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合血香
【功 效】:潤肺止咳、通經活血。
【主 治】:用於氣血虛弱、神經衰弱、急、慢性氣管炎、哮喘、月經不調、感冒、咳嗽。
【性味歸經】:甘、辛,平,入肝、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 12一18克,水煎服。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南部、東南部。
【拉丁名】:lysimachia graaettii Fleich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甘、芳香,性平。有疏風行氣,通經活血,消炎止咳,退熱止痛。補虛功能。用於氣血虛弱,神經衰弱,急、慢性氣管炎,哮喘,月經不調,感冒,咳嗽。
動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10-40cm。乾後略有香氣。莖單生或數條叢生,近直立或傾斜,基部常傾臥生根,圓柱狀或上部微具棱,疏被短柄腺體。葉互生;葉柄長2-15mm,密被短柄腺體;葉通常生於整的上半部並向頂端稍密聚,下部葉退化成鱗片狀或僅存葉痕,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8(-13)cm,寬1-2(-4)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微呈波狀,上面易變為深褐色,下面蒼綠色,密被帶紫色連結成斑塊狀的小腺點,網脈兩面均明顯。花單出腋生或有時2-3朵生於葉腋不發育的短枝端;花便纖細,長1.5-4.5cm;花萼5裂,近達基部,裂片卵形,先端漸尖;花冠黃色,長8-15cm,5深裂,裂片狹長圓形,寬約4mm,先端鈍;雄蕊長約6mm,花絲基部連結成淺杯並與花冠基部合生,分離部分極短,花葯頂孔開裂。蒴果球形,帶白色,直徑5-6mm,常為不規則的瓣裂。花期5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