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牛角蘚
拉丁名:Cratoneuronfilicinum
屬名:牛角蘚屬
生境:生於潮濕草原或沼澤,有時分布於高山。本種變種變形較多,同時形態變異也比較大。
形態特徵
植物體外形似羽蘚,人命生,綠色或黃綠色,無光澤。莖傾立或直立,羽狀分枝;分枝短,呈兩列排列,在乾燥時略呈弧形彎曲;鱗毛多數,寬披針形或帶形,不分枝。莖葉疏生,從收縮的下延基部,向上成三角形,漸成披針形葉尖;多數葉緣帶粗齒;中肋粗壯,達於葉尖部終止;葉片細胞薄壁,長圓六邊形;葉角細胞強烈凸出,為一群薄壁無色或帶黃色的大形細胞,達於中肋。小枝葉與莖葉同形,略彎曲,長柱形,乾燥時平列或強烈弧形彎曲,紅褐色。蒴蓋具圓錐形短尖。
藥名牛角蘚
【來源】:為柳葉蘚科植物牛角蘚的全草。
【功效】:養心安神。
【主治】:用於心悸,心慌、神經衰弱、失眠症。
【性味歸經】:淡、微澀,平,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
【別名】:短葉牛角蘚(《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雲南、西藏等省區。
【拉丁名】:牛角蘚Cratoneuronfilicinum(Hedw.)Spruc.
【考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淡、微澀,性平。有養心安神的功能。用於治心悸心跳,神經衰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