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粳88

吉粳 88號是吉林省農科院水稻所於1999年以日本高產優質品種奧羽346號為母本,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逆性強、大穗、少櫱的長白9號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的水稻品種。

1、超級稻吉粳88號的育種經過及方法

吉粳 88號是吉林省農科院水稻所於1999年以日本高產優質品種奧羽346號為母本,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抗逆性強、大穗、少櫱的長白9號為父本,配製雜交組合,當年得到F 0 種子50粒;1999年冬海南加代並進行抗稻瘟病鑑定,淘汰偽雜株和發病單株後得到F 1 代種子100克,2000年F 2 代種植2500株於後代選拔圃進行選拔,2000年秋共選拔21個單株,2000冬送海南進行加代和抗稻瘟病性及耐冷性鑑定,共選拔35個株系。 2001年F 4 代進入選種圃每株系種植120株,進行整齊性、穩定性、抗冷性及產量鑑定,編號為01-124,其產量比對照品種秋光增產17%;平均公頃產量為9987公斤; 2001年冬F 5 代送海南加代擴繁、並進行性狀穩定性、抗稻瘟病性鑑定。2002年F 6 代進入產量比較圃和省預備試驗。同時參加不同生態適應性、生產穩定性鑑定試驗。抗稻瘟病性經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鑑定為葉瘟為抗、穗瘟中抗。2003~2004年參加吉林省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全省抗稻瘟病鑑定。同年,參加國家北方粳稻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和全國抗稻瘟病鑑定。2004~2005年參加遼寧省水稻區域試驗。2005年通過吉林省、國家品種審定。

2、超級稻吉粳88號產量水平

2003 ~ 2004 年連續兩年在吉林省前郭縣新立鄉 15 畝示範田和 150 畝正常栽培條件下,實測平均畝產達到了 765.3 公斤和 743.2 公斤 ,平均比當地種植的秋光增產 14.6% 和 18.4% ,最高地塊畝產分別達到 781.7 公斤和 834.8 公斤。

3、超級稻吉粳88號品種特徵特性

特徵特性:
1、 植株性狀: 株高約 100~105厘米,株型緊湊,葉片堅挺上舉,莖葉淺淡綠,分櫱力中等,每穴有效穗22個左右。
2、 穗部性狀: 主穗長 18厘米,半直立穗型,主櫱穗整齊,主穗粒數220粒,平均粒數120粒,著粒密度適中,結實率95%以上。
3、 籽粒性狀: 粒形橢圓,穎及穎尖均黃色,稀間短芒,千粒重 22.5克。
4、 品質分析: 依據農業部 NY122-86《優質食用稻米》標準,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長寬比、堊白米率、堊白度、透明度、鹼消值、膠稠度、直鏈澱粉含量、蛋白質含量共11項指標達到國家一級優質米標準,綜合評價等級為1級優質米。
5、 抗 逆 性: 苗期對稻瘟病發表現為抗, 異地田間自然誘發葉瘟鑑定表現中抗~高抗,異地田間自然誘發穗瘟鑑定表現中抗~抗高抗, 穗瘟最高發病率 60%。
6、 生育日數: 屬中晚熟偏晚品種,生育期 143~145天左右,需≥10℃積溫2900~3100℃。
栽培要點
1、播 種: 稀播育壯秧, 4月上旬播種,播種量每平方米催芽種子350克。
2、插 秧: 5月中旬插秧。行株距 30 ×16.5厘米,每穴3-4苗。
3、施 肥: 氮、磷、鉀配方施肥,每公頃施純氮 150~170公斤,按底肥3,
分櫱肥4,補肥2,穗肥1的方式分期施用。純磷60-70公斤,作為底肥;純鉀90-110公斤,分兩次施,底肥70%,拔節期追30%。
4、管 理: 水分管理採取分櫱期淺,孕穗期深,籽粒灌漿期淺的灌溉方法。
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
4、適應區域:
吉林省四平、長春、松源、通化、吉林等平原稻區,遼寧省北部的昌圖、開原、新賓等稻區、黑龍江省五常等縣市稻區、新疆等稻區。
5 、現已推廣面積與預計推廣前景、效益分析
1)推廣面積、 預計推廣面積
超級稻吉粳 88號2004年試驗、示範面積30萬畝左右,2005年推廣面積達到180萬畝左右。推廣區域吉林省中部、西部,東部等稻區,省外新疆、遼寧北部、黑龍江南部。
2005年吉林省氣候特殊,多雨、多濕、寡日照條件下,超級稻吉粳88號對稻瘟病表現為強,抗倒伏強,耐前期低溫,超級稻吉粳88號田間長勢明顯優於一般品種,平均公頃產量可達到9500公斤以上,比當地主推廣品種可增產15%以上。2006年推廣面積預計可達300萬畝左右,省外100萬畝。
2)效益分析
2006~2007兩年預計累計推廣超級稻面積達800萬畝,平均畝產為700公斤,比目前水稻高產地區平均畝產580公斤增收120公斤稻穀,增產幅度在20%以上,可淨增收稻穀9.6億公斤。其淨增產稻谷量相當於高產稻區擴大水田面積165萬畝。如果按目前我省節水稻區每畝最低用水量500立方米,可純節水8.2億立方水,按我省人均擁有水資源量1521立方,可解決53萬人用水問題。純增稻穀按市場每公斤稻穀按1.6元計算,全省種植超級稻農民可純增收益15.4億元,種植超級稻每畝年人均增收154 元,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由於不增加農民生產投入,不擴大耕地面積前提下僅僅通過超級稻科技提升來提高稻米產量和質量,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維持生態平衡,使全省稻穀總產可突破 50億公斤大關。因此,開展此項研究對促進我省農業結構調整,創立吉林大米品牌,滿足市場對吉林大米需求,發展農業生態經濟,對保障16億中國人糧食安全都將具有重大意義,社會效益巨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