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林,R.
正文
英國小說家、詩人。1865年12月30日生於印度孟買。他的父親曾任孟買藝術學校校長,後任拉合爾博物館館長。吉卜林 6歲時,被送回英國受教育。17歲大學畢業,在印度拉合爾《民政與軍事報》任副編輯。1886年出版短詩集《歌曲類纂》,主要是諷刺詩。1888年出版《山中的平凡故事》,以此初露頭角。隨後,《三個士兵》、《加茲比一家的故事》、《在喜馬拉雅杉樹下》、《人力車幻影》等 6卷短篇小說集相繼問世。這些作品都是他在24歲以前寫成的。他以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為題材,以作品主人公堅韌的性格,反映帝國的擴張精神,因而名噪一時。1887至1889年,他遊歷印度、中國、日本和美國各地,寫了許多札記,後來收入《飄洋過海》(1899,2卷)。1891年出版《生活的障礙》。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消失的光芒》(1890)不及他的短篇,1905年改編為劇本。1892年,他用士兵俚語寫成的《軍營歌謠》出版,其中同樣表現了帝國擴張精神。
1892年,吉卜林同美國作家查爾斯·沃爾科特·巴萊斯蒂合寫的一部傳奇《蘿拉卡》出版。同年與這位合作者的妹妹結婚。4年後回英國薩塞克斯定居。
從90年代後半期開始,吉卜林擴大了創作的題材範圍,從描寫印度的風光和人物轉向世界其他地區,在描寫日常生活的同時宣傳他的理想的生活原則。如中篇小說《勇敢的船長們》(1897)寫一個美國財主的子弟出海航行,在艱苦生活中鍛鍊意志。此外還有《白天的工作》(1898)、《斯托凱公司》(1899)等。他這個時期的詩歌創作,收入《七海》(1896)和《五國》(1903)兩部詩集,其中絕大部分詩篇是寫英國軍隊在異國的征戰,英帝國的責任和光榮,明顯地流露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優越感”。他曾說征服並統治世界是“白種人的重任”。他主張以詩歌喚起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帝國自覺心,號召人們遠涉重洋去開拓殖民地。他的作品充滿擴張精神,因而他有“帝國主義詩人”之稱。
吉卜林在後期還著有長篇小說《吉姆》(1901)、兒童讀物《正是如此的故事》(1902)、《普克山的帕克》(1906)和《作用與反作用》(1909)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吉卜林發表了不少詩歌和特寫,為英帝國的政策辯護。後來他的家被德國飛機炸毀,兒子在戰場上陣亡,因此他的思想和作品都籠罩了一層絕望、痛苦的陰影。他晚期的詩歌,有為世界性災難感到惆悵的哀音。他的小說《各種各樣的人》(1917)、《借方與貸方》(1926)、《極限與更新》(1932)等都描寫了生活的困頓和希望的破滅。
吉卜林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叢林故事》(1894)和《叢林故事續篇》(1895),其中不僅描繪了自然界和動物的心理,而且著意闡釋自然界的規律。他力圖說明生活就是掠奪,每一種生物都必須為自身的生存進行鬥爭,因而需要毅力和勇氣,需要紀律和有效的行動。有些評論家認為《叢林故事》是不應受到指摘的一部書。雖然它曲折地反映了帝國主義思想,但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野獸的品性和行動的描摹,具有童話般的魅力。作品的藝術技巧值得肯定。
吉卜林文筆的特色是簡潔凝練,沒有多餘的話,不寫與主題無關的事。他的短篇小說構思新穎,敘述生動有力,不作過分渲染,但情景變幻,跌宕有致。即使是兩、三頁的短篇,也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小泉八雲認為吉卜林的短篇小說可以和莫泊桑的作品相比而無愧色。吉卜林的詩歌韻律和諧,音節流暢,如《英國的詩歌》、《東方和西方的歌謠》都表現了詩人嫻熟的技巧。1907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1936年 1月18日吉卜林在倫敦去世。英國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之角”為他舉行了國葬。1937年出版了他生前寫的自傳《談談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