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布袋戲

台灣布袋戲

中國地方木偶戲的一種。布袋戲是把傀儡托在掌上搬演,所以在台灣,布袋戲又叫做「掌中戲」。因戲偶小巧而裝以小戲籠,與提線木偶大籠相對,故又名之為小籠。台灣的布袋戲是由漳州、泉州、潮州一帶隨著移民來的,不過,在台灣倒也發展出自己的本土特色。黃海岱的子孫各個爭氣,子弟也是名滿天下,他的長子黃俊卿是台灣五、六○年代內檯布袋戲的掌劇霸王,第二個兒子黃俊雄更以「雲州大儒俠— 史艷文」讓台灣觀眾如醉如痴,而現在電視上的「 霹靂布袋戲」掌門人不是別人,就是黃海岱的孫子,黃俊雄的兒子— 黃文擇。

簡介

從早年師承唐山師父,專門演出代代相傳的老戲碼;到專門搬演神仙魔道大戰,劇情光怪陸離,集怪誕、懸疑、刺激於一身的「金光布袋戲」階段;到以「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風靡全台灣的「電視布袋戲」階段;到現在最「炫」 的「 霹靂布袋戲」。布袋戲在 台灣雖然也曾經面臨中斷的危機,但是,在許多老藝人的堅持與努力之下,不但使布袋戲曾經風風光光地收服了台灣老小觀眾的心,現在更逐漸發展成為台灣偶戲的特色。

特點

其偶人造型、舞台布景、音樂曲調諸方面,都有較為嚴格的要求。戲班分前後場,前場表演撐技,即由頭手、二手(主演、助演)2人操縱戲偶;後場4人,分擔文武場。唱腔一般採用漳州調。樂器有月琴、單皮、堂鼓、小鑼、鐃鈸等。演出多為有譜可循的傳統劇目,內容大抵取材於歷史故事,或者民間傳說。

由來

台灣布袋戲在北京展演台灣布袋戲在北京展演

傳統台灣布袋戲,據說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從閩粵沿海一帶傳入。

最初流行於台灣嘉義、鹿港等閩南人聚居地區,道白曲調均帶閩南鄉音,被閩南人稱為家鄉戲。後來逐漸擴散到台灣全省。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台灣,竭力推行“皇民化”政策,強迫將台灣布袋戲改成日本式的木偶戲,以台語夾雜日語道白,用西洋樂器伴奏,使之遭到無情的踐踏,一些老藝人紛紛轉到鄉野民間。及至50年代,登記在冊的500多個偶戲班,又因受到所謂現代藝術衝擊,僅存無幾。只有台北許王的小西園、李天祿的亦宛然等少數幾個班子,仍保留有漳泉布袋戲的餘風。1963年,老藝人黃海岱之子黃俊雄的真五洲木偶劇團,以現代先進的聲光電技術,運用於台灣布袋戲的舞台上,首先將《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搬上電視螢屏,引起轟動。不過,由於經他改造的木偶與手掌比例很不協調,致使表演者無法發揮掌上功夫。特別是採用搖滾樂等西洋音樂曲風,伴以台上搖搖晃晃的文偶、磕磕碰碰的武偶,已失去了台灣傳統布袋戲的風格。

名家

掌中戲的戲狀元—許王與小西園

許王生於布袋戲之家,父親許天扶是著名的北管雙璧的布袋戲大師,在一九一三年創立了「小西園掌中劇團」。許王四歲學藝,五歲就能上場表演,二十歲時,父親去世,他便接掌了父親的「小西園」。

許王的演技細膩、念白優美,又集編、導、演於一身,大家都稱他為掌中戲的「戲狀元——許王與小西園元」。「小西園」在許王的領導之下,勇奪多次戲劇比賽的冠軍,又經常巡迴國外表演,魅力非凡。

掌中戲第一世家—黃海岱與五洲園

「五洲園掌中劇團」真是台灣布袋戲的第一世家,它的大家長就是「紅岱師」—黃海岱。黃海岱一九○一年生在雲林,從小在西螺耕讀、學戲,二十五歲就和弟弟一起創立了「五洲園」,苦心經營,終於成為台灣南部掌中戲的霸主。

黃海岱的子孫各個爭氣,子弟也是名滿天下,他的長子黃俊卿是台灣五、六○年代內檯布袋戲的掌劇霸王,第二個兒子黃俊雄更以「雲州大儒俠— 史艷文」讓台灣觀眾如醉如痴,而現在電視上的「 霹靂布袋戲」掌門人不是別人,就是黃海岱的孫子,黃俊雄的兒子— 黃文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