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古瓷窯址(第三批省保) 時代:唐地址:交城縣城東北3公里磁窯村唐宋窯址疊壓於磁窯遺址之上,磁窯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6000—4000年左右。唐宋窯址有河東區和河西區兩處,河東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00米;河西區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有大量黑、白、青、黃褐等瓷器殘片堆集,部分區段厚達1米,器型多以盆、碗、罐等生活用瓷為主,也有少量白釉綠斑標本和白釉紅斑稀有標本。《中國陶瓷史》記載交城磁窯村唐宋窯說:“……山西交城是近幾年新發現的山西地區唐宋古窯址之一。在唐代遺址里也發現了不少黑釉斑點腰鼓標本,但與前兩窯(指河南魯山段店,禹縣下白峪)略有不同,交城窯腰鼓形體較小,胎較薄,斑點有明顯的筆痕。”交城窯腰鼓的發現,為唐代花瓷腰鼓產年代:唐(宋)地址:廬江縣湯池鎮果樹古瓷窯址,位於湯池鎮果樹街道兩公里處河西村境內。兩山之間有一條大道,路西山麓為唐(宋)古陶瓷窯遺址。現今窯門、窯壁砌磚殘存依然可辨,周圍堆積著大量的火燒土及各種器形的陶瓷殘片、窯具等。東南虎尾山山坡均有大量陶瓷殘片堆積文化層,堆積面積縱橫約1平方公里。經省文物專家鑑定,此古窯址為我省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型唐(宋)陶瓷窯址,殘片焙燒溫度均在1000℃以上,滲水率低,敲擊有金石之聲。器形30多種,釉色有青釉、醬釉、黑釉等。窯具器形也很豐富,品種有:束腰形、圓角形、缽形和墊餅形等。附近民眾在山坡上耕地翻土時,經常挖出注子、缽、壺、碗、盂、杯等完整的生活器皿。1987年,該古瓷窯址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資料。
![古瓷窯址](/img/8/1ee/nBnauM3X0IzM1UjM5YTMzYjN5QTMxITN0ADM0QTNwAzMxAzL2E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