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2000F45

吉2000F45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以超產2號/吉89-45雜交選育而成。2002年寧夏種子管理站、寧夏農科院農作物研究所引入。黑龍江第一積溫帶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區、遼寧東北部、寧夏引黃灌區以及內蒙古赤峰、通遼南部、甘肅中北部及河西稻瘟病輕發稻區種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親本來源:超產2號(♀)吉89-45(♂)

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類型:粳型常規水稻

2007年寧夏審定,編號:寧審稻2007003

特徵特性

株高93cm左右,穗長15cm,株型緊湊,主莖葉片15片。苗色綠,散穗型,穗中等大小。每穗總粒數94粒,每穗實粒數84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3g。籽粒闊卵型,穎殼稈黃色、無芒。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出糙率82.5%,精米率74.5%,整精米率67.1%,粒長4.8mm,堊白率26%,堊白度3.1%,長寬比1.7,透明度1級,鹼消值7級,膠稠度80mm,直鏈澱粉含量15.6%。品質達到國家優質稻3級。
全生育期146天,屬中早熟品種。苗期耐寒性強,長勢旺盛,分櫱強,中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適宜寧夏引黃灌區插秧或直播種植。2005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893.24kg,較對照寧粳12號增產13.67%;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750.61kg,較對照寧粳12號增產7.62%;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821.93kg,較對照寧粳12號增產10.65%。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2.7kg,較對照寧粳12號增產8.3%。

栽培技術要點

(1)播種及插秧。保墒旱直播:4月10日左右播種,播量300-375kg/hm2(20-25kg/畝),播深3-4cm,耙磨後待出苗上水。插秧栽培:4月20日左右育苗。採用小弓棚塑膠薄膜保溫育秧方式。種子播前用80%的“402”農藥2000倍液浸種3-4天,播量300-380g/m2。5月15日左右開始插秧,最遲不超過5月20日。行穴距27×10cm或30×10cm,每穴插3-5苗。(2)施肥。全生育期施純N15kg/畝,P2O57kg/畝-8kg/畝。增磷控氮,氮磷配比約為2:1。(3)灌水。水層管理的原則是兩保兩控。插秧-分櫱期保淺水,以利促分櫱早生快發。6月下旬到7月初控制灌水適度曬田。7月中旬到8月初保水層,以利長大穗和防障礙性冷害。齊穗後控制灌水做到乾濕結合,有利穩根防倒,促進灌漿。因該品種分櫱強,屬多穗型品種,所以在田間管理上嚴格施肥和控水,以防後期倒伏。
·2005年國家審定,編號:國審稻2005048
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在東北、西北早熟稻區種植全生育期152.7天,比對照吉玉粳晚熟3.6天。株高96.5厘米,穗長16.8厘米,每穗總粒數118.3粒,結實率89.6%,千粒重24克。抗性:苗瘟5級,葉瘟5級,穗頸瘟7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9.7%,堊白米率23%,堊白度3.7%,膠稠度7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3%,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北方稻區吉玉粳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20.6公斤,比對照吉玉粳增產5.5%(不顯著);2003年續試,平均畝641.3公斤,比對照吉玉粳增產5.4%(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2.2公斤,比對照吉玉粳增產5.5%。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1.1公斤,比對照吉玉粳增產14.5%。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根據當地種植習慣與吉玉粳同期播種,稀播育壯秧,播種量催芽種子每平方米300克左右。2、移栽:插秧密度為30厘米×20厘米左右,每穴3~4粒穀苗。3、肥水管理:一般土壤條件下每畝施純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鉀8.5公斤;氮肥按底肥:櫱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鉀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在施藥滅草時期保持水層,其餘時期淺水灌溉,在蠟熟期及時排除田間存水。4、病蟲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紋枯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高,米質優,感稻瘟病。適宜在黑龍江第一積溫帶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區、遼寧東北部、寧夏引黃灌區以及內蒙古赤峰、通遼南部、甘肅中北部及河西稻瘟病輕發稻區種植。

2011年優質種子2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