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史伯璿(1299-1354),一名史伯璇,字文璣,號牖岩,元朝“東海名儒”,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自幼刻苦求學,嗜學能詩文,博通經史,終身隱居不仕,篤信朱熹學說,反覆研究達三十年,“遂取諸家篡輯之編而去取焉。乖戾者折而辟之,隱味者引而伸之,旁通曲暢著於簡牘,名曰《管窺》(《四書簡窺》),成為元儒名家。人勸之仕,則說:“讀書本以善身,為仕而學,豈我志也。”享年五十六歲。他精思善學,對天文、地理、歷學、算術也很有研究,都達到“博涉能通”。如對日蝕、月蝕作了非常通俗的闡述。他說:“月掩日為日食”,把張衡的“暗虛”說和朱熹的“同度同道”說,解釋得清清楚楚,比明萬曆歐人傳入的地影說早了一百多年。
有詩文集《青華集》四卷,今存。另著《四書管窺》八卷、《管窺外篇》二卷等。生平事跡見《(隆慶)平陽縣誌》卷二、《東甌詩集》卷三、《元詩選·癸集》戊集上。生年,據其《續修四書管窺大意》(《青華集》卷一)“愚幼時廢學,歲辛酉春秋二十三矣,始知以書籍自課”推知。
史伯璿為人也很有骨氣,“平生不事舉業”,過著隱居生活。他的朋友周覺民曾勸他“北游”求官,他說:“士各有志,不可用同一標準來要求。”因為他生長的時代,正是黑暗的王朝。與他同時代的平陽金鄉詩人、他的好友陳高的詩中就曾反映這一情況 。如《即中漫題》之三寫道:
農父江邊立荷戈,無人南畝種嘉禾。
今年妻子愁飢死,活到明年更奈何。
史伯璿不求高官厚祿,隱居小鎮,數十年中,踏踏實實做了一些事。儘管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他的主要業績被歷史潮流沖刷得差不多不見了,漸漸地被多數人所遺忘,但只有益於人類、有益於民族、有益於社會,總還有人再說起他的時候。史伯璿的舊居,後建成祠廟;他的墳墓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以說,終於“贏得生前身後名”。
史伯璿墓
鳳山有鳳冠岩、鳳山寺、鳳雛石、搖動岩、龍虎岩、懸虹岩及史伯璿墓、錢倉雙塔等勝跡。其中數鳳冠岩最為引人。在平陽錢倉站下車,前行數十步,就可看到路側西北山嘴上聳立著幾塊聯疊而成的巨岩,猶如鳳冠,故稱“鳳冠岩”。此岩因高跨浙閩古驛道旁,古代曾在岩頂設烽火台,所以又有“煙臺岩”之稱。鳳冠岩高約十多米,陡立如壁,上鐫“元儒史先生墓”六個楷書擘窠大字,古樸蒼勁,系清乾隆間平陽縣令何子祥所書。史先生即元代著名學者史伯璿。令人惋惜的是,史伯璿墓近年來因劈山造田和開卷取石,遭到嚴重破壞,只在岩前兩米多遠的亂石堆中保留一塊穹狀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