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德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實施“質量立校,教研興校”的治教方略,大力推行科學管理與民主管理,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在短期內教育教學質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高考,2003年本科進線72名,其中重點20名;2004年本科進線106名,其中重點29名,學生白超以708分的優異成績居全省理科第二名,被清華大學錄取;2005年本科進線175名,其中重點48名;2006年本科進線146名,其中重點25人;2007年本科進線174名,其中重點28人。學校的辦學知名度大大提升,辦學吸引力明顯增強,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學校堅持“負債建設,收費還債,分期付款,滾動發展,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增強效益”的指導思路,加大投資力度,改善辦學條件,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3年以來,共投資1600多萬元,修建了教學樓、辦公樓和男生公寓樓,新建了校門和綠化透視牆,擴建了操場,硬化了部分校園道路,建起了多媒體報告廳、電視教學網、微機室及標準實驗室,辦學條件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學校2003至2005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縣“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03年被評為全市“群體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榮獲全市普通高中示範性評估二等獎、高中教育質量三等獎。2006年被評為全縣“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和全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同時,被確立為全市“教研教改實驗學校”和全國“誘思探究”教學理論重點實驗學校。其辦學事跡被市、縣電視台和《隴東報》、《蘭州晨報》、《蘭州晚報》、《西部商報》、《慶陽教育》、《黨旗飄飄》等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
面對新的教育形勢,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我們將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全面提速,科學發展,努力使學校的辦學水平邁向更高層次。
教育質量
2009年以來,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學校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常規工作抓落實,重點工作抓實效,發展瓶頸抓突破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實施教學過程管理,穩步推進課程改革,積極創新德育方法,精心培育校園文化,努力培養創新人才,追求全面發展前提下的高升學率,凸現示範中學的辦學特色,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高考成績創近年新高,首次突破200人大關,其中本科以上進線256人,重點進線69人,600分以上4人,參加全國高中學科競賽,生物獲市級團體一等獎,在市級示範高中督導複評中,獲良好等次,學校在市級示範校督導複評中獲一等獎,被評為2009年全縣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發展理念
班子調整後,新一屆班子面對學校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針對學校工作實際,不斷豐富“以德治校,以人為本”辦學理念的內涵,提出了新的辦學思路和奮鬥目標,著力突出了三項工作:一是班子建設,二是師資隊伍建設,三是“三風”建設。
學校繼續堅持“以德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並對“以德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的內涵進行了豐富、創新和發展。提出“以德治校”就是學校領導要以自己高尚的師德感染、影響廣大教職工;廣大教職員工要為人師表,以自己的高尚師德感染、影響和教育全體學生;廣大師生要以道德規範約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以人為本”一是關注教職員工的福利待遇和生活中的困難;二是關注教師的職業成長,促使教師的專業發展;三是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的辦學思路是“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最佳化內部管理為抓手,以加強師資培訓為關鍵,以促進學風建設為重點,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高中課程改革,不斷創新德育工作途徑,精心培育和諧校園文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的奮鬥目標是“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理念提升、管理創新、師資最佳化、硬體達標、質量提高的新突破與新飛躍,達到規模、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與和諧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和辦學品位,精心打造隴原名校,著力創建社會信賴,家長滿意、領導放心、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現代化氣息的省級示範高中”。
管理效能
規章制度是實施管理的必要前提。為了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並保證各環節互相溝通、協調運轉,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從嚴、從細、從實的管理思路,對學校已有的工作制度進行重新審視,修訂完善,對各類人員的工作過程、質量、效益,實行全面量化考核評價,努力做到使每一個管理策劃都精心,每一個管理環節都精細,每一個管理結果都精緻,向管理要質量,以質量求生存。同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保證監督作用,與校委會精誠團結,密切協作,主動補台,在做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下,著力協調各方關係,及時了解民眾呼聲,著力解決教職工實際困難,化解職工中的矛盾與糾紛,為學校整體工作保駕護航,確保了教育教學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
