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群落生態學
古群落生態學是近年來古生態學中發展很快的一個分支,即通過研究古代生物活動的遺蹟來恢復
簡介
是近年來古生態學中發展很快的一個分支,即通過研究古代生物活動的遺蹟來恢復古環境。保存在各地質時代的生物足跡和爬跡、潛穴、鑽孔、蟲管、糞化石等都屬於遺蹟化石。它們是古代生物生命活動的證據。通過對遺蹟化石的分析,能夠揭示生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對古群落的豐度、水中的含氧量、基底性質以及海洋的相對深度分帶等提供有價值的證據。例如:中國中生代的恐龍足跡和河南山西第四紀黃土中的鴕鳥蛋化石,就分別產於陸相盆地中對應於不同氣候的不同沉積環境。標誌海洋深度分帶的幾種海相遺蹟化石在中國亦有發現,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古海洋沉積環境。其中克魯斯跡(二葉石)遺蹟相見於華北地台南部中寒武統徐莊組,雲南四川下奧陶統和廣西六景下泥盆統蓮花山組,為三葉蟲類的覓食跡;根珊瑚跡遺蹟相系節肢動物的U形潛穴,見於貴州中三疊統關嶺組。它們都代表穩定的地台型淺水濱海環境。動藻跡遺蹟相見於中國各地下中上石炭統(廣西羅城、河南禹縣、河北石門寨、山西太原、賀蘭山區烏達)的含煤系地層中。擬蠕形跡遺蹟相見於浙西上奧陶統於潛組,西秦嶺甘肅疊部志留紀,青海三疊紀,西藏日土地區白堊紀。上述均產於活動類型的較深海的復理石濁流沉積環境。
群落古生態學 是近代古生態學的一大進展
相關資料
新疆巴楚東部地區良里塔格山出露有中奧陶統達瑞威爾階一間房組和上奧陶統中部凱迪階良里塔格組的生物礁。一間房組礁的厚度為數米到十多米,以棘屑灘為礁基,主要造礁生物為托盤類,形成典型的骨架岩,托盤類中央腔形成的原生孔隙發育,基質為灰泥,紋層狀、皮殼狀的藻類纏結包裹托盤類生長,可定為皮殼狀藻-托盤類密群落。良里塔格組的礁體主要由分枝狀綠藻形成骨架岩,基質為灰泥,原有的原生或次生孔隙現被亮晶方解石充填;該組下部一些直徑約1m的小型礁由豐富的分枝狀綠藻和少量乳孔藻構成,為分枝狀綠藻密群落。良里塔格組上部較大的礁體(直徑10~30m)由分枝狀綠藻和一種未知的球狀生物(可能也是綠藻)構成,可稱為"球狀藻"-分枝狀綠藻密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