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2010年4月6日,吉爾吉斯斯坦國數千反對派遊行示威,要求總統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辭職。4月7日,反對派與警方衝突,造成近百人傷亡,全國進入緊急狀態。4月8日,反對派先後占據議會大樓、總統府,並成立了以蘿扎·奧通巴耶娃為總理的臨時政府。巴基耶夫拒絕辭職,反對派組建的“臨時政府”不會、也無意與吉總統巴基耶夫方面談判。吉爾吉斯斯局勢尚不穩定。

簡介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市當地時間2010年4月6日,數千反對派遊行示威,要求總統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辭職。4月7日,反對派與警方衝突,造成近百人傷亡。反對派示威者還扣留了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副總理扎帕羅夫,吉爾吉斯斯坦全國進入緊急狀態。4月8日巴基耶夫已飛離首都,反對派先後占據議會大樓、總統府,並成立了以蘿扎·奧通巴耶娃為總理的臨時政府。4月8日晚比什凱克再度發生騷亂,“臨時政府”連夜組織志願者武裝協助軍警維護治安、恢復秩序。9日,比什凱克民眾為前兩日大規模騷亂遇難同胞舉行哀悼儀式,“臨時政府”宣布當天為全國哀悼日,所有政府辦公樓降半旗致哀

事件回放

開端

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市2010年4月6日,數千名反對派遊行示威,要求總統爾曼別克·巴基耶夫下台。

吉爾吉斯斯坦騷亂吉爾吉斯斯坦騷亂

4月7日,示威活動升級,當地時間13:15左右,近萬名反對派支持者從各地涌到市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示威與警察發生衝突中心。6個方隊約2000名內務部隊和防暴警察在阿拉套廣場附近展開驅散示威者的行動,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激烈的肢體衝突,一些示威者手拿木棒、石塊,個別人甚至手持衝鋒鎗,警察則動用了催淚瓦斯、高壓水槍並開槍。示威者情緒激動,猛烈衝擊總統府,造成人員傷亡。
據反對派領導人聲稱,約有100人喪生,至少180人受傷。據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的最新統計,在反政府示威者與警方發生的衝突中,截止目前已有至少40多人喪生,400多人受傷。
另外,第一副總理扎帕羅夫在塔拉斯市中心廣場被反對派示威者抓為人質,內務部部長莫爾多穆薩·孔甘季耶夫在塔拉斯市內務局大樓被反對派示威者扣為人質。孔甘季耶夫已經遇害。

發展

4月7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槍聲不斷。當天,反對派示威者占領議會大樓。據目擊者稱,反對派支持者衝進議會大樓時沒有遭到任何抵抗,議會大樓內當時也沒有滯留任何議員。議會大樓不遠處,總檢察院起火,總檢察長被打成重傷。反對派宣稱,總理烏謝諾夫已聲明辭去總理職務,並將由反對派組成“人民信任”政府。8日凌晨,反對派示威者占領總統府,總統巴基耶夫乘專機飛往南部城市奧什。國防部宣稱,“強力部門決定支持總統”。

全國哀悼 紀念暴亂中的遇難者吉爾吉斯斯坦全國哀悼 紀念暴亂中的遇難者

目前,反對派已經組建“人民信任政府”,由前外長、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領袖奧通巴耶娃領導,準備履行政府職能。

傷亡

臨時政府”衛生部4月9日公布數據,連日來在比什凱克發生的大規模騷亂致死至少75人,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另有1520人受傷。

最新進展

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組建的“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4月9日說,“臨時政府”不會、也無意與吉總統巴基耶夫方面談判。奧通巴耶娃表示,巴基耶夫不交出政權,“臨時政府”便不可能和他談判。她認為巴基耶夫不打算交出政權,她說,目前“臨時政府”掌控局勢,但巴基耶夫的支持者仍然存在。巴基耶夫陣營中有許多人在他當政期間攫取了大量財富,此時這些富人花錢雇兵,並為其裝備武器,企圖保護巴基耶夫的統治。 奧通巴耶娃強調,“臨時政府”不願看到內戰爆發,同時也會採取一切必要手段阻止內戰發生。
此前,巴基耶夫接受俄羅斯“莫斯科回聲”電台採訪時說,他“不承認任何失敗”,自己是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不準備辭去總統職務”。

各方反應

國際社會紛紛表示關注,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統阿卡耶夫當天通過“莫斯科回聲”廣播電台發表聲明,呼籲吉現任總統巴基耶夫自動辭職,以免進一步發生流血事件。阿卡耶夫表示,他本人並不想重新步入吉政壇,吉爾吉斯斯坦應由年輕一代政治家治理。
因局勢緊張,與吉爾吉斯斯坦相鄰的哈薩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均加強了邊境戒備。
歐盟聯合國、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烏克蘭等各國及國際組織,7號紛紛對吉爾吉斯斯坦騷亂事件發表聲明,要求衝突雙方保持克制,以合法的手段、通過談判解決爭端。俄羅斯當天表示對吉爾吉斯斯坦目前局勢感到憂慮。俄方呼籲衝突雙方在法律框架內解決分歧,不要採取暴力行動,以避免流血事件發生。

