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

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

《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呵護好孩子早期的吃穿睡玩練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
台、港、澳社會福利有不同背景和發展經歷,也有共同的特點。《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體系研究》分析了相關的歷史、經濟、政治因素,為判斷台港澳社會福利發展趨勢提供了參考。台港澳地區社會福利也面臨財務困境,近年一直在謀劃變革,比較重視制度建設包括精算工作,其微觀層面和技術層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內地研究。 我們可以看到:巨觀方面,社會保障的體系架構受政治因素影響,政府干預的有同形式、強度和頻率會帶來不同效果,反過來社會保障也會影響政治格局;微觀方面,社會保障制度的細節設計會影響到福利的實現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作者簡介

向運華,1972年11月生於湖北宜昌,199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先後獲經濟學碩士、管理學博士學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完成博士後研究。現為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員、《社會保障研究》雜誌副主編。在《經濟日報》、《保險研究》、《經濟評論》等報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和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多項,作為主要成員獲評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相關領域的研究綜述

第二章 台灣社會福利制度及其改革

第一節 台灣社會福利制度的歷史變遷

一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的發展情況

二 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福利制度發展情況

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今

四 台灣地區社會福利制度演進特點

第二節 台灣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系框架

一 社會保險

二 社會福利

三 社會救濟

四 社會津貼

第三節 台灣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程

一 國民年金保險制度改革

二 全民健康保險民營化改革

三 公務人員保險改革

四 失業保險制度建立

第四節 台灣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趨勢

一 面臨的挑戰和存在的問題

二 改革的趨勢

第三章 香港社會保險及相關保障改革進程

第一節 香港社會保障的形成和發展

一 第一階段:19世紀中葉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二 第二階段:戰後至20世紀60年代

三 第三階段: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四 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

五 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發展進程中的特點

第二節 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進程

一 香港社會保障制度的體系框架

二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改革進程

三 住房福利的改革進程

四 衛生醫療保障制度的改革進程

五 殘障福利的改革進程

六 安老服務的改革進程

七 強積金制度

八 僱主責任制度的改革進程

第三節 香港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前景

一 財政撥款和各項援助金額不斷增長,但力圖壓制增長速度

二 社會保障面不斷擴大

三 民辦公助福利機構將酌量收費,以減輕政府的負擔

四 醫療保障社會化、醫療融資制度改革呼聲日高

五 進一步推廣強積金制度

第四章 澳門社會保障發展及改革

第一節 澳門社會保障的形成和發展

一 20世紀初期

二 20世紀40~70年代

三 1980年以後

四 澳門地區社會保障制度演變的特點

第二節 澳門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內容

一 社會保險

二 公務員保障

三 社會福利及服務

第三節 澳門社會保障改革進程

一 社會保障基金建立和發展

二 勞工強制保險的建立和發展

三 醫療保障制度

四公務員保障的發展

五社會福利及服務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第四節 澳門社會保障的改革前景

一 澳門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

二 澳門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趨勢

第五章 比較及總結

第一節 內地主要從微觀層面、技術層面研究借鑑台港澳地區的社會福利體系

第二節 台、港、澳社會保障的不同經歷表明,政府干預是推動社會保障發展的重要條件,政府干預的不同形式、強度和頻率會帶來不同效果

第三節 社會保障體系的巨觀架構受政治因素影響,反過來也會影響政治格局

第四節 立法是社會保障規範運行的前提條件

第五節 社會保障制度的細節設計會影響到福利的實現和福利水平的提升

第六節 社會保障體系的應急性措施的確需要,但普遍性、常規性的制度建設尤其是精算很重要

第七節 財政支出績效要綜合考量,多目標不能同時實現的情況下可以先實現單一目標

第八節 應充分發揮慈善事業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附錄

(台灣)公教人員保險法

(台灣)“國民”年金法

(台灣)全民健康保險法

(台灣)莫拉克颱風受災農民健康保險及“國民”年金保險被保險人保險費補助辦法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