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別》

《古怨別》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古詩。全詩八句四十字,細膩地描繪了一對情侶難分難捨、令人感動的情狀。

作者

孟郊

詩詞正文

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
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注釋

古怨別:古人離別的怨情。

⑵颯颯:形容秋風吹的聲音。

⑶相向:面對面。

⑷氣先咽:因為傷心,氣塞聲斷講不出話來。

⑸心曲:心事。

⑹唯所思:(分別後)只有互相思念。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描寫情人離愁的詩歌。此詩一、二句是離別的時間和環境,寫的又是在秋天。中間兩聯詩句內容相重,強調地描寫了兩人因離別而淚眼相看、欲說不能、傷心之極的情景。最後兩句寫的是離別人的將來,兩人只能在明朗的月光下共同想念了。表示了他們真切、堅貞的感情。

這首詩寫的是秋日的離愁:“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交代離別時的節令,並用“颯颯秋風”渲染離愁別緒。接下去是寫一對離人的表情:“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相向,就是臉對著臉、眼對著眼;從“含情”二字里,使人想像到依戀難捨的情景,想像到汪汪熱淚對著熱淚汪汪的情景;想對愛人說些什麼,早已抽抽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因為這兩句寫得極為生動傳情,宋代柳永,便把它點化到自己的詞中,寫出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雨霖鈴》)的名句。抽抽咽咽固然說不出話來,但抽咽稍定,到能夠說話之時,卻反而覺得沒話可說了:“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原先對“離人”或稍有不放心,想囑咐幾句什麼話,或表白一下自己的心跡,但看到對方那痛楚難堪的表情,已經沒有什麼需要說的了。“卻難說”三字,確切地寫出了雙方當時的一種心境。這一對離人,雖然誰都沒說什麼,但“未說一言,勝過千言”,更表現了他們深摯的愛情和相互信賴。最後用一幅開闊的畫面,寫出了他們對別後情景的遐想:“別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從這幅開闊的畫面里,使人看到了他們在月光之下思念對方的情狀,使人想像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相互祝願。

總起來看,詩人以秋風渲染離別的氣氛;寫“含情”之難捨,以“氣先咽”來描狀;寫“心曲”之複雜,以“卻難說”來概括;寫別後之深情,以“共明月”的畫面來遐想兩人“唯所思”的情狀。詩人換用幾種不同的表現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具體而動人。特別是“悲來卻難說”一句,本是極抽象的敘述語,但由於詩人將其鑲嵌在恰當的語言環境裡,使人不僅不感到它抽象,而且覺得連女主人公複雜的心理活動都表現出來了。這正是作者“用常得奇”所收到的藝術效果。

作者簡介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早年生活貧困,曾週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785~805)中張建封鎮徐州時,郊曾往謁。46歲始登進士第。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中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餘慶鎮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詩與韓愈並稱“韓孟”。有《孟東野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