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叵(pǒ )筆畫數:5;
部首:口;
筆順編號:12515
鄭碼:HJVV,U:53F5,GBK:D8CF
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叵pǒ
【副】
(會意。“可”字的反寫。本義:不可)
同本義
叵,不可也。——《三蒼》。按,從反可,指事。
懷故叵新歡。——謝靈運詩又如:居心叵測;叵信(不可信);叵奈(怎奈;無奈)
遂,便,於是
超欲因此叵平諸國。——《後漢書·班超傳》。注:“猶逐也。”
帝知其終不為用,叵欲討之。——《後漢書·隗囂傳》
多,甚。通“頗”
其是非叵繆於聖人。——《漢書·司馬遷傳贊》
常用辭彙
叵測(pǒcè)不可預料;不可推測(含貶義)
吾門人多矣,尹子叵測也。——《新唐書·尹愔傳》
居心叵測
心懷叵測
叵羅(pǒluó)
古代飲酒用的一種敞口的淺杯
金叵羅鑲金描金的華麗嫁妝
叵耐(pǒnài)
不可忍耐;可恨
叵耐毛太公老賊冤家,如何不報了去!——《水滸傳》
叵耐劉表,昔日斷我歸路,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時。——《三國演義》
也作“叵奈”
詞語溯源
《康熙字典》記載【醜集上】【口字部】叵·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2《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普火切,音頗。《說文》不可也。從反可。《後漢·呂布傳》大耳兒最叵信。
又《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
又遂也。《後漢·隗囂傳》帝知其終不為用,叵欲討之。《注》叵,猶遂也。
又《班超傳》超欲因此叵平諸國。
又叵羅,酒巵。《北史·祖珽傳》神武宴僚屬,於坐失金叵羅,竇太令飮酒者皆脫帽,於珽髻上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