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姓[可姓]

可姓有四個來源,第一個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慶父之後慶克,屬於避難改姓為氏;第二個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古鮮卑族氏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第三個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拿可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第四個源於蒙古族,出自古蒙古巴克西納爾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

基本介紹

可[可,讀音作kè(ㄎㄜˋ),不可讀作kě(ㄎㄜˇ)]

姓氏淵源

淵源一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公族慶父之後慶克,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齊公族慶父之後慶克生慶封,以罪奔吳,漢末徙會稽山陰。後漢慶儀為汝陰令,曾孫純避安帝父諱,始改賀氏。”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記載:“齊桓公之子公子無虧生慶克,亦謂之慶父。”姜慶克,亦稱公孫慶可,其子獲罪於齊昭公姜潘,先逃亡到晉國,為晉文公姬重耳所討厭,遂又赴吳國。周襄王姬鄭二十年(齊昭公姜潘元年,晉文公姬重耳五年,楚成王羋頵四十年,公元前632年),齊昭公與晉文公聯軍與楚國戰於城濮(今山東鄄城),即著名的“城濮之戰”。戰後,晉文公會合了齊、宋、魯,蔡、鄭、衛,莒八國之君盟於踐土(今河南原陽、武陵一帶)結為同盟,此會,晉文公繼齊桓公之後稱霸中原。其時,遷居於吳國的姜慶克家族中,即有人以姜慶克之名的諧音字改姓氏為可氏、或克氏,以避齊國夾勝預伐之難,其後世代相傳至今,其可氏史稱正宗。
可氏族人大多尊奉姜慶克(公孫慶可)為得姓始祖。

淵源二

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古鮮卑族氏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阿伏乾氏、可地乾氏、可地延氏,並改為可氏。”
①鮮卑族慕容部可足渾氏,亦稱可朱渾氏、渴燭渾氏、渴燭氏,後多改漢姓為朱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
②鮮卑族禿髮部可沓氏,亦稱可達氏,後多改漢姓為可氏、達氏。
③鮮卑族拓跋部可地延氏,可單氏,後多改漢姓為延氏、單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
④鮮卑族外帳姓氏可那氏、可頻氏,後多改漢姓為那氏、平氏,亦有取“可”為姓氏者,稱可氏。外帳姓氏,屬於“黑號之姓”中的分衍姓氏,地位卑微,為官者幾乎沒有,因此在《魏書·官氏志》中不予記載,但在北魏時期的其它官札中有記錄。

淵源三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拿可氏部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金史·百官志》記載:“拿可氏部封隴西郡,後改漢姓可氏。”拿可氏部落在金國時期與其他九十八姓氏並稱“白號之姓”,雖非王族姓氏一族,但仍屬於貴胄姓氏之一,多為上層領兵將領,在金國時期屬於高俸階級。
拿可氏部族在金末元初時期,有改漢姓為可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四

源於蒙古族,出自古蒙古巴克西納爾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巴克西納爾氏,亦稱巴可西納爾氏,屬於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支庶後裔,分居於東蒙地區的喀喇沁旗札薩克一帶地區(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在元朝初期,巴可西納爾氏曾全族男壯隨蒙古宗王孛兒只斤·忽必烈征伐大理國,之後五路重兵圍攻恭州(今重慶),陸續攻擊前後長達十九年(公元1259~1278年),其後有後裔子孫有落籍於巴蜀地區者,改漢姓為可氏,世代相傳至今。
而繼續留居在東蒙地區喀喇沁旗札薩克一帶地區的巴可西納爾氏族人,則所冠漢姓多為師氏、烏氏等。

淵源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洛克格羅夫(史祿國,S.M.Shirokogoroff)在1924年用英文發表的《滿族的社會組織·部族姓氏·滿語為表》一書中的記載:
⑴.滿族可地勒氏,Kedire mongu,漢義“捕鳥羅網的支架”,屬於老滿洲部族,人數不多,沒有分支。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葛氏、可氏等。
⑵.滿族可地爾氏,Kedir mongu,漢義“刨(木頭)”,屬於老滿洲部族,人數很少,但有四個分支。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可氏。

得姓始祖

姜慶克(公孫慶可)。

遷徙分布

可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七十九位,以隴西、恭州為郡望。
可氏族人大多分布在河南省的滑縣、新鄉市、獲嘉縣,河北省的衡水市 安平縣,湖北省的浠水縣,山西省的保德縣,雲南省的玉溪市可官村、通海縣海東村,四川省,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上海市,重慶市等地區。

