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況
台安縣地震站位於台安縣城北3km處,地理位置為北緯41°23′,東經122°25′;海拔高程7.5m;台基岩性為泥質砂礫岩;台站代碼21057。屬市縣級地震台站,行政隸屬於台安縣人民政府。
圖4.13.1台安縣地震站地理位置圖
(二)自然地理和地質概況
台安縣地震站位於縣城北部,郯廬斷裂北段,地處下遼河沖積平原,下遼河盆地中部,盆地內以北東向斷裂為主,並伴有北西斷裂,台安斷裂在布極區中心附近通過。基底為老變質岩,蓋層為第三紀砂岩和砂礫岩,上覆厚200m的第四紀沖積層,該沖積層富含水,地下水位埋深均在4m左右。
(三)歷史及沿革
1974年,遼寧省盤山地震台在台安縣境內設電測站。1975年6月4日,台安縣成立地震觀測站,電測站併入觀測站。1996年3月,台安縣成立地震局,為科級事業單位,局、站兩塊牌子一套機構,編制7人,局內設辦公室、地電股、地磁股。台安縣地震站為公益事業單位,隸屬台安縣人民政府。
(四)工作與生活條件
台安縣地震站位於台安縣城北3km,占地面積3000m2,建築面積為400m2。生活用水為自備達標井(泉水),供電為市電,自備鍋爐供暖,有交通工具。
二、觀測項目
台安縣地震站建站以來,先後開展過地電阻率、地磁、測震3項觀測,其中地電和地磁兩種觀測手段均列入國家地震台網。從1993年開始通過電話、電報等形式分別向國家地震局、遼寧省地震局、鞍山市地震局等部門提供觀測資料。2001年1月1日改為網上以FTP方式傳送地電阻率和地磁觀測數據。
(一)地電觀測
1.觀測簡述
1974年7月24日,由盤錦地震台完成北東、北西向觀測線路布設及觀測儀器安裝。11月28日投入觀測。1975年5月完成北南向線路布極並投入觀測。1984年,測量線改為地埋線,1985年1月1日正式啟用。
1990年1月前,觀測使用DDC-2A自動補償儀,人工24小時整點讀測。後改用ZD-8數字自記式地電儀觀測,仍為24小時整點監測。地電阻率觀測結果每日均值分別報送市、省、國家地震局。
1978年秋至1982年1月,開展短極距地電試驗性觀測。該項實驗於1978年秋設電極和架線,1979年1月1日投入觀測,因受地表干擾大,規律性不強,年變較大,於1982年1月停測。
2.台址條件
⑴測區地形地貌
台安縣地震站地電阻率測區位於下遼河沖積平原,布級區內地勢平坦開闊,無山無河,海拔7m~8m之間。測區附近屬基本農田保護區,只有不多的農田排水溝,最大排水溝在B4電極東100m左右,南北流向,涸水期無水。附近農田均為旱田,農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
⑵觀測環境干擾情況
地電阻率測區附近屬農田保護區。A1、A4、B1、B2、B4、及64M1N電極均埋設在農田裡,A4埋設在新立屯農家院內,A2埋在台安縣油脂廠院內,附近有電機井,油脂廠生產時抽水。1985年前,台安-桓洞高壓輸電線從左測區內通過,停供電及用電量大小對觀測數據均有影響,自1985年改為三項四線制後,此種干擾基本消除。目前,測區內有三條高壓輸電線,均為三項四線制,從架設前後及停供電的觀測數據看,對觀測無明顯干擾。
(二)地磁觀測
1.觀測簡述
地震站觀測項目為地磁總磁場觀測和水平分量觀測。地磁觀測始於1977年2月,觀測儀器為CHD5-72型核子旋進式磁力儀,進行地磁總磁場(絕對)觀測。1990年1月,改用CZM-2型質子旋進式磁力儀。1992年1月安裝霍茲姆線圈,增加水平分量觀測。探頭置於院內觀測室西20m地磁房內,1985年將探頭線埋入地下。
2.台址條件
台安縣地震站位於郯廬深大斷裂北段,下遼河斷陷盆地中部,台安斷裂從市區內通過,地磁觀測點所處位置地勢平坦,地表為第四紀復蓋層,含水基岩為泥質砂礫岩,屬弱磁。2km內無大型建築物,附近僅有排水溝從左右通過,周圍無磁性干擾源。
3.觀測技術
4.觀測資料
地磁絕對值觀測為人工觀測,手工記錄,每兩個月一本,存放在資料室及時歸檔。每日09時、21時定點進行觀測,由觀測員處理數據,次日報省局和中國地震局,並由手段負責人繪製日、五日均值、聯台差曲線圖,供震情分析用。每月與省內的鐵嶺、昌圖、營口、阜新、桓仁、義縣、大連、遼中台站進行資料交換。
三、預報科研與獎勵
1.1983年,地磁觀測成果獲遼寧省地震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2.1988年,地磁觀測成果獲遼寧省地震局科技進步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