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社會進步,人類需要不斷的創新。目前創新的主體已經從單一的組織擴展到供應鏈甚至供應網路的範圍。基於供應鏈管理及利益相關方理論,供應鏈的主體由各種的利益相關方構成,包括了股東、債權人、雇員、消費者、供應商等交易夥伴;也包括政府部門、本地居民、本地社區、媒體、環保主義等壓力集團;還包括自然環境、人類後代等客體。
供應鏈的創新和必要的變革,需要得到各利益相關方的認可,然而各利益相關方對創新的看法或訴求不盡相同,從根本上講,這取決於創新對他們或者其業務的影響程度,這些訴求可以歸納為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維度。供應鏈創新在考慮各利益相關方的要求時,其創新效果依賴於對各利益相關者對利益要求的回應質量。基於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如果供應鏈創新能滿足各利益相關方在當代和未來的需求,也就是說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維度的平衡,那么這樣的創新活動則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可持續供應鏈創新包含供應鏈網路中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涵蓋多種不同創新方式和內容、創新的結果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簡而言之,這種創新是供應鏈上各參與方的協同活動,供應鏈是創新活動的載體,可持續性是供應鏈創新活動的目標和結果,這是三者之間存在緊密的依存關係。
可持續供應鏈創新(SSCI)存在八大典型特徵:
(1)系統性:可持續供應鏈創新是供應鏈上不同的參與者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採取的一系列相互影響的活動,這符合典型系統行為的描述。
(2)複雜性:在供應鏈創新中,其複雜性可以從產品、流程、技術、網路等方面發現,複雜性通常被認為會減低供應鏈創新的績效。
(3)內、外部性:可持續供應鏈創新要求涉及供應鏈參與者內、外部的活動和能力,例如內部的學習、吸收和整合能力;外部的共享和協作活動。
(4)動態性:面對快速變化的環境,客戶需求的改變和對現有概念及實際知識的整合,這需要供應鏈的參與者具有應對動態變化的能力。動態能力屬於資源基礎觀理論的延伸,代表供應鏈上的參與者擁有有形的和無形的不同資源和能力。變革的過程持續要求對必須處理的外部效應的選擇。
(5)合作性:為了實現顯著的變革和克服創新過程中的障礙,例如高成本的壓力,縮短項目周期時間和持續的競爭,要求供應鏈上下游的參與者建立合作的關係。供應鏈上的合作關係要求有一致的目標,開放地溝通,分享資源,共擔風險和收益。良好的合作關係會強化創新和可持續績效。
(6)互補性:供應鏈上的參與者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合作使供應鏈參與者在創新的過程中產生互補效應。互補效應定義為“相互協作的運作比作為一個單獨運作能取得更高的贏利能力”。互補效應有時也稱為“1+1>2”效應或協同效應(Synergy Effects)。
(7)可持續性:供應鏈創新和供應鏈上的參與者相關,所以創新的目標不僅僅是滿足核心企業,而必須考慮到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需要。充分考慮了利益相關方需求的創新則能傾向於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績效,這稱為可持續的。供應鏈參與者滿足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在改善生態績效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改善盈利能力是一種新的模式。
(8)從漸進到激進:供應鏈創新通常是從小的改善累積或組織間的局部最佳化工作開始到最終的顯著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