郡望堂號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恭 州:亦稱巴郡、江州、楚州、渝州,即重慶。距今二~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已有人類生活在重慶地區。公元前十一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後秦滅巴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極盛時期巴國疆域以原重慶市為行政中心,管轄川東、陝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區域。自秦漢以來的歷朝歷代,這一區域多數時期為一個統一的行政轄區,其行政中心設在原重慶市。重慶古稱江州,以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南北朝時,巴郡改為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因重慶地區有渝江(長江支流從江津到巫山的五百七十二公里重慶段,包括嘉陵江、烏江、綦江、大寧河、涪江等各支流沿線),遂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距今已有八百餘年。1891年重慶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內陸通商口岸。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1937~1946年,日寇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國民政府移駐重慶,重慶成為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的陪都,是當時全國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揮部,中國大後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故重慶又有“三都之地”之稱。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後,重慶仍為直轄市。新中國建立初期重慶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改為四川省轄市。1983年率先成為全國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實行計畫單列,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2年闢為沿江開放城市。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慶代管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1997年3月14日經第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准,重慶正式成為中國第四個直轄市。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亦稱狄道堂、臨洮堂。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慶堂。

歷代名人

可中正

(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諫議大夫。

可 懋

(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大臣。宋紹興年間進士。

可應培

(生卒年待考),四川廣元人。著名上海中蘇友好協會,畫家。

可華祥

(生卒年待考),四川蒼溪人。 中鐵建設集體工作,質量部部長。

可肖鈺

(公元1942~今),四川雅安人。四川省雅安市電冶廠廠長,雅安市工商聯(市商會)副會長,雅安市政協第八、九屆委員會委員。先後參加北京鄉鎮企業管理培訓班、成都企業管理研討班及省社會主義學院進修班。
1993年,他大膽承包了因經營不善嚴重虧損而接近破產的對岩電治廠。為了扭轉電冶廠的虧損局面,他從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入手,狠抓產品質量和降耗增效,同時加強產品銷售工作,開拓市場,經過一年的艱辛努力,由治廠不但扭虧,還盈利一百多萬元。1994年他以一百六十萬元的價格取得電冶廠的所有權,通過滾動式的發展,短短几年間,2號、3號、4號爐陸續拔地而起、五年來累計上繳國家稅金三百餘萬元。 他致富不忘國家、不忘民眾。1995年他與康定縣、天全縣分別合作投資二百多萬元,並且提供技術,培訓人才,幫助兩縣開發資源建設鐵合金廠,為兩地解決了一百多名就業人員,兩廠年產值共一千八百萬元,年上繳稅金九十萬元,為當地經濟發展及兩個文明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每年他都要捐助對岩鎮的中心校、幼稚園,並在物質上給予幫助,用以改善教學條件,促進了對岩鎮教學事業的發展和“普九”工作的順利完成;1996年他為多營鎮五雲村小捐資兩千元;在每次的抗災救災中,他總是主動捐款、捐物,解決災區人民的燃眉之急,家鄉的父老鄉親只要有困難,他總是熱情相助、慷慨解囊。
1994年,他被雅安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7年被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省商會)、省光彩事業推動委員會授予省光彩企業家稱號。

可志江

(生卒年待考),河北廊坊人。著名地方公務員。 曾任廊坊市建良副主任,現任廊坊市房管局副局長,兼任廊坊市加快住宅建設規劃辦公室主任。

可 為

(生卒年待考),瀋陽哈爾濱人。著名地方企業家。 瀋陽市維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懂事總經理,從事產品開發科技服務。

可秋東

(公元1967~今),新疆昌吉人。著名民辦主治醫師,院長。 皖南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從事醫療工作二十年,曾任某醫院院長近十年。 曾接觸易學,即產生濃厚興趣,攻讀過有關《周身》理論及套用方面的書籍。在學習中體會到易道廣大,旁及天文、地理、中醫、律歷、氣功等等。易醫同源,因此在研究中,將《周易》與傳統中醫學有機地加以結合,對於加深對易學及醫理的領會,受益匪淺。
2000年自辦民營昌吉市益民醫院並擔任院長一職。自1984年拜民間名師研習催眠術,二十餘年來先後拜何鴻華、苄善言、胥明宏、方華、馬維祥等國內催眠界高人為師,並得其真傳,催眠技藝日臻成熟,並集各派之精華,自成體系。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為患者實施催眠治療,深得眾多來訪者信。

