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該行政村隸屬宣威市楊柳鄉,是楊柳鄉政府所在地,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67公里。東鄰雙河鄉,北鄰貴州省威寧縣金斗鄉,西與貴州省威寧縣金斗鄉接壤,南眺楊柳鄉政府。轄舊城、荷花、關上、三甲街、大水田等21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88戶,有鄉村人口5994人,其中農業人口5969人,勞動力257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87人。
全村國土面積13.22平方公里,海拔1682米,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902.2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8721畝,人均耕地1.46畝,林地2269.2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8.15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721畝(其中:地8721 畝),人均耕地1.46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269.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3畝,主要種植蘋果、梨、橘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4畝,荒山荒地3042.1畝,其他面積5767.7 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市內、省內、省外。2007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0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玉米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旅遊產業。
歷史沿革
可渡村在歷史上是“茶馬古道”的重要渡口,開創於秦漢時期,明洪武十五年進行重修,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可渡關”位於可渡村南面,關門寬約四米,地處古驛道的險隘處。在翠屏崖腳下的一塊斜依的巨石上用隸書刻著“飛虹佇鶴”四字,那字飄逸中透出蒼勁,讓人從厚重的歷史中感悟。
歷史上的可渡依託地理、交通和區位優勢,為宣威火腿銷往京城和東南亞一帶作出過積極貢獻。而今天的可渡,是雲南楊柳鄉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雲貴兩省的交界,他對推動和促進雲貴兩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今的可渡河與雲南宣威市沿岸的倘塘、龍潭、雙河、東豐相鄰,其和平、圍仗、可渡、蔣箐、楊柳、留田等6個行政村與貴州威寧金斗鄉山水相依,唇齒相連,是連線雲貴兩省的重要交通樞紐。
可渡河沿岸的村民發揮自身獨特區位優勢,依託煤炭、蔬菜、農特產品等資源優勢及有種植業、養殖業良好傳統的基礎優勢,可渡河在一天天走向富裕豐饒。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588戶,共鄉村人口5994人,其中男性3227人,女性2767人。其中農業人口5969人,勞動力2578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46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7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857.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980人,中學生674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1214戶通自來水,有269戶飲用井水, 有1542戶通電,有58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66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5戶。 該進村道路為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2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7.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1年底,有57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