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地質學院

吉林大學地質學院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部的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的東北地質學院。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物學系及東北工學院物理系一部分合併,成立東北地質學院。1958年,東北地質學院更名為長春地質學院。1996年,經教育部批准長春地質學院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

基本內容

校園簡介:原長春地質學院創建60年紀念活動的主題思想是: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展示成就、凝聚人心、整合資源,促進地學學科又好又快發展,並將“秉承長院傳統,再造地學輝煌”作為此次紀念活動的主題。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部的前身是創建於1952年的東北地質學院。1951年根據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建立東北地質專科學校,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任校長。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物學系及東北工學院物理系一部分合併,成立東北地質學院。1958年,東北地質學院更名為長春地質學院。1996年,經教育部批准長春地質學院更名為長春科技大學。2000年長春科技大學與吉林大學合校,成立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部。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喻德淵、俞建章、業治錚、董申保、張壽常、吳磊伯、郭鴻俊、馬振圖,胡褘同;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顧功敘、經福謙;物理學家余瑞璜;水文地質學家劉國昌等建校之初就來校任教。

發展建設

吉林大學地學部經幾十年的發展建設,至2000年合校時已基本上形成了由單科性院校向文理滲透、以工為主、理工結合、文理工管兼備的綜合性院校的過渡。至2011年止,培養本、碩、博以及博士後等各層次畢業生93000餘人。據不完全統計,畢業生中有翟裕生、薛禹群、劉嘉麒、康玉柱、滕吉文、徐世浙、何繼善、林學鈺等8人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有張貽俠、馬志紅、宮輝力等8位校友被選為外籍院士;有范士凱等8人被評為全國勘查大師;有徐紹史、王濤、孟憲來等近三十位校友走上了副部及以上領導崗位;有李建保等十餘位畢業生在各高校任黨政負責人;有近三十位校友被選為長江學者、千人計畫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計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有奚青等校友成長為著名作家,匡得鰲等校友成長為著名國畫家,邵成璽等校友成長為著名書法家。李華梅校友是第一個登上南極的女科學家,陳宜元校友參與和主持了東方紅一號、二號,實踐一號等衛星的研製並擔任了資源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趙軍也是我校校友。

吉林大學地學部向來堅持教學、科研兩個中心,一直把科研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積極服務於地方經濟,努力解決國計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曾經參加過三峽水庫和南水北調工程的論證、大慶油田會戰、我國十大鋼都建設、雲南大旱找水、萬米深鑽的研製、松花江污染的治理、主持了全國第一輪油頁岩及油砂資源評價等。另外,從50年代在遼寧寬甸發現硼礦,到60年代發明了航空核子旋進磁力儀,再到70年代以俞建章教授的名字命名了建章珊瑚,直至80年代的中國變質地質圖的繪製完成、90年代的滿—綏地學斷面的全面驗收。所有這些,浸透著幾代學人勤奮的努力、逆境的拼搏、艱辛的汗水和作為一個自然科學家的良知。

吉林大學地學部下設地球科學學院、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建設工程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五大學院以及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研究中心,綜合礦產信息預測研究所,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等三個研究所。

師資力量

現有人員總數636人,其中有教授(研究員)175人,副教授(研究員)127人,中級職稱人員116人;教師中有院士一人,雙聘院士3人,俄羅斯外籍院士5人,國家“千人計畫”專家5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教育部跨世紀和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擁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擁有“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地球物理學”、“水利工程”“地質工程”等6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公共管理’、‘地球物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7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和構造地質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地質工程、水文學與水資源、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等21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擁有34個碩士學科授權點;開設18個本科專業;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地球物理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科研工作

合校後,地學部科研工作在既有的基礎上又有了長足的進步,科研項目集中在解決重特大國計民生問題以及高精尖領域,科研手段愈發先進,先後建成了包括地球物理探測儀器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複雜條件鑽采技術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地下空間探測工程重點實驗室以及油頁岩及其共生礦產吉林省重點實驗室在內的13個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科研經費逐年攀升,2011年,地學部年科研到款達到了歷史最高值的3.677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科研成果豐碩,2000年至2011年間,獲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及以上等級獎勵的達53項。詳見附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