可氏子孫倡議書

雲南通海可氏
我姓氏族歷經風風雨雨數百載,以稀有姓氏立於華夏之地,今子孫分布於四海,然赤心之未絕,尋親之根未斷。幸社會進步,我輩努力!尋根聯親之潮大起,可氏子孫無不興奮哉! 我們雲南通海可氏子孫於明初南京奉詔遷於此處落腳,立家廟,經營數百載,子孫繁衍,今人丁興盛。但現不知我們祖宗之名,所在何地?十年動亂時,家廟裡祖宗牌位,碑文等許多資料被毀,家譜不存,致使家族受到莫大損失。八十年代時我們曾派人出省尋根,但未果,只知我們祖先乃蒙古族,於是尋親之事也暫擱下來。自我們遷於邊陲幾百年以後,只知道中國姓可之人甚少,南京和河南有家人,完全不知道其他地方還有家人分布。由於近幾年各方面的發展,我們也才得知許多地方都有我可氏子孫,家人無不興奮!我們不是孤家!我們渴望尋根聯親!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懷念祖先,知道自己的根,決不做數典忘祖之輩! 當今祖國,由於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也讓我們國人找不到了我們民族許多特有的品質,極端的錢權至上意識在腐蝕人的內心,人情淡漠等等許多社會問題的出現,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呢?現在我們在加強個人修養的同時趁此家族聯親大潮讓家族統一,這是大勢所趨的,汲取古代家族傳統的精華,建設好家族,重構自己家族的傳統文化,讓家族品德復興從而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處,特別是親人;喚醒我們冷漠的心;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解決一定的社會問題,這也是家族所具有的能發揮的優點,也更加顯示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特色及儒家文化的鮮明特點,也是我們以德治國的具體體現。子曰:齊家治國平天下!亦是如此,這也是我們要邁出的步伐,所以我們要讓中國的可氏家人統一。 或許有些家人會問家族怎么統一?怎么建設?難度大吧!我們可氏人口少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在中國不會過萬,而且南北方都有集中的聚居地,加之現在科技發達,交往聯繫非常便利,這些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也是其他大姓所不能完全具備的優勢,大姓人太多,基本上散居於各地,家族聯親統一難度很大。當然我們在聯親統一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只要我們還有家族感情,我們可氏子孫一定有信心把它克服!現在我們就應該走好統一的第一步,就是我們起草出來的倡議書希望得到全國大多數家人的贊成和大力支持!進而讓各地家人齊心成立可氏聯親。關於聯親會,我們也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氏聯親會應該相當於現代中國的家族制,它不會死板,不會照搬古代那套家族制,而是一個符合時代潮流寬鬆和睦活潑的家族成員組織,但它也會汲取古時家族制的一些精華,加以創新的同時又要保持其固有的好的傳統,才有利於更好建設聯親會。它的作用應該是團結家人的心,幫助困難的家人,一定程度上解決和協調家族的內部矛盾;宣揚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重視為人之道,約束和規範子孫的不得體行為;保持與各地家人的密切聯繫;合理統一字派輩份,為下一代人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在此同時也希望全國各地的可氏子孫也以各地子孫的名義分別起草一份倡議書公布出來,讓我們全國的家人達成初步的共識,希望在明年我們可氏家族有一個大的突破!當然聯親不能走走形式,我們家人的心要真誠樸實。所以我們希望各地家人儘早成立可氏聯親會,然後一起商討聯親問題(包括祭祖,輩份,交往等),加快家族大一統步伐,這也應該是在中華民族爭取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背景下所能實現的,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通過我們可氏子孫的不懈努力,必將有利於後世子孫,有利於國家,所謂功在當代,利國利民利千秋!這也能讓我們對於祖先的懷念有了更大的慰藉,讓我們的心對於家有一個更好更大的歸宿,在十七大里,胡書記強調了中華民族要建好自己的精神家園,那是一個大的群體-民族,而對我們這個小的群體-家族呢,也應該在家族統一的同時構建我們家族的精神家園了。我們所要闡明的就是以示天下可姓一家親!讓我們子孫的心聚在一起,同舟共濟,方顯我們中華民族本色。
雲南通海可氏子孫也會為家族的聯親統一做出不懈的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後向全國各地的家人問好,願各地家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
中華可氏聯親倡儀書(討論稿)
尋根問祖連血脈 聯宗續譜垂青史
