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吉澳以及其西面的鴨洲,是香港生態旅遊勝地,可遠眺深圳鹽田貨櫃碼頭。鄉民的祖先自明末起南遷,雜姓而居,因島形呈“之”字型,形成天然避風港,此後多為漁民居住,1950至1960年代是全盛期,當時約有4000多人聚居。在2006年,島上仍有約200戶客家、蛋家人雜姓而居,但年青一代大多搬出市區。島上商業活動匱乏,目前只有一間益民酒家、零星數家士多,但沒有旅館。島上唯一一間學校吉澳公立學校亦已於2005年停辦,停辦前只餘下數名學生。
該島位處香港及深圳邊界,雖然不非屬禁區範圍,但唯一來往該島的船隻需要經香港禁區沙頭角碼頭登岸,非原居民一般會從大埔三門仔、馬尿水等地方租船,直接前往該島作短暫停留。
習俗
島上以漁業起家,居民深信島上有龍脈橫越,每隔10年就會舉行“安龍太平醮會”,以保龍脈不衰。按照習俗,居民每會醮會舉行前兩年,向天后擲杯,在農曆9月擇定吉日,然後籌備醮會。當地人之後會選定一批人擔任打醮管理人,他們必須夫妻雙全、三代同堂、有兒有女有孫,人選定好後,再向天后擲杯9次,誰獲得最多“勝杯”(即一正一反),最多就可獲得“攬榜公”的最高殊榮,按他之下還有副榜公、緣首等職位。在儀式之中,他們要供奉“山大人”(紙紮觀音)、演木偶戲及神功戲;另要舉辦天后出巡、太平出巡及正誕大出巡這大巡行,吉澳醮期長達6天,屬香港現存醮會中所罕見。2006年10月25日吉澳一連六天舉辦第24屆(即踏入230年)時,居民集資高達700萬港元,除了傳統儀式外,還加插龍舟、卡拉OK、魔術表演、懷舊金曲、雜技獻技,並首次在島上鳴放煙花。
建築物
吉澳大街
交通
吉澳對外交通完全依靠渡輪。
街渡:沙頭角至吉澳
註:沙頭角屬於香港禁區範圍之內,進入需要申請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