應的責任、義務稱為『分』。在名分的教義下,進行人倫價值的判斷,人倫價值稱為『大義』。自古以來,「華夷內外」・「是非善悪」都有基本的價值判斷。儒家思想認為,只要人人遵守這個價值觀,不需要君王、政黨專制、網路警察、輿論控制、就能夠達到社會穩定和諧的目的;反之,即使花費巨大社會成本也無法維持統治。這種理念的源泉是孔子的『春秋』。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和朱熹的『資治通鑑綱目』在名分觀點上,繼承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名分,可以說是儒教理學中的代表思想,在這樣的理念下,中國維持了數千年的文明。
經過滿清對中華文明的摧殘,文字獄完全扭曲了價值觀,華夷思想被屠殺殆盡。而後來的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革命,又出現了新思想。這種新思想開始全面否定君臣、父子、夫妻關係。自此孔孟理學的觀點全部被否定。而這種新思想最終為中國帶來了偉大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今天,名分這種理學的舊思想被徹底否定。君臣、父子、夫妻、華夷、內外等思想全部被推翻。沒有名分的無產階級才真正的是國家的主人。
名分關係
四書五經中,《易》以道陰陽,講述了合乎自然規則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更本; 《春秋》以道名分,講述了合乎社會道德的名分,是維持穩定和諧的根本。在儒家的思想中,合乎自然規則和社會道德的名分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更本。華夏名分思想的文史記錄於春秋時期的管仲的《管子·正第》:“守慎正名,偽詐自止”,左丘明的《國語·晉語四》:“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孔子的《論語·子路篇》的正名思想,都是關於名分的解釋。
戰國時期商鞅的《商君書·定分》中和慎到的《慎子》中的“百人逐兔”的故事,是法家對名分解釋和闡述: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賣兔者滿市,而盜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隻野兔子在跑,百多人在追逐,都打算自己占有它。這些人為什麼會打算自己一個人去占有這個兔子呢?這不是因為兔子不能分成百多份平均分給每一個人,而是因為這隻兔子是沒有名分的無主之物。比如在市場上就算有很多賣兔子的人,但是就連那些強盜都不敢明目張胆的去搶取這些兔子,這是因為那些被賣的兔子是有名分的有主之物。
法家也認為名分是統治的關鍵,但和儒家不同的是,法家不強調自然、人情和道德,法家更注重通過強化名分來嚴格約束人民。
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對中國的影響可謂最大,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不論是儒家還是法家,都強調用名分來維持社會的和諧和穩定。而絕不是通過打亂自然、或者是法定的規則,用非常的倫理和社會道德來控制國家。
名分幾乎貫穿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尊王愛民、君君臣臣的思想,為中華文明屹立於世界巔峰數千年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父子夫妻的名分思想也滲透到民間社會每一個角落。極少有亂臣賊子敢於挑戰君王的權威和社會的共同價值觀念,在華夷思想下,即使是百姓也能夠為捍衛國家,捍衛華夏文化而做出玉碎的決心。然而,名分這個思想在滿清入關以後,遭到了徹底的顛覆,滿清的血腥屠殺和殘酷文字獄,目的就是要顛覆華夷名分的思想,樹立起蠻夷也能夠統治中華的觀念。而後的五四文化革命,一群學了西洋文化的文學青年,用西洋文學徹底地否定了包括名分在內的所有中華思想,以至於中華思想成為了一段真空。這段真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思想能夠進入中國的原因。
儒家、法家思想是中國的傳統,和源自歐洲的無產階級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必須認識到,只有來自歐洲的無產階級思想,只有中國共產黨才可以不按照名分的思想來統治中國。名分這種舊思想是一種糟粕,應該被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全面批判。
今天我們採用滿清思想來否定華夷名分,將華夏民族定義為漢族,漢族是和其他56個夷是同等的地位。我們也採用蘇聯的無產階級思想, 否定父子君臣夫妻的名分,為了無產階級革命,我們應該忠於共產黨。所有支持名分思想的人都要被人民無情地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