河北衡水安平可氏家族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華夏歷史,源淵流長。國史、方誌、族譜構成中華歷史文化三大支柱,然而中華姓氏更是華夏五千年歷史長空中的點點繁星。每一個姓氏,都閃爍著燦爛的光輝,都伴隨著豐富的歷史,演繹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我們安平可氏家族生活在中國著名的“絲網之鄉”——河北省安平縣。享譽華夏的金絲銀網在這塊土地上經緯交錯五百餘年,都說“水有源,木有本”, 飲水要思源,人莫忘根本。而在這絲網剛剛起源的時候,也就是明永樂二年(1404年)我們的始祖奉詔從山西汾州(今山西汾陽市)西陽城鎮遷到安平縣護駕林村。從此,在這500多年漫漫光陰中,可氏家族這塊廣袤富庶的原野上繁衍生息,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03)年左右,可氏十二世祖攜妻冷氏於由安平縣遷至安國縣(現保定安國市)黃台任教師後落戶定居。十年動亂期間,安平可氏家族在文化大革命中可氏家廟、石碑被搗毀,先人牌位均燒毀了,幸好當時一族長冒死把一族譜藏至坯牆內,才使可氏家族部分歷史資料得已保存下來,猶為珍貴。1989年12月,汾陽市、安平縣、安國市,三縣的可氏家族聯宗。
安平可氏家族來源祖先流傳下來的說法是明皇賜姓,然而年代久遠,無從考證,只知道自己的姓氏全國很稀少,近幾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電腦網路無處不在,從網際網路上,知道全國有幾處可氏家族聚居地,特別是聽說河南可氏家族是蒙古族後代,更是感到異常興奮,我們安平的可氏家族包括汾陽市的可氏家族是否也是蒙古族室後代,不得而知。中華大地上我們作為可氏後人,如果有人問起,你從何處來?你的本地始祖是誰?根在那裡?你為什麼姓可?可姓始祖是誰?從可祖傳到你是多少代?你為老祖宗做了什麼?這一個個都是另我們汗顏的問題,也是作為可氏家族一員應該思考和探討的問題!想想可祖一人之身,繁衍成現在大約十萬人的家族,但是宗親們天各一方,互未往來,互不相識,像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形不成力量。所以說我們中華各地的可氏家族追溯自己的淵源,都是我們每一個可氏家族份子的責任,然而,我們可姓必竟是一個小姓,無論是否一個始祖,都應該聯合到一起,團結到一起,凝聚到一起。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建設和諧社會,我們家族做為國家的細胞應該做到“家和萬事興”,每一個家族都做到了,我們的祖國大家庭才會永遠國運昌盛,我們也會永遠安居樂業。我代表安平可氏家族向全中華的可氏提出倡儀——中華可氏家族聯宗!我認為聯宗首先建立中華可氏家族聯宗會,選出常駐地點,擬出宗旨和奮鬥目標,設立會長、秘書等工作人員,[比如:世界彭氏宗親聯誼會(簡稱 “世彭會”)世彭會是由彭氏子孫在國內、國外發展較好的彭人組織起來的。它的宗旨:“敦親睦族,宗誼永固”與“育人、齊家、強族”為奮鬥目標]。各地可氏主要聚居區也要建立分會。再就是編修可氏族譜。我們各地的可氏家族,由於遷徒、政治等各種原因,好多家族珍貴資料都毀損了,多數有百年左右沒有修譜,清明節都各自掃墓祭祖,現在不少人家族觀念淡薄,對修族譜缺乏認識。有的人錯誤認為,修譜是多餘的事,修與不修與本人無關。因此,我們須統一認識,明確修譜的目的意義。偉大革命家孫中山指出:《家譜》記敘中華民族的宗族的團結,擴展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具有的良好傳統觀念。應加以利用。欲興民族,先從團結宗族入手。毛澤東主席也曾指出:祖宗不敬,談何愛國。族譜,是血緣文化的產物,是一個家族的史書。它記錄一個家族流源演變的歷史。如該族的起源,發展,繁衍生息,世系演變,支脈遷徙,輩序字派,祖家業績,家規家訓等,歷來深得普遍家庭的喜愛,並獲得多數家庭的珍藏,世代相傳。續作族譜的目的,是為了繼承祖宗遺願,承前啟後,以祖輩的崇高德行和輝煌業績,激勵族人愛國愛鄉,愛族愛民,尊老愛幼,敬宗睦族,艱苦奮鬥,遵紀守法,為創建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做出貢獻,我們要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八榮”“八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繁榮貢獻力量;為子孫後代追本溯源,認祖歸宗,銜接世系,提供依據。因此,續修譜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否則,我們的子孫後代將無譜可循,難以追根溯源,甚至昭穆不明,輩序不清,視族人如路人,忘祖亂論。所以族譜的作用是“明世次,別親疏”。讓子子孫孫能“知源流,序昭穆,悉來自,曉輩分”。現在修譜,也是為將來續譜,使可氏家族一脈相連,永續不斷地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古人云:“三世不修譜,是為不孝”。只有修好族譜,才能上不負先人,下無愧於後代子孫。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民族。可氏家族也是如此。在這種凝聚力的驅使下,中華可氏家族聯宗在我們可氏大家族每一個人的努力,一定能實現,越早越好,因為隨著時間的消逝,許多家族的信息將慢慢地被遺忘,消失,而失去的東西無法再換回來的,那該留下多少遺憾啊!為了不留或少留遺憾,我們要好好努力。我們多前進一步,後人就少走一步。我們多吃點苦,後人就少受點累。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既光榮又艱巨,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不怕困難,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知難而進,持之以恆,百折不回,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能圓滿完成中華可氏家族聯宗這一歷史使命,為可氏家族的興旺發達,作出應有的貢獻。
同宗同祖,同血同脈,同根同源,血永遠濃於水,可氏家族成員們,我們還等什麼呢?!……
2007年12月5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