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布
銅川民歌遍布古同官的各個鄉村。不同地區,依附於不同的生活對象,民歌的形式和內容也就不同,比較集中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有玉華、徐家溝、濟陽、前原、肖家堡、馮家原、西王、四興、育寨、立地坡、南雷、北雷、強家原、屽峪村、黑池原、周家村和呂家崖等。較有影響的民間藝人有一百七十餘入。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金鎖的李貴發、孫世福、屈志芳、王均正;紅土的王生茂、黨秉傑;陳爐的李世明、王明傑、田樹德、侯多財、楊樹傑、侯生福;黃堡的吳忠玉、張智文、范華俊、範金華、張喜祥;城關的寇積善、寇再謙、寇俊業、王全德、李占盛;高平的雒生春;高樓河的劉雲亭、井金草;肖家堡的楊建成、魏玉琴;王家河的李生尤等。
(一)民歌曲目
流行於銅川各地的民歌曲目有一百二十餘首,(不包括同曲異名部分)其歌種分為七大類:
1、秧歌。所謂秧歌,有兩種說法:一說“秧”者,禾苗也,是農夫種田時唱的歌;又一說秧歌即“快擱”(方言,意是磨磨蹭蹭),演唱起來,開始遲,結束遲,一唱就是大半夜。秧歌演唱是以即興編詞的“四六曲”(有平調和高調之分)開場,隨後演唱其他曲目,隨演唱者的興致大小而多少不等,最後又以演“四六曲”結束。演唱時以鑼鼓伴奏,又歌又舞,以唱為主。每首曲目每段歌詞的尾句均重複一遍,叫做“打回聲”。比較流行的曲目除有各種異曲同名的《十對花》、《十採花》外,還有《十繡》、《織手巾》、《繡荷包》《賣花線》、《打補丁》、《摘豆角》、《摘椒》、《送情郎》等四十餘首。
2、跑船調。是“社火”跑彩船時所唱的歌,由扮演艄公者唱或艄公和駕船的旦角對唱。曲目唯《船歌》這一種曲調。演唱中,由演唱者即興填詞、詞義多以敘事。有的民眾也把它叫做《九九田》。
3、小調在銅川民歌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大,所涉獵的生活面極為寬廣。它可依附於各類演唱形式之中,也可在任何場合中獨立演唱,形式自由,不拘一格,一般比較簡短而長於抒情,善於表現生活情趣性強的內容。如《小拜年》、《放風箏》等。
4、勞動歌曲。往往隨著某種勞動的開始而起唱,又隨著這種勞動的結束而終止。它起著統一勞動節奏或調節勞動情緒,解除勞動疲勞的作用。歌曲主要有遍及金鎖的《鋤地號子》,流行於金鎖和王家河的《磨地號子》和流行於其他鄉鎮的《夯歌》等。
5、曲子。本是一種套曲或聯曲形式的坐唱,當地藝人常稱其為“念曲子”,民間把它看成是一種高雅的演歌活動。曲子有三十六大調,七十二小調。演唱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傳統伴奏樂器有三弦、笛子,摔摔(即碰鈴)和四頁瓦,以後又加入板胡和二胡。由於它的大量曲目是直接對民歌的吸收,所以它又同時以獨立的一首首民歌形式而在當地流傳。曲子主要分布在銅川城關、立地坡、紅花溝、羅門村等地。
6、風俗歌曲。是依附於某種風俗、禮儀而唱的歌。它包括《祈雨歌》、《酒歌》(宴席上用以代替猜拳行令)、《孝歌》(喪葬時在靈前唱)等。過去,若久旱不雨,人們便舉行盛大的祈雨儀式而求天神降雨。儀式中搭台焚香,敲鑼擊鼓,唱著《祈雨歌》。儀式後,由男性有眾望之村民所組成的祈雨隊伍,由大夥送行,長途跋涉,邊走邊唱,到名山大廟去祈雨。歌中唱道:“仙山菩薩,四海龍王,齊天大聖,天旱火著,清風細雨,搭救萬民”等。婦女們留在村里,在各自的家庭院落,用水洗著碾盤或石獅娃,以求天降雨,邊洗邊唱。如洗碾盤時唱著:“碾子哥哥,天象火著。寡夫有心出去,紅眼老腳,有心後來(即回來),沒人養活。天不下雨該咋著!”等。
