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五從軍征

古詩·十五從軍征

《十五從軍征》是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的一首五言詩。該詩通過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表達了詩人對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的怨恨與同情的思想感情。這首樂府詩不僅抒發了這一老兵“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史詩意義。這首五言詩,總共十六句八十字,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具體的人物活動,豐富的思想內涵,而且文筆充裕,寫得相當舒展,絕無侷促氣急之感。

作品信息

【名稱】《古詩·十五從軍征》

【年代】宋代

【作者】樂府

【體裁】五言詩

【出處】《樂府詩集》

作品原文

十五從軍征

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

八十始1得歸。

道逢2鄉里人:

“家中有阿(ē)3誰?”

“遙看是君4家,

松柏(bǎi)5冢(zhǒng)累累。6”

兔從狗竇(dòu)7入,

雉(zhì)8從樑上飛。

中庭9生旅10谷,

井上生旅葵(kuí)11。

舂(chōng)12谷持作飯,

采葵(kuí)持作羹(gēng)13。

羹(gēng)飯一時14熟,

不知貽(yí)15阿(ē)誰?

出門東向看16,

淚落沾17我衣。[1][2]

作品注釋

詞句注釋

始:才;歸: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阿(ē):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遙看:遠遠地望去。

松柏(bǎi):松樹、柏樹。

冢累累:墳墓一個連著一個。冢(zhǒng),墳墓、高墳。累累(léi léi),與“壘壘”通,連續不斷的樣子。

狗竇:給狗出入的牆洞。竇(dòu),洞穴。

雉(zhì):野雞。

中庭:屋前的院子。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旅葵(kuí):葵菜,嫩葉可以吃。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羹(gēng):用菜葉做的湯。

一時:一會兒就。

貽(yí):送,贈送。[1][3]

看:一說為“望”。

沾:滲入。

1.

始:才;歸:回家。

2.

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

阿(ē):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

4.

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遙看:遠遠地望去。

5.

松柏(bǎi):松樹、柏樹。

6.

冢累累:墳墓一個連著一個。冢(zhǒng),墳墓、高墳。累累(léi léi),與“壘壘”通,連續不斷的樣子。

7.

狗竇:給狗出入的牆洞。竇(dòu),洞穴。

8.

雉(zhì):野雞。

9.

中庭:屋前的院子。

10.

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

11.

旅葵(kuí):葵菜,嫩葉可以吃。

12.

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

13.

羹(gēng):用菜葉做的湯。

14.

一時:一會兒就。

15.

貽(yí):送,贈送。[1][3]

16.

看:一說為“望”。

17.

沾:滲入。

白話譯文

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歲才回來。

路遇一個鄉下的鄰居,問:“我家裡還有什麼人?”

“你家那個地方現在已是松樹柏樹林中的一片墳墓。”

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

院子裡長著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著井台。

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

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送給誰吃。

走出大門向著東方張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作品鑑賞

就現存的資料來看,中國古代詩歌在其開端時期就出現了一種特異的現象——抒情詩較為發展而敘事詩相對顯得貧弱。《詩經》三百零五篇中,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作品為數很少。其它民族的文學,一般都可以追溯到長篇的英雄史詩,而這在中國早期,至少是不見於文字記載。標誌著中國詩史上第一次敘事詩創作高潮的,是漢樂府民歌。正因為以前缺乏長篇敘事詩的傳統,漢樂府中的敘事之作,通常都相當短小。

敘事詩而篇幅短小,必然遇到一個困難:怎樣才能充分地展開情節、描繪人物。漢代的那些無名作者,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大多採用了一種相當巧妙的方法:省略對整個故事過程的交代,把矛盾集中在一個焦點上,猶如攝影作品,提供的只是一個瞬間,卻包容了豐富的內涵。這就是剪裁之妙。如《東門行》、《艷歌行》等等,都可以看出這一特點。而這首《十五從軍征》,在這方面尤其傑出。稍作說明:此篇有時被作為“古詩”看待。但漢代的“古詩”和樂府詩,很難嚴格區分。許多曾入樂演唱的作品,後人因不知其原來的音樂分類,就籠統地稱為“古詩”。《古詩十九首》中的好幾篇,在有些記載中又被稱為“樂府”,也屬於同樣的情況。

