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端午節風俗

台灣端午節風俗

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五日,“五”與“午”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重午或重五。古人有一種習俗,是在五月五日以蘭草沐浴,所以端午節又有“浴蘭節”之稱。因五月五日午時為“陽辰”,唐宋時稱端午節為“端陽節”。明清時代,北京人稱端午節為“五月節”。

簡介

在台灣這是一個僅次於春節的節日。節日一到,家家戶戶都清掃一新。節前人人都要理髮,據說若是頭髮太長,就要被妖精拔去扎粽子。所以,節前的理髮店生意最興隆。端午那天,婦女們頭上佩帶艾葉,孩子們身上掛著香囊,也叫“香荷包”。這種荷包用五色綢布做成鳥獸形狀,裡面包上香沫,讓孩子們掛在胸前,不但香氣撲鼻,還可以防疫除病。

習俗

台灣過端午節時,許多住家門口都掛菖蒲、艾草和貼鍾馗畫像,成人飲雄黃酒,小孩子佩香包,這些據說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對商家來說,端午節是行銷民俗文化的好商機,每年都在挖空心思為賣粽子吸引眼球,台灣什麼稀奇古怪的粽子都有喔,很多民眾也很樂意展示自己的創意。還有,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剛好季節轉換,天氣變熱,除了傳統的艾葉、菖蒲外,各種驅蚊滅菌的芳香植物也很受歡迎,不少商家也喜歡結合“衛生節”商機做促銷。

台灣端午節 過去有關喝雄黃酒習俗,隨著白蛇傳漸漸不見在台灣新的一代年輕人欣聞,喝雄黃酒的辟邪去病的風俗也慢慢在時光褪色中。

台灣端午節風俗 台灣端午節風俗

端午節的食品中,少不了黃花魚,因為有從祖上傳下來的民謠“五月五,買條黃魚過端午”。但主要的還是吃粽子。閩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漳州石碼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台南地區端午節不吃粽子,而是吃一種叫“煎堆”(又叫“煎錘”)的食物。此俗也與鄭成功有關。據說,鄭成功率軍入台之初,軍糧匱乏,端午節無米包粽子。並不富足的台民聞訊,爭著送來薯粉、花生、豆類等食品。鄭成功下令將這些食物摻和在一起,油煎成“堆”,以度端午節。此後,台南人年年過端午節都以“煎堆”代替粽子。

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為熱鬧的是划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划龍舟原是民間祭祀水神的一種儀式,目的是為了消災祈福,後來附會到屈原的故事,說是百姓撐船尋找屈原。龍舟需要經過“開光”儀式才可下水,“開光”就是在五月初一請地方首長拜祭水神,並提筆在龍舟的龍眼上點晴。

在節日食俗方面,台灣俗傳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長。俗話說:“食茄吃到會搖,吃豆吃到老老”。台式的粽子製法分為南北兩種。北部作法是米漏泡於水中,瀝乾後用油炒香,並君入五香粉、胡椒粉、醬油等調味料。將米蒸熟後再用竹葉包裹填餡,再一次使人味。也有人宜接用油將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餡後蒸食。南部的作法是用純白糯米漏泡後加肉餡,以綠竹葉包裹,水煮至熟透。因為製作方式有別,所以南北兩地的粽子也風味各異。北部的粽子有濃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則帶有淡淡的竹葉清春,各特色。料的內容則有豬肉、香菇、蝦米、花生、鹹蛋黃、紅蔥頭、栗子、蚝乾等,隨個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區的客家人過端午,也吃茄子及長豆、桃李等。但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義則和南人有別。吃子固然是取其長之意,吃李子則象徵子孫繁衍,有人還認為可以預防中暑。吃長豆是為不被蛇咬(因長豆形狀像蛇)。吃茄子則可預防蚊子咬(茄子客語叫做“吊菜”,而“咬”,土音為“ㄉ一ㄠ”,取其諧音)。

客家人包粽子還分鹼粽及鹹粽。鹼粽特別是用來祭祀的。客家人過端午須準備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萬善爺,一付拜附近的大廟。而鹼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鹹粽則分米粽及粄(粿)粽兩種,純粹用來解饞。