表態

反對派

導火索源自政府拘捕副主席
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人士稱,本次大規模騷亂的直接導火索是政府拘捕了“阿塔—梅肯”(祖國)黨副主席謝爾尼亞佐夫。2010年4月6號下午,約1500名示威者圍攻並占領了塔拉斯州政府大樓,將州長扣為人質,要求釋放謝爾尼亞佐夫。警方出動大量警力,解救了被扣押的州長,騷亂持續到深夜。反對派計畫7號在全國各地舉行“人民大會”,但沒有得到政府批准。
2010年4月7號上午,反對派支持者在全國多個州市大規模衝擊政府機關。在首都比什凱克,上萬名反對派示威者衝破警察在市郊的防線,聚集到位於比什凱克市中心的總統府前。他們要求總統巴基耶夫和總理烏謝諾夫出來當面談判,但遭到政府拒絕。反對派支持者於是試圖強行衝進總統府大樓,與防暴警察發生激烈衝突。
此外,反對派支持者在塔拉斯州、納倫州、楚河州等多個州衝擊並占領了當地政府大樓。吉爾吉斯斯坦前總檢察長、現反對派領袖之一的別克納扎羅夫當天表示,反對派的最終目的就是奪取國家政權。當天下午,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電視台第一頻道和第五頻道中斷電視信號,國家電視台被反對派支持者占領。此外,比什凱克瑪納斯國際機場從當天20點關閉,所有航班一律暫時取消。

俄羅斯-與事件無關

俄羅斯總理普京當天駁斥了有關吉騷亂事件與俄有關的報導,他說,不管是俄羅斯,他本人,還是俄官方人員,都和吉國內的事件無關。

美利堅-密切關注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邁克·哈默7號說,美方正在密切關注局勢,對有關暴力和搶劫的報導表示關切,呼籲各方禁用暴力、保持克制。

德意志-非常擔憂

德國外交部網站援引外長韋斯特韋勒的話說:“我對從吉爾吉斯斯坦傳來有關示威者與政府之間衝突的報導非常擔憂。我呼籲雙方保持克制。和平對話而不是暴力行動,是促使局勢平靜下來的唯一正確途徑。”

評論分析

鳳凰衛視何亮亮:經濟導致騷亂

在鳳凰衛視4月7日23點播出的《突發事件直播》中,評論員何亮亮對吉爾吉斯局勢做出點評。他指出,這次騷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吉國經濟。而未來三天裡總統巴基耶夫能否控制軍隊有力鎮壓騷亂,將決定他的政治前途。何亮亮同時指出,由於美國與吉爾吉斯現政府關係密切、俄羅斯對吉國現總統失去信任,當地局勢一旦失控,上合組織如能介入調停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國務院研究員萬成才:癥結在私有化分配不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對外政策室主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萬成才分析稱,吉爾吉斯此次騷亂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經濟不平衡以及私有化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公。
首先,吉爾吉斯長久以來存在的南北矛盾一直未能解決。由於連綿的大山將吉爾吉斯南北兩部分隔開,南北交通不便,發展也不均衡。北部發展相對較快;而南部經濟發展緩慢,因為貧窮,且距阿富汗較近,南部的毒品與恐怖主義也日益嚴重。2005年吉爾吉斯爆發的“鬱金香革命”則是由南方率先發起,現任總統巴基耶夫就來自南部。巴基耶夫去年連任總統以後,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此次騷亂則是由北方發起,逐漸從北方向首都蔓延。
其次,吉爾吉斯斯坦經濟不景氣也是騷亂爆發的重要原因。“從反對派的訴求中,諸如要求降低物價,減少稅收等便可以看出經濟原因。吉爾吉斯經濟比較單一,遭受金融危機衝擊之後,吉爾吉斯成為中亞五國中經濟最不好的國家。去年還能控制,但目前物價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導致騷亂爆發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私有化過程中的財產利益分配不公亦是騷亂爆發的原因之一。此次,反對派提出的口號中,有一點要求能源、通訊、網路企業重新收歸國有。“為何會要求收歸國有?吉爾吉斯國有資源在私有化以後,收費大大提高,資本家只顧賺錢,大大加重了普通民眾的承受能力。因此,他們希望重新收歸國有。”
萬成才認為,中亞國家大都處於過渡時期,在政治轉軌、經濟轉型期間,出現問題也並不奇怪。這其中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經濟因素,還有財產利益分配的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他同時認為此次騷亂不會對整個地區局勢產生大的影響。

邢廣程:並非顏色革命

4月8日,在分析西方對吉爾吉斯斯坦局勢的影響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問題專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邢廣程對中新網表示,這個國家一直受到外國勢力的影響。而對於有觀點認為這次騷亂屬於“顏色革命”的問題,邢廣程給予了否認。他認為,不是說所有的政權更迭都是“顏色革命”。所謂“顏色革命”,是有一定的政治含義的,就是說西方國家為了推動屬於他們的勢力上台而導致政權更迭,而這在西方看來是有民族色彩的,是有一個套路的,儘量避免流血,所以這符合其政治安排。他表示,不願用“顏色革命”這個詞來定義這次吉爾吉斯發生的事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