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文尚書學派是西漢孔安國所創立的學派。孔安國,字子國,西漢魯國人,孔子十二世孫,拜申公為師學習《詩經》,官至諫大夫、臨淮太守。
孔子時有《古文尚書》,孔安國把它譯成今文來讀,因而發現了他家的逸《書》,計有十多篇。大約《尚書》的篇數增多從此開始。因巫蠱事件的影響,《古文尚書》沒有成為官學。孔安國傳授《古文尚書》給都尉朝和司馬遷。司馬遷所傳授的《尚書》中,《堯典》、《禹貢》、《洪範》、《微子》等篇,多是古文說。都尉朝傳授《古文尚書》給庸生,庸生傳授給胡常,胡常傳授繪徐敖,徐敖傳授繪王磺、塗渾;塗渾傳授給桑欽。
新莽時,《古文尚書》成為官學,劉歆為國師,王磺、塗渾等也因此而顯貴。
學派流裔及影響
古文尚書學派有一些知名學者。賈逵,撰有《古文尚書》注。賈逵說:“六宗”,天的根本有三物:日、月和星辰;地的根本有三物:黃河、大海、和泰山。又說:古文作悌,今文為圛。
張楷,東漢成都人,研習古文《尚書》,弟子常常幾百人。家貧,常乘驢車到縣裡賣藥。舉茂才,任命為長陵令,不到任;五府聯合徵辟為賢良方正,也不到任。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當時關西人裴優也能作三里霧,自己認定不如張楷,想要拜張楷為師,但張楷不肯見。桓帝時,裴優行霧作賊,皇帝命令捉拿案犯,張楷被牽連,坐冤獄二年。在監獄中,張楷仍然經常研習經典,作有《尚書注》。
尹敏原來學習歐陽氏《尚書》,後來又學習《古文尚書》。建武二年,尹敏上奏章陳述《洪範》消災方法,因為東漢剛剛建立,皇帝無暇顧及,只是任命他為郎中,在大司空府為吏。皇帝因為尹敏博通經史,命令他校對圖讖。尹敏回答說:“讖書不是聖人的著作,多有鄙薄之處和別字,很象世俗作品,恐怕貽誤青年人。”皇帝沒有採訪他的意見。
周防拜徐州刺史蓋豫為師,學習《古文尚書》,舉孝廉,當了郎中,撰《尚書雜記》三十二篇,四十萬宇,太尉張禹推薦他當了博士。
董春,拜王君仲為師,學習《古文尚書》。
周盤學習《古文尚書》、《洪範五行》、《左氏傳》等,喜好禮儀,品行端莊,言論沒有不符儒經典謀的。晚年,編簡刻寫《堯典》一篇,把竹節和一把刀、一支筆放在棺前,用這表達不忘聖賢之道。
許慎的《說文解宇》引《尚書》異文很多處:“假於上下”、“平秩東作”、“鳥獸字尾”、“歲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旁逑”、“孱功”、“濬(浚)咨”、“肆類於上帝”、“帝乃殂落”、“辟四門”、“洪水浩浩”、“有能俾乂”、“降咎於”、“五品不遜”‘教育子”、“八音克諧”、“作繪”、“撻以記之”、“堋淫”、“若丹朱傲”‘娶於塗山”、“弼成五服”、“元首起哉”、“隨山刊木”、“草木漸包”、“達於菏”、“剿絕其命”、“王潘告之”、“今汝聒聒”、“予亦拙謀”、“相時憸民”、“大命不摯”、“告予顛躋”、“我興受其敗”、“勖哉夫子”、“鯀堙洪水”、“無有作好”、“卟疑”、“曰貞曰悔”、“罔不憝”、“至於衡漳”、“哉生霸”、“乃惟孺子頒”、“昭武王惟冒”、“有夏氏之民叨孫至”、“常伯常任”、“在受德暋”、“灼見三有俊心”、“勿以憸人”、“憑玉幾”、“布重莫席”、“一人冕執戣”、“賓稱奉圭”、“用敷遺後人”、“伯夷”、“寇攘”、“惟貌有稽”、“庶民”、“峙乃糗糧”、“邦之阢隍”。
楊倫,東漢人,拜司徒丁鴻為師,學《古文尚書》,任郡文學掾等職,前後三次被徵辟,都因直諫不合,去職,閉門講授。前後教授學生多達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