龍舟競渡

在滿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端午節是台灣的法定假日之一,依規定放假一天。盛大的龍舟賽台灣每年也都會有,而且重視程度從民間延伸到政府。用於比賽的龍舟下水之前也必須要 “開光”,開光時往往有地方首長親臨,為龍舟“點睛”。台灣新竹每年的端午龍舟賽前,都要依次經過祈福、淨港、點睛、下水四個儀式,前來觀看龍舟賽的民眾人山人海,很有共度佳節的氣氛。初五龍舟下水前,人們敲鑼打鼓,抬著龍舟走向河岸,沿途民眾燒香禮拜,鳴放鞭炮。經過一番巡行,龍舟便下水比賽。競賽開始,只見龍舟上的選手在咚咚的鼓聲中,以劃一的動作奮力往前劃。河道終點處,中央插有錦標,哪一隊最先奪得錦標即為勝者,勝負往往只在一瞬間。動人心弦的比賽,吸引著許多民眾在岸邊一邊盡情觀賞,一邊為選手加油。在古代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之後,龍舟競渡成了端午節最有民眾性和代表性的節日活動。

午時水

台灣端午節 在台灣過端午節,還有一個富有神奇色彩的習俗,就是取“午時水”。據說當年鄭成功占領台灣時,部隊開到大甲鐵砧山,急需食水,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祈求泉水湧現,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涌。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此水便被稱為“午時水”。從此,“午時水”聲名遠播。每年端午節午時,台灣都有許許多多民眾求取“午時水”,以保平安。台灣特色的風俗始終很有生命力。傳說鄭成功當年收復台灣時,部隊開到大甲,卻找不到可以飲用的水源。情急之下鄭成功插劍入地,果然泉水噴涌而出。當時正是端午節的正午,這種水就被稱為“午時水”。台灣很多人每年端午節都會去求這種 “午時水”,用來辟邪祈福。端午節,家家戶戶還有打“午時水”的風俗。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台灣端午節風俗 台灣端午節風俗

立雞蛋

立雞蛋 台灣端午節最有趣的活動是“立雞蛋”比賽。那就是在端午節正午12點正,誰能很快將一隻雞蛋立起來,誰就會有好運。據報導,在去年基隆舉辦的一次“立雞蛋”比賽中,參加比賽的千名市民有602人獲得好運。

台灣端午節風俗 台灣端午節風俗

不過我想,傳統節日的核心價值,除了祈福祭祀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與家人團聚吧。香包、艾草、划龍舟……這些當然兩岸的端午節都是固定節目,要說區別,大概就是台灣端午節一向都有休假日,所以過節的氣氛比較濃厚一點。

在北方還有‘K’雞蛋的遊戲 就是一人挑一個雞蛋然後對磕 誰的蛋能留到最後 就能有好運!!

節日祝福語

·落日餘輝,映著彩霞,迎著微風,向著天際。絲絲柔柔的微風,傳去了節日的祝辭,飄向遠方的你,願你度過這美好的一切,祝你端午節快樂。

·端午到,掛香包;吃粽子,放鞭炮;家家戶戶真熱鬧;艾蒿高高門前舞,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祝您端午節快樂!

·送你一個香甜的粽子,以芬芳的祝福為葉,以溫柔的叮嚀作餡,再用友情的絲線纏繞,願你品嘗出人生美好的五月天!端午節快樂!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快樂!

·萬水千山“粽”是情,屈原說聲謝謝您,端午齊齊看龍舟,親情維繫無遠近。祝端午節快樂,永遠幸福。

·風,帶來輕鬆;水,帶來溫柔;霧,帶來朦朧;海,帶來寬容;月,帶來溫馨;日,帶來熱情;我,帶來真心的祝福,祝端午節快樂。

·送你一個粽子,含量成份:100%純關心;配料:甜蜜+快樂+開心+寬容+忠誠=幸福;保質期:一輩子;保存方法:珍惜。端午節快樂!

·這條簡訊,收到就行;要是在忙,不回也行;我祝福你,知道就行;今天的你,順心就行;記得復我,偶爾就行;祝端午節快樂。

·送你一顆好運粽,裡面包藏健康米,幸運蛋,平安菇,快樂蝦,長壽花,美好栗,如果你收到將會好運連連。祝你端午節快樂。

·許一個美好的心愿祝你快樂連連,送一份美妙的感覺祝你萬事圓圓,發一條短短的信息祝你幸福綿綿。祝端午節快樂。

·我是棕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裡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祝端午節快樂。

·一斤花生二斤棗,好運經常跟你跑;三斤蘋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離;五斤橘子六斤蕉,大捆鈔票進腰包;祝端午節好運。

·我用:一份健康的綠豆,一份開心的花生,一份美麗的紅豆,一份快樂的調料,包成一個開心的粽子送給你,祝你端午節快樂!

·被祝福是快樂的,被祈禱是神聖的,被保佑是安全的,你是被我惦記著祝福了祈禱過保佑下的朋友, 所以端午節快樂與你相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