師資培訓
堅持“崗位培訓,崗位成才”的原則和“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認真實施繼續教育,繼續開展新老教師“結對幫帶”活動,大力實施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培養工程,加大校本培訓力度,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精選推薦《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教育刊物的前沿信息組織教師學習,定期組織教師收看名師名家專題講座和教學實錄,細心體會名師大家的一招一式,對一些操作性強的經驗結合實際付諸實踐,不斷滲透新課程理念,改變僵化的教學模式,打開閉塞的教學思路,拓展知識視野,提升業務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組織教師赴環縣一中進行考察學習,學習借鑑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加強與市內兄弟學校的交流與溝通;有計畫、有針對性地選派骨幹教師參加教育碩士培訓;全面啟動教師課堂教學錄像和錄像課評選活動,以努力促進教師的崗位成才和專業成長。同時,學習借鑑孟壩中學的評課方式,在各學科間積極開展評教評學活動,開展公開課、示範課、研究課70多節,進一步錘鍊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效果有了較大提升。年內,《幾何畫板軟體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套用》課題已報省進行教育科研成果鑑定,省級課題《教師身體素質與體育活動研究》第一階段已結題,《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演示儀》教具獲國家級一等獎,《繼電器作用演示儀》教具獲市級優秀獎,有60多位教師的教學論文在不同級別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各級教學研討會上獲獎,有10多人受到不同級別的表彰獎勵。
德育為首
學校堅持德育為首,立足學生全面成才,貫徹“嚴、實、細”管理原則,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大膽嘗試新的管理措施,唱響教學質量主旋律,向管理要質量,以質量求發展。
1、以導為主,以管為輔,貼近學生實際,降低德育重心,整合德育力量,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教育內容,切實增強德育實效,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從擺放好課桌、認真搞好室內外衛生等小節入手,加強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深入開展了班級自主化管理,使學生在管理他人的過程中不斷增強紀律觀念和自律意識,形成人人參與管理、人人服從管理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
2、針對目前學校學生學業基礎較差,學習缺乏動力,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意識淡薄,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能力不強等問題,堅持“聽得懂、練得動、低起點、高密度”的教學原則,最佳化措施,落實過程,追蹤問效,加大培優轉邊工作,對學生的薄弱學科和各學科的薄弱環節採取定時間、定地點、定學生、定教師的辦法組織進行補習,努力增強教學實效性,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力爭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得到最佳發揮,力求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3、堅持目標管理,打好“盯人戰術”,實施“培優轉邊”,確保重點,爭創名牌,全力打好高考攻堅戰,努力提升學校辦學聲譽。
4、堅持召開開學典禮和中考總結會,認真落實優生獎勵政策,積極構建“三位一體”教育管理網路,形成了齊心協力、共抓教育的良好氛圍。
人文關懷
1、大力培育和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創辦了校園宣傳櫥窗,建起了文化走廊,著手製作教師工作牌配座右銘,使師生“抬頭受教育,俯身聽教誨”,達到自我約束、自我警示、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創建了學校榮譽展室和師生書畫展室,編髮《工作簡訊》,建立學校網站,舉辦校園校報,開通校園廣播,開展大型藝術活動,建立強大的校園文化陣地和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豐富師生文化生活,陶冶師生道德情操,推動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校報《晨曦》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雜誌社組織的第四屆全國中國小優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學組優秀校報一等獎。
2、充分挖掘學校獨特的文化底蘊,積極實施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大興讀書學習之風,努力營造書香校園。精選內容,明確計畫,循序漸進,要求學生備有專門的誦讀筆記,前一周摘抄好下一周的誦讀筆記,利用每天早、午、晚預備前的五分鐘時間組織學生集體誦讀初、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和貼近高考內容的古今經典詩歌、辭賦和散文,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形成名副其實、特色鮮明、昂揚向上的校園精神。
3、通過各種渠道,爭取助學資金,落實助學政策。今年,學校籌資1.4萬多元,資助在校學生30名,爭取“深-甘”助學金1.1550萬元,資助在校學生33名,爭取社會各界資助我校高考錄取貧困學生100多名,發放資助金36萬多元。
基礎建設
學校搶抓機遇,積極爭取災後重建建項目,建築面積4997平方米的師生餐飲樓,現已即將竣工,下學期有望投入使用。同時,爭取到國家清理教育債務專項資金360萬元,災後重建資金532萬元,李傑先生捐款20萬元,長慶油田採油二廠捐款10萬元,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供了資金保障。
在新的一年裡學校將繼續堅持“以德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最佳化內部管理為抓手,以加強師資培訓為關鍵,以促進學風建設為重點,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高中課程改革,不斷創新德育工作途徑,精心培育和諧校園文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