開頭“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起得很平,好像只是簡單的事實交代。這裡大概連誇張的成份都沒有。因為古時士兵服役,常常是沒有年限,或雖有年限,卻並不嚴格執行的。許多人未成年就被徵發,老得血也幹了,骨也枯了,才被放回。《宋書》記載,沈亮曾對宋文帝說:“伏見西府兵士,或年幾八十,而猶伏隸,或年始七歲,而已從役。”可見這並不是很特別的事情。但正因為這兩句起得很平,才格外具有驚心動魄的力量。從十五到八十,整整六十五年,那就是一個人知事以後完整的一生啊!詩人似乎沒有批評什麼,但“八十始得歸”一個“始”字,卻已強有力地揭示了當時兵役制度的慘無人道。

在許多邊塞詩中,讀者可以讀到立功塞上、博取功名,甚而垂譽青史的雄心。這當然不應該加以指責,但也需要懂得:這種雄心,大抵是所謂“良家”子弟、貴族少年才有的。對於出身貧寒、處於最底層的普通士兵來說,功名跟他們沒有什麼緣份,他們也很少存這份妄想。一天天地活下去,捱過天寒地荒、刀光箭影的歲月,活到能夠還鄉的一天,便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了。這位老兵好歹得歸故里,一路上總是不斷地夢想著親人團聚的歡樂、晚年生活的安寧吧。可是,畢竟已經過去了六十五年,不知道家中是個什麼模樣:父母或許已經不在人間,兄弟姐妹們大概也難以相識。所謂“近鄉情更怯”,當他在途中遇到“鄉里人”時,情不自禁地打聽道:“家中有阿誰?”意思是:家裡還有誰還活著?“鄉里人”的回答,是那樣一個無情的事實:遠遠望去,松柏之下,墳塋相連的地方,便是他的家。原來,家中的親人早已盡入黃泉。

再回到開頭所說的問題,作者怎樣對材料進行剪裁。六十五年的間隔,一面是從軍的艱辛,以及艱辛中對歸鄉的盼望;一面是家庭的苦難,以及苦難中對遊子的期待。這一切都不說,只說遊子老去,白髮如霜;親故凋零,荒墓相累。這一幕,包含了無限的淒涼。一個內涵無窮而感人至深的瞬間畫面,便出現在讀者面前。

因為剪裁巧妙,所以作者在這短短的小詩中,也能作頗為充分的渲染,以增強故事的抒情效果。下面就寫到老兵來到已經不成其為“家”的家中,只見野兔從往日留給看門狗進出的牆洞裡竄入,野雞在屋樑上撲翅飛起,庭院中長滿野谷(“旅”是野生無主的意思),井台旁長滿野生的葵草(一種可食用的植物)。可見這家院荒蕪已久,很早就不再有人居住。老人采來野谷、野葵煮成飯菜,可是沒有人陪著他一起吃。“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二句,正是寫出生活對他的又一次沉重打擊。他從軍歸來,此生無多,唯一的希望,不過是過得幾天平常人的生活,享受一點人所應有的天倫之樂,如今只剩孑然一身,以後的日子,實在很難過下去。飽經風霜、歷盡艱危的老人,本不是那么容易動感情的,此時不覺悲從中來,難以下咽,出門東望,一片荒涼,使他不能不老淚縱橫,濕透衣衫。如果說淚具有不同的感情份量,那么,這位老人的淚,大概是人世間最沉重的了。

這首五言詩,總共十六句八十字,不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具體的人物活動,豐富的思想內涵,而且文筆充裕,寫得相當舒展,絕無侷促氣急之感,其實是不容易做到的。關鍵就在於作者能夠集中全力描繪最富有聯想性、集中了各種矛盾的具體情景。而且,詩的語言樸實無華,純用白描,不作驚人之筆,感情上具有內在的深沉。所以,這首詩雖然習慣上稱之為民歌,但語言的技巧已經相當純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