7、叫賣歌。是依附於各種生意、商價的叫賣,以介紹商品招徠顧客為其內容和目的。過去,各種行商、攤販,串巷貨郎,均以唱代說,唱著介紹商品質量、價格,唱收、唱付,就連結賬時的打算盤記賬,都是以唱而發生對話。遇有集會,更是滿街紛雜的叫賣歌唱聲。
(二)民歌內容
民歌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各個時期的社會歷史面貌也都直接或間接地滲透於民歌之中。清朝鹹豐年間,銅川流行的一首民歌《婆娘耍錢》中唱到:
鹹豐爺登了基世事大變,
普天下通行的婆娘耍錢。
……
這首民歌不僅反映了當時在婦女中盛行耍錢(賭博)的社會狀況,而且是對封建統治者的一個尖刻諷刺,是對封建制度腐敗的揭露。
抗日戰爭時期,銅川流行的民歌中,《五月逃難》一歌,通過姊妹二人由山東淪陷區逃難來陝西,一路所受的艱難困苦以及他們對故鄉的思戀之情,控訴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罪行。《織手巾》一歌,則歌頌八路軍抗日救國的英勇行動,反映人民民眾熱愛八路軍,決心抗日救國的純潔的革命思想。歌中唱道:
一條手巾織得新,
上織中華萬萬春。
八路軍提槍興大義,
決心抗日救中國。
民歌中,很多是反映人民民眾對封建社會制度不滿和渴望自由的。這類民歌,尤以反映婦女與封建婚姻制度抗爭的最多,比較流行的有《禿子尿床》、《女望娘》、《摘豆角》等。民歌《禿子尿床》中唱道:
菜子開花鋪地黃,
我娘賣我不商量。
東溝里割草餵牛羊,
西溝里擔水淚汪汪,
一擔擔在坡腦上,
丟脫水擔罵一場,
不罵爹來不罵娘,
單罵媒人舌頭長,
喝我的媒酒害“沙黃”,
穿我的媒鞋出疔瘡,
疔瘡出在十指上,
十個指頭跌五雙。
……
這首民歌飽含深情,潑辣淋漓,唱出了婦女對封建婚姻制度的痛恨。
民歌中,以事喻理的也不少,唱起來委婉動聽,又使人從中受到教育。如《櫻桃好吃樹難栽》等,就是教育後人勤勞簡樸,艱苦創業。另外,民歌《對花》、《六月花》、《放風箏》、《小拜年》等,則反映了農民自己的理想、願望和生活情趣,給人以親切之感。如民歌《摘椒》中歌道:
姐兒門前一樹椒,
椒樹身身長得高。
手提籃籃去摘椒,
兩眼望樹梢;
手攀股股往下彎,
扯破奴衣衫。
椒樹的刺刺長得尖,
一下扎在奴指尖,
忙拿鋼針挖。
……
民歌是時代的縮影,它樸實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人民民眾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所以,民歌是古同官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藝術特色
銅川民歌是關中民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自己明顯的個性和地方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銅川民歌的歌詞以七言句最多,且多以上下兩句結構組段,多段聯綴,長者達二十多段,敘事情節完整,抒情充分。另外,還有一種三句段式,最後一句對該段詞意起畫龍點睛作用。
