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城街道

合陽城街道

合陽城街道位於重慶市合川區主城區,是合川區商貿、金融、教育、文化中心。位於合川北城,面積34.74平方公里,轄5個村、15個社區,常住人口14.25萬人,戶籍人口9.4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7萬人),城市化率達到81%。是合川區經濟、商貿、金融、教育、文化中心。轄區內有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重慶民生職業學院、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重慶廣播電視大學)、西南大學繼續教育基地、合川教師進修校(合川師範學校)、合川中學、新華國小、新華幼稚園、涼亭子國小、學昌門國小、文華國小、合師附小、五尊國小、濮湖國小等各級各類學校及幼稚園44所,在校學生5.3萬餘人,其中高校6所,在校學生3.4萬人。

基本信息

地理概況

街道一角 街道一角

嘉陵江、涪江匯流於境內,東與釣魚城街道相鄰,南與南津街街道相望,西鄰渭沱鎮,北接大石鎮,距重慶主城區高速公路58公里;交通便利,物產豐富,商貿繁榮,文化發達,環境優美,城市整潔;水資源得天獨厚,境內嘉陵江、涪江在這裡交匯,使合陽成為名符其實的江城;是重慶市級山水園林城區和衛生城區、重慶北部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心版塊。

概況

合陽城街道位於合川區中部偏南,嘉陵江、涪江匯合處。面積38.50平方千米,人口8.70萬人(2001年)。轄將軍墳、交通街、蘇家街、久長街、營盤街、鼓樓街、別凡溪、涼亭子、瑞山路、較場壩、五尊11個社區,馬嶺、五顯、長興、利川、濮湖、牟山、沙坪7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瑞山路。212國道和合(川)肖(家)公路相接,與三江航道交錯,涪江大橋連線城區南北。古蹟有宋代單公堤、明代古城牆、文廟大成殿,東漢畫像石室墓和崖墓群,唐代濮岩寺摩崖石刻造像群。
[2006年代碼]500117001:~001將軍墳社區 ~002交通街社區 ~003蘇家街社區 ~004久長街社區 ~005營盤街社區 ~006鼓樓街社區 ~007別凡溪社區 ~008涼亭子社區 ~009瑞山路社區 ~010較場壩社區 ~011五尊社區 ~200馬嶺村 ~201五顯村 ~202長興村 ~203利川村 ~204濮湖村 ~205牟山村 ~206沙坪村

沿革

自西魏恭帝建合州始,歷為郡、州、縣治所。清光緒為合州城廂,1913年州改縣,為合川縣治城廂,1926年設合川市,1931年為西城、南城兩鎮,1939年合併為西南鎮,1954年分西南鎮為第一、二街,1956年第一、二、三街組建柏樹街街道,1983年析柏樹街街道置梓橋街街道。1992年後樹街、梓橋街、高石坎(部份)街道和五尊鄉、濮湖鄉部份區域合併組建合陽城街道。
1997年,面積20.4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渠江街、梓橋街、久長街、申明亭、交通街、三元宮、三塊石、青竹 、皂角院、蘇家街、柏樹街、文華街、五顯廟、丁字拐、大南街、鼓樓街、別凡溪、齊家巷、文明街、康同街、青龍街、雙牌坊、營盤街、落陽門、青龍橋、五尊26個居委會和蟠龍、利川、立石、老馬、馬嶺、五顯、魚石、夾巷、中店、高望10個行政村。
2001年,將原涼亭子街道所轄8個村委會、9個居委會,面積18.10平方千米,3076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395人),劃歸合陽城街道管轄,合陽城街道共轄18個村委會、29個居委會,總面積38.50平方千米,總人口8699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9130人,辦事處遷至瑞山路(原涼亭子辦事處駐地)。
附:涼亭子街道位於合川市中部偏西南,涪江左岸。合州大橋連線城區南北,212國道貫穿境內。合(川)化(澄)公路與涪江航道相交。 [沿革]明洪武初為合州城西廂。1913年州改縣,為合川縣治西廂。1926年置沙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次年更名為濮湖鄉。1992年劃合陽鎮和濮湖鄉地域組建涼亭子街道。1997年,面積18.1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涼亭子、較場壩、黃金橋、將軍墳、雙河橋5個居委會和涼亭、較場、石院、濮湖、接龍、牟山、火焰、袁家、沙坪9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併入合陽城街道。

行政區劃

合陽城街道現轄15個社區居委會、5個行政村:

將軍墳社區、營盤街社區、涼亭子社區、瑞山路社區、較場壩社區、立石子社區、五尊社區、濮湖社區、濮岩社區、沙坪社區、新華社區、花果山社區、龍苑社區、塔耳門社區、錦城路社區、馬嶺村、五顯村、長興村、利川村、牟山村。

歷史文化

人文積澱厚重。合陽是巴文化發源地之一。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古有“瑞映清風、涪江晚渡、濮湖夜月、金沙落雁”等自然風景。

歷史名人

北宋理學家周敦頤作合州判官6年,開合州理學之宗;清初于成龍任合州知州,勤政為民,勵精圖治,“一雙草鞋,一身布衣”,被譽為“清官第一”;合川籍愛國主義實業家盧作孚在合川創辦民生公司,成為近代中國船王。

經濟發展

農業經濟 農業經濟

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辦事處緊緊圍繞“提速發展、跨越趕超、率先崛起”的總要求和“1235”工作思路,以提升城市檔次為核心,大力培育商貿文化中心,突出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社會穩定、隊伍建設“四個重點”,群策群力,創新實幹,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台階。截止2008年6月底,全辦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1億元,同比增長58.65%;工業總產值實現9.56億元,同比增長17.02%,增加值達到3.2億元,同比增長18.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2億元,同比增長68.5%;財政總收入達1.3億元,占預算收入的41.9%;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312萬元,占預算的37.7%;城市化率達到81.87%,提高6.37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2860元,同比增加307元。街道轄區內有商貿流通企業800餘戶,個體工商戶7600餘戶,各類商貿網點2000餘個。2011年1—10月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31.4億元,同比增長1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億元,同比增長25%;財政總收入8.56億元,同比增長123.1%;招商引資23.62億元,到位2.4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900元,同比增長15.3%。是重慶市“發展鄉鎮企業明星鎮街”和區級文明單位。

街道建設

重慶天嘉、華豐、永生等六個骨幹工業企業紛紛投巨資技改擴建;合州市場、三鑫、金九等大型商貿集團上等升級。民營經濟已成為全辦經濟的主力軍,發展迅猛,驚喜連連。創新實幹,高校園建設又有新突破,全力以赴做好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擴建的協調服務及重慶郵電大學移動通訊學院征地工作。同時,加大工作力度,為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學院等三所大專院校落戶合陽,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在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檔次上打好主動仗,城市形象和管理取得新進展。投資8萬元,在51條背街小巷安裝了96盞路燈,對309條背街小巷的清掃保潔實行了市場化運作,投資5萬元,整治了3條下水主管道堵塞。在提高市民素質上,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與文明同行,為合陽添彩”的宣傳教育活動,舉辦了有130名村(居)民骨幹參加的“認清合陽形勢,爭做文明市民”專題講座,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傳教育,一個守秩序、講衛生、護環境、重信用、獻愛心,人人為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做貢獻的新局面正在合辦處逐步形成。社會事業全面推進。有各級各類學校20多所,其中大學5所,中等職業學校4所。有國際標準的體育場和規範化的圖書館,7個村、10個社區均有標準健身場地、活動室;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6平方米;城市登記失業率為3.6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建立了失業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部分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社會保障體系較為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