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村

古坑村,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南橋鎮,轄9個村小組,共353戶1527人,耕地面積982畝。

基本信息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古坑村

古坑行政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南陽山區船埔鎮,離市區28.4公里。由3個自然村組成。人口1905人。1987年從寶樟鄉析出,自成行政村。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磚木結構平房。有耕地504畝,山地3213畝。農產水稻、甘薯。水果有青梅、橄欖、鳳梨。青梅為本地特產。有完全國小1所。有水泥公路通里坪公路。屬革命老區。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南橋鎮古坑村

古坑村地處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南橋鎮最北面、距縣城15公里,鎮政府3里,與文峰鄉石排村相鄰,屬丘陵地帶,206國道公路穿村而過,全村轄9個村小組,共353戶1527人,有耕地面積982畝,面積9285畝。古坑村地處丘陵地帶,山地陂度小,耕地土質肥沃宜發展優質稻,紅壤土質山林適宜種植臍橙。現有果業面積1100畝,稀土礦產資源、建材資源較為豐富。全村有一所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達到國家求,村兩委組織機構健全,並能充分發揮其作用。還大力支持鼓勵發展肉鴨養殖,肉鴨養殖專用戶20戶,年出籠30萬羽,村兩委換屆選舉後,村委班子團結 務實,戰鬥力得到加強,有開拓進取精神,能發揮村級基層戰鬥堡壘作用。

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古坑村

地貌

古坑村位於江西省婺源縣東部,樂安河主支段莘水傍,東經117o57′11″—-117°58′6″,北緯29°20′15″---29°21′30″。該村為依山傍水的低山丘陵地貌,地勢總體為北高南低,村境內最高點為雞公尖,海拔(黃海高層系統)324.5米;最低處牛角灣河灘,海拔為86米。

氣候

古坑村為東南季風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7℃,極端最低氣溫為-12℃,最高氣溫為41℃,年平均降水量為1821mm,年無霜期252天,多年平均日照為1868小時。

行政隸屬沿革

元代以前無考。
明初定坊都制,古坑村隸屬於婺源縣東北萬安鄉靈屬里六都。
清宣統二年(1910年),改坊都制為區鄉制。民國初年,婺源縣分為17個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五月,全縣改17區為10區,下編保甲,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當時古坑隸屬於第一區汪口鄉。
1949年5月婺源解放,改“區鄉保甲”為“區鄉村”制,古坑村屬江灣區汪口鄉。
1972年成立古坑大隊,駐古坑村。
2002年全縣村級撤併,古坑村併入汪口村委會

人口

古坑現有人口170多人。

姓氏

按香火分,古坑現有四個姓氏:(蕭)江,(濟陽)江,汪,俞。
汪姓:據傳,本村最早汪姓建村,歷史上至明朝最為繁榮,汪族興旺。明洪武年本村汪翔中進士,官至應天府尹;其孫汪文輝,中嘉靖年進士,官至吏部主事,雲南道御史,尚寶卿;明萬曆年間,本村汪士仁,官至臨清通判。舊時本村有汪家祠堂,目前存有汪家祠堂圍牆。
蕭江姓:蕭江姓為現本村人口最多的姓氏。本村蕭江為江灣鎮旃坑村傳入。清代及以前,本村有蕭江族譜,但約在1890-1898年間,蕭江族譜被一場大火燒毀。古坑村原也有蕭江氏祠堂,名文玉堂,旃坑村遷往古坑村的兩兄弟名為文玉和文敬,文敬那一支後來去了湖南,現古坑村的蕭江氏均為文玉那支繁衍而來,故文玉為古坑蕭江始祖,所以村中蕭江氏祠堂以他名字命名,後因火災破壞,古坑氏蕭江現已繁衍至四十三代,為蕭江香火較旺的一支。
濟陽江姓:濟陽江在本村傳說較少,無族譜,無祠堂。究竟何時遷入,遷入本村已有多少代,已經無法考證。
俞姓:本村俞姓只有一家,原為江灣鎮汪口村籍,為地主,在解放後的打地主中被打到,遷入古坑村。

經濟及民眾生活

據統計,本村可耕種水田約100畝。旱地主要為茶園地及菜地(其中古坑村後的大片茶園(約100畝,中心經緯數據29°20′42.23″E,117°58′00.66″N)2010年左右租借給了婺源縣聚芳永公司,租期為50年)。山地面積約1.73k㎡,占總面積的76.6%(其中古坑村南面的牛角灣地區(中心經緯數據:29°20′15.78″N,117°57′34.65″E)轉讓給了廈門的公司建設房地產,並將牛角灣美其名曰“婺里”)。
目前,本村村民生活穩定,有保障,無特別困難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