銅川民歌的歌詞中,常用咹、噢、號、喲、一個、哎、么乃、哪哈哈、噫呀哈、噫兒喲、依依呀、依喲等作襯詞,有的以實詞“太平年”、“小妹子喲”、“麥葉青”、“燕麥青”等作襯詞。襯字襯詞在歌詞中起過渡、補充、擴展的作用,但有的襯字襯詞則是為增強歌聲色彩、喧染情緒和加強表現力。歌詞的表現手段,完整而精煉地繼承了傳統的“賦”、“比”、“興”這一創作手法,而以“賦”套用最為普遍。民歌歌詞都是口頭創作,口頭傳唱,世代相承。每首民歌在長期的流傳中,經過無數藝人之手,不斷加工錘鍊,已顯得相當成熟,精煉和富有特點。銅川民歌的音樂結構多為單樂段的分節歌,有三種形式:一是僅由上、下兩個樂句而構成一首完整的民歌;二是在兩個樂句結構的基礎上,結尾加入簡短的擴充性樂句,使其變得更為充實和豐滿;三是由啟、承、轉、合式四個樂句而構成的單樂段民歌。民歌演唱時,往往在以上結構形式的基礎上,又以各種靈活多變的形式而加入大量襯詞、襯句,巧妙地打破了一種結構上的固定格式,增強了歌唱的活力。另外,還有一種聯曲體的單二部曲式。這種結構形式的民歌,多為男女對唱。所聯的兩個曲目,既能各自獨立存在,又能合二為一,分、聯都不失為一首完整的民歌。所聯的民歌,又往往不是同一個調式。
銅川民歌的調式特點,是以徵(古代五音,讀zhǐ“止”)調為其主體,依次還有商調、宮調和羽調。這些調式均屬五聲性調式系統(含六聲、七聲),以五聲性徵調式最多。
不論在那一種調式之中,比較平穩的旋律進行和比較規整的節奏,都是它們的共同特點。或敘事,或抒情,或喜悅歡樂,或悲憤哀痛,多為小三度、純四度和純五度的進行。雖然旋律的進行和節奏的發展大多比較平穩和規整,但由於在旋律的內在銜接上比較嚴謹,又有著一種潛在的動力,所以,便能夠深情而充分地表達一種音樂思想,創造出一個個鮮明而生動的音樂形象。這種特點的形成是和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特別是語音調值有著直接的關係。
(四)歷史溯源
銅川民歌之大部,是當地民眾在長期的各種音樂實踐中逐漸創造、完善和流傳下來的。流傳至今的大量銅川民歌,從前所談及的調式及音階結構特點看來,明顯地受到隋、燕樂音階的影響而成為它的一種變體。秧歌中《四六曲》的平調及高調,從其稱謂和調式音階看,雖無更充分的證據,但使人很自然的便把它和漢代的清、平、瑟三調中的平調和瑟調聯繫在一起了。
銅川民歌的另一部分,是明、清小曲的流傳,像《採花》、《放風箏》以及其他同曲異名中的一部分都屬於流傳下來的明清小曲。
銅川民歌的一部分是對外來民歌的借鑑、吸收和溶化。各地民歌的互相流傳和影響是有史以來就存在的一個傳唱現象。銅川的《孝歌》和喪事中唱《孝歌》的習俗,本紮根於陝南,而在歷史上,商洛地區曾向關中沿東部向北(包括銅川)發生過大量移民現象,從而使陝南的這種風俗及其《孝歌》也同時遷入銅川。《孝歌》雖經在當地長期傳唱,但仍明顯地保留著陝南的音樂風格。另外,外地民歌一經在當地流傳,便和當地人民生活發生聯繫,象在金鎖地區普遍流行的《鋤地號子》,就是當地民眾依據《孝歌》的音樂而把它發展成了一種勞動歌曲。有的民間藝人在這一曲調中填入了其他歌詞,並得到傳唱。除此雨外,還有其他一些陝南風俗的民歌同樣在當地農村普遍流行著,如《十想》、《花鼓子》等。這些民歌雖然明顯地保留著陝南的音樂風格,但都多少不等地發生了一些向銅川民歌靠攏的變化。這是因為這些民歌在當地流傳歷史較短的一種表現。在當地流傳歷史比較長的外地民歌,都突出體現了銅川民歌的音樂風格和歌詞中的銅川語言特點,僅只保留了外地民歌的一些痕跡,若不詳加分析,連此外來痕跡也是覺察不出來的。這是民歌在互相流傳中的一種必然,同時,也是借鑑、吸收、溶化和用來表現自身的一種結果。象《看你邋遢不邀遏》這首銅川民歌,其結構形式和所要表現的情趣,以及句數、樂句和詞的格式和陝北民歌《夫妻逗趣》完全吻合。這兩首民歌除詞的具體內容不同外,歌詞的語言風格前者明顯地表現銅川方言和語言特點,而後者則突出地體現著陝北的語言特點,其音樂風格更是突出地表現了關中、陝北之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